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国民从企而望归到怒气填胸

四月故事會 2024-04-12 13:05:46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德国强迫满清租借胶州湾,并取得山东的铁路修建及矿产开采的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占领山东,战后拒绝撤兵,图谋接管德国的权益,引起山东问题。

1915年初,日本利用袁世凯筹谋称帝的时机,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最终接纳大部分条文,不但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而且容许日本在南满及内蒙等地区扩展势力,为日本占领山东提供理据。

1918年中,国务院总理段祺瑞向日本借款,日本借此机会诱使中国签订“山东问题换文”,答允日本有关山东权益的要求,内文更写上“欣然同意”四字。此举不但错失推翻袁世凯对日承诺的机会,更加成为中国的申诉被巴黎和会否决的理由。

中国于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一次世界大战,先后派出约15万劳工支援欧洲战事。 1919年,战争结束,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出席商讨战后秩序的巴黎和会,国民对此怀有极高期望。

这种企而望归的心情,可以从两个事件反映出来。其一,中国自视为“大国”,组成五人代表团,由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成员包括敌对的广州政府代表王正廷;其二,代表在大会不但提出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山东权益,而且提出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签约。

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

然而,代表团在巴黎的活动并不顺利,其一,“大国”只是一厢情愿,中国没有五位代表的“大国”待遇,只获准两位代表出席大会;其二,中国代表的种种要求落空了,不仅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不受处理,就连收回山东权益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也被大会否决了。

列强偏袒日本,早已与日本达成秘密协议,认为日本在一战的“贡献”较大。大会以二十一条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益,“山东问题换文”又有“欣然同意”字眼,因此日本有权暂时占领山东,中日再自行商议归还问题。

中国提出的要求全盘落空,国民的心情从企而望归,急促转变为怒气填胸。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中国,举国沸腾,结果引发五四运动。

当然,引发五四运动还有其他原因。

其一,国民对救亡的诉求。面对外患,究其根本在于内忧,政权不稳及积弱,军阀的外交措施都被视为出卖国权以换取私利;其二,反日情绪高涨。当一战令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认为是本地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其三,新文化的启蒙。民主与科学的思潮兴起,国民对传统文化加以否定,对政治现况也敢于批判及反抗。

以上原因,凝聚了一个孕育群众运动的环境,但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巴黎和会,激发国民的强烈情绪反应,加上以上的社会背景,五四运动一触即发。

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也拒绝签署和约。巴黎和会被视为外交失败,因为最受关注的诉求落空了,但却不能说是一事无成。

其一,中国代表拒绝签约,拒绝任由列强摆布,象征中国走上外交自由。其二,山东问题成为悬案,美国其后外交介入,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其三,中国有机会参与国际联盟的草创工作,也向其他同盟国取回权益,体会了难得的平定外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