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千公里续航,固态电池大跃进:比亚迪宁德时代技术落伍了?

王新喜科技趋势 2024-04-13 17:53:16

文/王新喜

固态电池近期大热,呈现大跃进式的发展,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2023年6月,卫蓝新能源宣布360Wh/kg锂电池电芯正式交付蔚来汽车。上汽旗下智己汽车披露,行业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即将量产上车。

太蓝新能源在4月初通过官方渠道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车规级”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4月12日,广汽发布了全固态电池,它采用了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

广汽埃安电池研发负责人李进介绍,该款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Wh/kg以上,较当前量产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可轻松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称,全固态电池技术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搭载,率先应用于旗下的昊铂车型。

固态电池被业内公认的终结燃油车的大杀器,原因在于,它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固态电池相较传统液态电池具备技术颠覆性,能解决电动汽车自燃起火和低温掉电、充电续航多个核心痛点,它的充电速度可提高几倍以上,不受温度限制;其次是能量密度翻倍,续航里程达到1000km以上;其三,固态电解质具有不可燃性、无腐蚀性、无挥发、不会漏液等特性,化学性质更稳定,穿刺后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固态电池算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它的难度非常大。截止目前,固态电池在全球范围都没有落实到量产阶段,很多车企也仅限于半固态。

从最近的厂商宣称的固态电池来看,智己的固态电池,本质还是半固态。根据供应商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描述,该款“固态电池”中依旧需要液体成分润湿极片、方便电子在极片间运动,只不过该“润湿剂”的质量占比约为电池整体的10%,而普通锂离子电池中该数据约为15%。降低了5%的电解液含量。

根据液态电解质占电芯的比重来分:10%的电解液含量,刚刚达到了半固态电池的及格线。

固态电池为何那么难呢?一个是成本非常高,一个是技术难度大,在于从电解液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存在于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低、固-固界面稳定性差、金属负极以及锂枝晶的生长问题。这些技术难题是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的关键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半固态电池量产应用也仅限于小批量示范运营。

但现在的情况是,前有智己宣称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续航,马上广汽1000公里固态电池落地。

从广汽的表述来看,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电池,业内认为这将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进步。

这让我们感到疑惑,在国内,电池厂商前两名玩家是比亚迪与宁德时代,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无疑也是这两大巨头储备更加充分,为何它们没有动静?

日本去年宣布固态电池研发成功,但今年却没有动静

事实上,上一波大规模宣称固态电池已经研发成功的是日本。在去年,日产、丰田、松下等巨头纷纷宣布固态电池研发成功。丰田宣称固态电池充电10分钟,行驶1200公里。松下宣称其固态电池10%充到80%只需3分钟。

而日产宣布2025年也就是明年固态电池就要试生产了,但目前我们也看不到这三大企业有大的动静。

目前,广汽这波发布不是真正量产,量产还需要等2年。

也就是说,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一个套路,大家产品未面世,但营销先行,先在固态电池上占个坑位,宣布量产时间节点,反正也不是现在发布。

这样的好处是,相当于提前拿到了技术领先力标签,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能给我现有的汽车产品带来溢价,对于目前的销量以及公司市值的拉动是有好处的。

现在一个个都宣布100%固态电解质!可以想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厂商宣布研发成功,但是作为电池头部厂商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在固态电池上却没有太大动静,是技术不行,还是不愿意投入呢?

固态电池大跃进,宁德时代比亚迪落后了?

前段时间,宁德时代首席执行官曾毓群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远未达到预期。

早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经表示:“我们公司深耕10多年,仍然认为难以形成有技术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宁德时代自从2021年起就在锂、钴、镍等电池资源方面的投资超过百亿,在国内投资建立江西宜春等地的碳酸锂材料生产基地。在固态电池方面,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已经花了10年时间”,他的团队在实现固态电池可行性的竞赛中“不落后于任何人”。

但尽管如此,曾毓群认为当前固态电池技术在耐用性、安全性等方面上的诸多问题,包括电池寿命短、电池在车祸中破裂导致的后果等。并表示,宁德时代的目标不是固态电池,而是使用半固态材料的钠离子电池和凝聚态电池,其原型已经投入生产。

难道是宁德时代技术落后了?还是没有动力研发固态电池呢?

我想是有的。固态电池是事关电池企业生死的产品,它不仅对油车造成颠覆,更对液态电池造成破坏式的打击。如果固态电池面世,而这个拿下固态电池技术领导权的厂商又不是宁德时代的话,那么对宁德时代现有液态锂电池生产线的冲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现在这么多厂商都说自己已经研发出了固态电池,而作为掌控电池技术产业链制高点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却迟迟没有突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在沸腾的高呼固态电池时代来临的时候,是否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比如说,太蓝首款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车规级”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已经宣布成功,并表示不再包含任何液态电解质。这一成绩让现有的所有电动汽车电池望尘莫及,因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通常在120Wh/kg至260Wh/kg之间徘徊。而美国的公司专为高空“卫星”研发的电池勉强摸到了450Wh/kg的天花板。

也就是说,太蓝这一成绩的实现,是革命性的碾压全球的级别,但问题是,这一成绩有没有经过第三方测试,有没有装车测试呢?如果没有严格第三方测试就宣布成功了,是否过于草率?

无独有偶,电池巨头比亚迪也没有宣称固态电池研发成功,比亚迪高管近期也在点评半固态动力电池,称其为“玩文字游戏”。“文字游戏”无非是暗指固态电池是虚假的,是不靠谱的。

在笔者看来,越是咖位大的巨头,越是会考虑一言一行的社会影响,不敢在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上轻言成功。这或许是比亚迪与宁德时代都在固态电池上保持谨慎表态的重要原因。

欧阳明高院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曾经提过很高的指标,到最后其实没有达到。那么,我还要说一句,现在主要是公司商业运作,大家知道近期有很多的发布会,都谈到电池的创新。商业运作,当然不能过度,过度就变成炒作了。”

这句善意的提醒其实对行业来说,非常有必要。

读过历史的都知道,我们历史上大跃进的失误主要表现为脱离实际的冒进措施,如高指标、浮夸风,错误的急于求成和发展生产关系的盲目冒进。大跃进期间,农业生产上的虚报假报成风,实际上的粮食严重不足,重工业浪费了大量资源和人力物力,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损害。

固态电解质的好处有很多,提升安全安全性,提升能量密度,这个是大家都喜欢的事情,现在每一家的固态电池续航里程一个比一个猛,反而是宁德技术与比亚迪沉默了,很多二三线厂商都一个个的突破落地,到底是大跃进式的浮夸风,还是比亚迪与宁德时代落后于时代,原有电池业务要被颠覆了呢?在固态电池形势一片大好,纷纷即将量产的当下,这个问题或许值得大家深思。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8 阅读:2320
评论列表
  • 2024-04-14 22:13

    只见吹得响,没见电池来。

  • leo
    2024-04-14 17:14

    安全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