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处理情绪背后的需求,愚蠢的人盯住情绪本身,被情绪掌控

社会说说啊 2024-12-24 05:09:19

网上曾流传一段让人心碎的视频:

在山西某医院的角落里,一中男子扶柱掩面嚎啕大哭,苦涩的泪水像开闸的洪流:“我可怎么活呀”。

看着男子弯曲的背影,我也哭了,中年人的崩溃真的就在一瞬间。

继续治疗带来的是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放弃治疗面临是的是失去至亲的生死离别,内心被激烈的矛盾来回撕扯,面的这种艰难的抉择,不少人都会情绪崩溃。

有人说,要想看天堂就去幼儿园,要想看地狱就去医院。其实,你掌控了情绪到处都是天堂,而情绪掌控了你,到处都是地狱。

大多数人都认为了解自己的情绪就像聊了解自己的冷暖一样简单,我们了解自己,不是吗?

可事实上,我们通常都不了解自己的感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这篇文章带你深度了解情绪,让可调节的情绪化为生命的力量。

有情绪不是你的错

布琳.布朗说:我们无法选择性地麻痹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不去感受愤怒、悲伤和恐惧,我们也感受不到感恩、爱和快乐。

感受到愤怒、悲伤、沉重、痛苦、内疚或者其他无数起情绪的最大意义在于,在于证明你是一个正常的、功能完备的人。

在自我成长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情绪脚印”。然而,不少人常犯的错误是,会用两种假设来限定自己的情绪脚印。

一种是有情绪就是错误的,甚至有人会因为有情绪而感到羞愧。

另一种是作为一个“好人”,有些情绪是决不能染指的;

好人绝不能冲着他们所爱的人大发雷霆;

好人不能哭、好人不能失败。

其实,每个人都会生气,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关怀和帮助,每个人的情绪都值得看见。

而且,你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一样,都很重要。

譬如,你都觉得当父亲年老体衰时,就应该将他接来和自己一起生活。可是,伴随着父亲的到来,他那无穷无尽的要求以及古怪偏执的性格也开始影响你的家庭生活,尤其是他的药物治疗和医生的频繁复诊让你感到不胜其烦。

筋疲力竭的你感到无比沮丧,于是,你开始想到,为何你的兄弟不愿意替你分担,帮你照顾父亲呢?尽管如此,你并未向父母和兄弟提及此事。

“这的确有些艰难,不过尚不至于无法承担。”你思量道,“而且,我也不想再乱上添乱了。”

恰在此时,你接到了女友的来电,被告知她周五晚上不能赴约了。她问你,约会能不能改到周六,因为她的一个朋友来了,想和她周五去看场电影。你说“好吧,只要你高兴就行”。

为什么每次都是他们说出自己的情绪和喜好,而你却只能迁就他们而委屈自己呢?

虽然你同意将约会改在周六,但实际上周六你并没有时间,因为你早就计划要去看一场足球比赛。想

了想,你最后决定还是去见女朋友,于是,你放弃了足球赛。

事实上,你的愤怒和他们的气愤相比,并没有熟对熟错,熟好熟坏之分。你曲意迎合别人,是因为你想息事宁人,而此时你却大大低谷了自己的情绪和利益。

你选择沉默,并不代表着你并无怨意,而是把这些情绪藏了起来,久而久之,心中不满的情绪会与日俱增,成为摧毁关系的定时炸弹。

《高难度谈话》这本书中说,未说出口的情绪,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为谈话染上一层深厚的感情色彩。

当你对他人的情绪倾注更多的关注而忽视自己的情绪时,你同时也在暗示,或者说你在教导他人,你们也可以忽视我的情绪。

丹尼尔.戈尔曼把“成功地识别和管理自身情绪并恰当地回应他人的情绪的能力”称为情绪智力。换而言之,情绪智力意味着一个人有强大的自尊,这足以支持他在所有情绪状态下都能对自己敞开心扉。

所以,请为你的痛苦的情绪腾出专门的容纳空间,积极接受它们。

隐藏在背后的情绪

分享一个真实故事。

两个月前,也就是应今年应届生大学生秋季招聘期间,我因为女儿因为投简历心不在焉的事情感怒火中烧。

当时, 我比较着急,频繁地催促她多发简历,多面试,并让她多在网络上寻找职位信息。而女儿似乎并不着急,每当接到我的电话,要么草草结束谈话,要么就努力地转变话题。

为此,我非常愤怒,将此事告诉了朋友,朋友建议我不要一味地督促孩子,他说,这样会把孩子逼疯的。

并且鼓励我仔细想想,除了愤怒,我心中是否还藏有其他情绪?

