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读历史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读什么?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7-03 11:34:38

(南楚江山)

南楚,这个政权很特殊,它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

开国君主马殷打江山,二代君王马希声接班,打了个酱油,没两年就死了,位子轮到了三代皇帝马希范。

马希范在位的时候,苛政颇多,引起了治下溪州刺史彭士愁的反对,俩人为此还大动刀兵,不过后来还是握手言和了,俩人还在永顺会溪坪铸造了一根巨大的铜柱,我们叫做溪州铜柱,作为罢兵约好的见证,如有读者到当地旅游,可以去观摩一下。

内乱平息之后,马希范更飘了,他认为四海无事,天下已定,旋即开始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首先,马希范是个基建狂魔,喜欢大兴土木,大修宫室。

南楚的皇宫,那被他捯饬的是相当富丽堂皇,放眼望去,门窗栏槛之上,不是镶金就是戴玉,墙壁全都刷成朱红色,光是为了刷墙,砂粉就用掉了十几万斤。

宫里的地面上,夏天全用席子铺满,冬天则换成棉布铺开,那日子简直是奢华的没边了。

白天马希范忙着装修宫室,到了晚上,他就召集境内有钱人家的富家子弟,在宫里做长夜之饮,游乐饮宴,那是好不快活。

(茶田)

南楚很有钱,本地产金银,茶叶的利润也很高,朝廷自然不缺税赋,可也架不住马希范这么造,很快钱就不够花了。

钱不够花没关系,因为糟糕的封建统治者别的不会,剥削百姓总是会的,于是马希范增加徭役,提高赋税,一个劲儿在百姓的身上捞油水,这导致很多南楚的百姓在如此苛政之下根本生存不下去,纷纷选择了逃亡。

乱世之际,人口基数是很重要的,你光有土地,光有城池不行,你还需要有人。

人能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可以产生经济,没有坚实的人口基数,你想要做什么都做不成,别的都不说了,作为割据政权,如果人口过少,组建军队都成问题,因为人口就是兵源。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百姓纷纷逃亡,马希范倒一点也不当回事儿,他的理论是,人走了没有关系,只要土地还在,就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可吃。

马希范能说出这种话来,一点也不让人吃惊,他本身就是这么一个人,自小就生活在深宫之中,过的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日子,一点苦头也没吃过,他没挨过饿,没体会过生活其实是多么的不容易,他的君王之位不是他拼搏来的,他所拥有的一切也不是他本人奋斗来的,而全是蒙荫父亲。

(繁华宫室)

今天骑着马四处遨游玩乐,明天宫里办派对,住的是雕梁画栋,无比奢华的房子,吃的是山珍海味,一顿饭的开销也许能顶着上普通人家一个月的收入。

农民种地是多么的辛苦,他不知道,将士们在战场上如何搏命的战斗,他也不理解,他只知道,自己是南楚的王,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趋炎附势者,往往毁于盲从,贪图享乐的人,则会被欲望消灭。

追求权力者往往被权力所杀死,而谋求不义之财的人,最终将会一无所有。

这不是什么谶语,这是人性的结局。

君王这么不上道不上进,大臣们很着急啊,一个叫做拓跋恒的大臣跑到宫里去劝谏,说主公啊,国库都要见底儿了,您还这么花钱,这不成啊,长此以往南楚的实力肯定会衰退啊,淮南的南唐一直伺机窥探,而岭南的南汉早就想要吞并我们,荆渚的南平也经常来搞骚扰,天下大势变化莫测,现在正是该努力奋斗的时候,您怎么能整天这样呢?国内现在都已经是怨声载道,其它国家的君王看你如此这般,说不定都在偷偷笑话您呢!

拓跋恒的这番话,说的真是不无道理,他简直是在和马希范掏心窝子啊。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马希范但凡听点劝,他都应该及时改正,但是很显然他不听劝,他不仅不听劝,反而勃然大怒,直接就把拓跋恒给撵走了。

(拓跋恒 形象)

拓跋恒被撵了一回,他不甘心,过两天他又进宫请求面见马希范,马希范实在是不想听他墨迹,干脆让左右编了一个十分搞笑的理由,那就是,只要拓跋恒来宫里找自己,就推说自己正在睡觉。

