疯狂星期四,再不吃就吃不起了?

海云聊商业 2024-03-22 05:36:55

(文末照例有一张图总结)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分析师

正在努力填坑的小伙几

今天我准备来聊聊太美的 鸡价

之所以最近市场讨论得挺多的,主要还是因为白羽鸡苗价格一路狂奔——

而且这几年,我们的祖代种鸡绝大多数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没错!鸡圈也有「卡脖子」……)

今天我打算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顺带挖挖背后的逻辑。

Part 1被「卡脖子」的鸡肉产业

我国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肉鸡,主要有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

白羽肉鸡的生长速度快、出栏时间短,而且饲料转换效率高、饲养成本低。

目前在我国占出栏量的比例已经超过50%了。

所以,白羽鸡是咱今天讨论的主角。

国内白羽肉鸡的繁育要分三步:祖代种鸡→父母代种鸡→商品代肉鸡,咱在市场上买到的就是商品代鸡了。

白羽鸡从引进到出栏最短是要14个月左右的时间。

上面的图表有个概念叫「扩繁系数」:

也就是1套祖代种鸡,可以繁育出45~50套父母代种鸡,而每一套父母代鸡可繁育出120~130只商品代鸡苗。

而我们前面也提到了,第一步的「祖代鸡」,长期以来我们都主要靠进口。

之所以要进口,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的生物育种体系还不咋完善——

事实上,白羽祖代鸡前面还有纯系原种鸡、曾祖代种鸡这俩更核心的环节,它俩是可以育种繁殖的;但我们还没这技术和资源。

咱能进口的都是略逊一筹、不能留种的祖代鸡。

因为这种杂交基因的种鸡,多繁育几次,就可能会出现隐性劣质基因(可以理解成鸡的质量会不好)。

也是因为这样,祖代鸡的引种量基本决定了肉鸡的供应,从而影响鸡价的波动。

目前,全球市场上主流白羽肉鸡品种是下面这两大公司四大品种——

安伟捷业务基本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是主供种州,田纳西州是次供种州;科宝在世界多个国家有厂。

以前咱主要的引种国是美国、新西兰和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

而在过去这几年,美国鸡的占比忽然就多起来了——

一个是从2020年10月开始,欧洲就在闹禽流感,约等于没有。

另外就是2021年3月份,我们在进口新西兰的安伟捷品种时,也发现了鸡病,所以关停了这部分进口。

在那之后我们能从新西兰进口的,也只剩下科宝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

最近咱白羽鸡苗价格蹭蹭涨到底是为啥?

是美国开始在抬价了么?

Part 2鸡苗价格为啥蹭蹭往上?

最近鸡苗价格涨得有点急,但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价格并不算很离谱的——

其实从去年开始,鸡苗价格就一直在反弹了。

这主要是,从去年5月份开始,欧美的禽流感情况恶化。

加上当时新冠疫情也闹得挺凶的,中美航班停了不少,鸡苗运不过来。

后来12月疫情高峰叠加春节,所以有了波回调。

疫情过后,餐饮需求迅速往上,鸡苗的价格也就又上去了。

最近,这个禽流感不但没有结束的势头,还扩散到南美其他国家了。

美国的鸡蛋也因此一年涨了70%,中国台湾地区坚持不跟大陆买相对便宜的鸡蛋,甚至还出现了偷鸡蛋的新闻……

唯一的好消息是,咱还可以(也只能)从美国阿拉巴马州引种。

总之结果就是,去年咱祖代种鸡更新量(从外头引种加上自己培养的)明显下滑了——

虽然说鸡苗价格还够不上历史高点,不过这个趋势一直往上,确实有点让人担心。

毕竟中长期来看,确实有两个难点限制着我们自己的供给。

难点 1:后备不足

靠别人不行,咱是不是可以靠自己?

目前看来还不大行。

2021年12月,咱们审定通过了「圣泽901」「广明2号」和「沃德188」三个快大型白羽肉鸡配套系品种。

不过,新品种的推广需要数据和时间验证。

之前我们引进哈伯德利丰,也是花了两年左右时间才开始大量推广。

目前,咱只有来自圣农发展的「圣泽901」可以满足自用和对外销售,所以整体上还是处于「测试阶段」,要弥补国外引种缺口比较难。

难点 2:取巧有限

既然祖代鸡能进口的少了,又暂时没法全靠自己填上……

确实,在业内也有这么个「取巧」的办法——强制换羽。

原理也挺简单的——

本身鸡在冬天之前,为了保暖会有一次自然换羽,也就是换身新的厚衣服。

一般鸡在换羽的时候要消耗很多营养,所以会停止产蛋。

而强制换羽就是,通过断食、断水、缩短光照等方式,人为地给鸡施加应激因素。

这样让鸡会内分泌失调,在短期内换羽、停止产蛋。

种禽企业、养殖户强制换羽让鸡群集体停止产蛋(因为自然换羽个体差异大,时间很难一致),然后再恢复产蛋。

这样可以延长鸡的经济寿命之余,还可以节省饲料开支、提升产蛋率和鸡蛋质量。

一般来说,强制换羽之后,祖代、父母代种鸡的产能可以提升20%左右。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2022年,祖代肉种鸡换羽量占祖代更新量的大概1/5。