我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当时就列了一张清单,列出了我的全部感受,关于催孩子投简历的事情,关于孩子的未来,还有关于自己的焦虑。

面对这张清单,我感到很吃惊。原来,督促女儿投简历的背后,一方面是担心她错过了应届生这个黄金身份,另一方面是担心她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担心她将来的生活质量。

一瞬间,我明白了,原来情绪是“伪装高手”,愤怒的背后,还藏有这么多的情绪。朋友的建议就好比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灵,也为我审视自我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视角。最初,我的眼中只看到了一种情绪,可是现在,却能发现全部的情绪,表面的以及深藏不露的。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常常会被某一种强烈的情绪所蒙蔽,进而忽视了其他情绪。逐渐熟悉那些难以察觉的情绪将会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我。

心理学家说,每个情绪的背后都一个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而厉害的人,处理情绪背后的需求,而非情绪背本身。

情绪的真面目

卡伦· 安德森在经典著作《母爱的羁绊》提到:情绪是运行的能量,这种能量会在我们的身体中产生震动,从而让我们能切身感知到和体会到它的变换。

欢欣是能量的一种震动状态,愤怒是能量的一种震动状态,悲伤是能量的一种震动状态,恐惧也是能量的一种震动状态。

或许,你没有发现,有时候,情绪就像变色龙一样,随着对象不同,产生的余震也不同。有一个妙招是,面对不适的情绪震动,只要你学会允许自己去感知和体会,就不会使自己或者其他人受到任何伤害。

地球不会因此裂开把我整个吞下,我也不会因此化作漫天血花。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对对方提出的问题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而这种意义通常预示着对方是一个无能、懒惰、愚蠢的人。

这个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某些事情发生了我们经过思考,将其赋予了意义。瞧,感受就是这样被产生出来的。大脑中负责情绪处理的路径,就越倾向于自动地在二者之间建立直线连接,这会逐渐成为我们大脑的一种习惯,因为大脑喜欢高效地对数据进行处理。

情绪本身不是思维或想法,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基于身份、信念和意识产生的。

吉尔·泰勒博士曾是一名中风患者,她的著作《左脑中风右脑开悟》中提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她在中风后无法控制自己对情绪的感受。

尽管泰勒失去了控制情绪的能力,但是她始终保持着对人类思维的好奇心,她在自己的案例中发现,一种不受抑制的情绪可以持续90秒左右。

我们能感受到爱意的绵延波澜,悲哀的重如山倒以及怒火的翻滚喧嚣。这些强烈的情绪此起彼伏,

缠绵着我们,有时候让人欲罢不能。

因为害怕体察情绪,我们会给情绪贴上好或不好的标签,所以恐惧就会加剧这些令人不适的情绪,使人把不适感觉不断放大。当我们愤怒时,就会制造出更多的愤怒。

因为自己的愤怒而感到生气;

因为自己的担忧而感到焦虑;

因为自己的仇恨而感到厌恶……

所以,需要全然感受情绪,如果你刻意练习尝试着感受自己的情绪,你会发现,越是专注于感知自己的情绪,它就消失的越快。

结束语:

文末,我用道格拉斯·斯通的名著《高难度谈话》中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

“许多人对自身情绪的了解就像他们对一座初次游玩的城市的了解一样,并不透彻,我们也许能记住一些路标,却无法跟上这座城市日常生活的微妙节拍;我们可以找到那些主干道,却常常会在小街小巷迷失方向。在向往目的地出发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弄清自己现在身在何处。在城市这座大城市里,绝大多数人都会迷路。”

接下来 ,我会用多篇文章讲述情绪相关话题,若文章对你有帮助,点个在看,一起成长,一起智慧。关注我,一起成长一起智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