拓跋恒晚上来找自己,马希范说自己在睡觉,拓跋恒白天来找自己,马希范还说自己在睡觉,这算是把拓跋恒给整无语了。

拓跋恒这个人,是南楚要臣,还是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

天策府,又叫做天策上将府,这是唐朝太宗李世民没登基之前,搞出来的这么一个官署,而文学馆十八学士,则是太宗登基之后设立的,说白了这都属于是皇帝设立的高级行政单位,皇帝赏识的人才都会弄到这两个单位里来,马希范搞的这个天策府十八学士,等于是把太宗的天策府和文学馆整合了起来,把南楚境内的名臣归拢了一下。

可以见得,拓跋恒在当时属于是名臣名士,他一心想要通过劝谏的方式来打动日趋昏庸的君王,可马希范总是推三阻四的不见他,他很难过,很伤心,也很恼火,私下里和人吐槽说,咱们的主公啊,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想进谏也进不成,我也不进谏了,我就等着看他马氏一族以后颠沛流离,飘凌四海的那一天了。

拓跋恒往日苦口婆心的劝谏马希范,把嘴唇都磨破了也没能打动马希范,私底下的一句吐槽却让马希范如梦初醒,这位南楚君王听说拓跋恒私底下竟然有这样的言论,立刻发下宏愿,表示拓跋恒这厮甚为可恶,背地里偷偷的说自己坏话,自己终身都不会再见他一面。

(唐太宗李世民)

对于忠臣良将,马希范一直持这个态度,天策副都军使丁思瑾上书劝谏,马希范暴怒,狠狠削减了丁思瑾的官职和爵位,南楚有个隐士叫做戴偃,居住在湘阴,不满朝廷苛政,时常作诗讽刺,马希范听了之后更加生气,直接把戴偃给下狱收监,他有个弟弟叫做马希杲,是南楚朗州的地方官,在当地勤政有为,名声很好,马希范感觉不太行啊,自己这么多差评,马希杲反而这么多好评,自己脸上挂不住不说,万一马希杲以后越混越好,越来越得民心,他图谋作乱怎么办?马希范思来想去认为不能含糊,下旨将其毒杀。

把能干的将领,忠心的臣僚全都“妥善处理”之后,马希范也病逝了。

人死如灯灭,从前种种,跟他没有关系,往后种种,他也管不了啦,活着的时候他最烦大臣在他身边嘟嘟囔囔的批评他,这回好了,葬入地下,万籁俱寂,什么也不会再听到了。

马希范死前,也遵照了父亲的遗愿,把权力交接到了弟弟马希广的手里。

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马希范生前曾经对天发誓,说自己以后不会再见拓跋恒一面,可是临死之前,他还是召见了拓跋恒,希望他可以好好的辅佐自己的弟弟。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来,马希范其实并不糊涂,他心里不明白拓跋恒批评自己的都是对的吗?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昏庸无道的吗?其实他知道,他心里更是比谁都清楚。

可是人就是会犯这个毛病,明明知道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可就是不愿意回头。

或者说,不是不愿意,而是害怕改变。

(玉玺 权力的象征)

谁不知道励精图治方能兴国,可废寝忘食,夙兴夜寐的工作哪儿有整天吃喝玩乐来的轻松?

谁不知道夫济大事应该以人为本,可艰苦朴素,焚膏继晷的生活状态多么的疲惫,多么的难捱,哪儿有鱼肉百姓,搜刮生民来的容易?

他明明知道自己有这么多的缺点,可他就是不愿意改正。

他也知道封无可封的唐太宗李世民传奇的一生,如果他不是李世民的粉丝,他又怎么会仿照太宗建立了天策府十八学士?

在人生中的某一个瞬间,或许他也想过要做一个好皇帝。

可是,想和做,终归是两码事。

他安慰自己,不应该走出舒适区,安于现状挺好的,他告诉自己,的确应该改正自己的毛病,可是时间还长,拖延一阵没关系,可以慢慢来...到最后幡然悔悟之时,已经太迟。

(马希范 形象)

在这个世界上,软弱和无知从来都不是好好活着的障碍,真正阻挡一个人成为圣人的,只有两件,一是过于傲慢,二是自甘堕落。

生命陨落的那个夜里,或许马希范会拉着拓跋恒的手,真挚的说上那么一声抱歉。

抱歉,成为千古一帝的道路太过遥远,就让我,走到这里吧。

对于弟弟,他没有什么能留给他的,唯一能留下的“遗产”,就是这个好几次把他气到不行,他却始终没舍得杀掉的拓跋恒。

吾弟当为尧舜,剩下的路,你们继续。

马希范病逝,时年四十九岁。

1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