不过强制换羽不是谁都能用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鸡的质量要好。

可以算一下:一套质量好的祖代种鸡,最后可以产出商品肉鸡6,500只(50×130)。

如果强制换羽的话,就可以产出7,800只商品肉鸡(50×130×1.2)。

而一套质量差的祖代种鸡,最后只能产出5,400(45×120)只商品肉鸡。

而目前,咱就面临着种鸡质量不咋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去年跟国外进口的高质量祖代鸡不多,大部分是自繁的(质量没那么好),而且去年行业内鸡病也挺严重的。

也就是说,目前咱通过自繁+强制换羽弥补引种缺口,都不太现实。

Part 3咱会吃不起鸡吗?

美国一颗鸡蛋都卖到4块3人民币了。

咱们后续会不会连疯狂星期四都吃不起了啊?

特别是随着需求复苏,白羽鸡的主要流向餐饮企业(肯德基麦当劳等大户)、团膳等消费场景也在逐渐恢复。

再加上预制菜兴起,而且现在消费者们的健康、营养需求也上来了(鸡胸肉是个好东西)。

按过往的数据来看,长期以来,鸡肉价格基本是够不上猪肉价格的。

所以只要咱还吃得起猪肉,那倒是不怕吃不起鸡肉啦(不过可能会因为太贵而选择不吃)。

顺带一提,这些年鸡肉和猪肉是挺明显的互为替代品的关系。

不过最近这波,可能猪肉也要供不应求了……

而且这波上涨可能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

根据白羽鸡的培育周期,我们可以大概推算下传导进度——

2022年5月禽流感变严重了,祖代种鸡引种量开始明显下降。

父母代后备存栏(饲养中的鸡)大概是在2022年12月~2023年2月开始下降,父母代在产存栏(产蛋中的鸡)大概在2023年6~8月开始下降(事实上父母代鸡苗价格在去年12月份已经明显上涨了)。

等再传导到商品代肉鸡,出栏量大概会在今年的8~10月开始下行。

只能寄望咱的自主品牌可以快点普及吧。

我也知道,关注我们的读者,对涨价这点钱可能也看不上,更多的还是热衷怎么搞钱。

所以,咱可以把一些相关标的关注起来,比如盈利空间更大的上游鸡苗企业和具备自主育种技术的全产业链行业龙头。

最后也提醒一句:咱现在对待鸡周期这样的「持久战」,可能要比以前更加谨慎些。

一方面,市场学习能力变强了,市场抢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收益空间。

另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也会影响周期变动。

照例来个一张图总结——

P.S. 最近车企价格战打得好欢,发现跟当年的空调圈价格战还可以联系下。这场价格战是咋打起来的?对行业有啥影响?是不是可以“抄底”降价车啦?找天给大家聊聊不晓得你们会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小伙伴点个赞呗。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 风险提示:引种恢复超预期;禽流感传到国内;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相关阅读:

农业投资:《中央出了1号文件》

《这时候养猪还来得及吗?》

《连跌14周后,猪价怎么又反弹了?》

本文分析师/ 小伙几,狐狸

图片与编辑/ 狐狸,小陈

Icon/ 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创/ 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华尔街见闻、36氪、新浪财经、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

参考资料/

《中邮证券-养殖行业系列报告之二:“鸡周期”能否重演“最强猪周期”?》《天风证券-农林牧渔行业专题研究:引种缺口已成,重视白鸡周期反转机会》《白羽肉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海外引种或持续受限,布局白鸡养殖链机会》《东亚前海证券-白羽鸡系列报告一:看周期之势,观前行之潮》《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美国鸡肉的差异化营销》《白羽鸡行业的投资逻辑》《白羽鸡为什么长得那么快,白羽鸡为什么需要进口》《突发!中美航线恢复不乐观!美联航推迟增加中美航班6个月!》《美国食品价格太高怎么办?民众被建议:每天少吃一顿饭》《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

觉得对你有用的话,帮我点个赞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