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略资源,钨矿比稀土更珍贵!为什么中国却以白菜价销售?

志楷玩转趣事 2024-11-05 01:43: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硬核科普家

编辑|硬核科普家

《——【·前言·】——》

钨矿,这种被称为“工业牙齿”的战略资源,实际上比稀土还要珍贵,在军事和高端制造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钨矿供应国,中国却常年以“白菜价”将这种宝贵资源出口。

为什么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资源博弈中,中国会选择这样出人意料的策略?

是资源过剩,还是背后另有深意?

钨的奇妙之处

钨,化学符号为W,是一种银灰色的稀有金属。它的熔点高达3422摄氏度,是目前已知熔点最高的金属。

钨的硬度也非常高,在莫氏硬度中可达7.5,仅次于金刚石和碳化硅。除此之外,钨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极强的耐腐蚀性能。

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钨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机械加工领域,钨制成的刀具和钻头可以轻松切削和加工各种硬质材料;在电子电器行业,钨丝是制作灯丝和电子管的理想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钨合金被广泛用于制造火箭喷嘴和飞机发动机部件。

可以说,没有钨,现代工业的许多领域都将难以为继。

钨的奇特性质源于其独特的原子结构。

钨原子拥有较大的原子半径和较高的电子密度,这使得钨原子之间能形成稳定而紧密的金属键。

这种牢固的原子结构赋予了钨超高的熔点、硬度和密度。

同时,钨原子外层电子的排布也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钨的这些特性,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罕见的。地壳中钨的丰度仅为0.0001%,远低于铜、铁等常见金属。

钨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钨酸盐矿物的形式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是白钨矿和黑钨矿。

这些矿物通常与其他金属矿物共生,需要经过复杂的选矿和冶炼过程才能提取出纯净的钨。

正是由于钨的稀缺性和提取难度,使得钨成为了一种价格昂贵的金属。

但钨的优异性能却是其他金属难以比拟的,因此在许多关键领域,钨是不可替代的材料。

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电器等行业,都离不开钨的支持。可以说,钨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的基石之一。

战争中的隐形英雄

除了工业生产,钨在军事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优异的硬度和韧性,钨是制造穿甲弹和反坦克导弹的理想材料。

在现代战争中,这些武器对于攻击装甲目标至关重要。

二战时期,钨就曾经成为了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

美国和德国都意识到了钨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对钨资源的控制力度。

美国通过在玻利维亚和其他南美国家采购钨矿,保证了自身的钨供应;而德国则试图通过占领欧洲各国来掌控钨资源。

最终,盟军在钨供应上的优势成为了他们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美国军方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钨来制造各种武器装备。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钨生产国,在全球钨供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钨之所以在军事领域如此重要,还在于它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钨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制造出超硬的穿甲弹芯。

这些钨合金弹芯能够轻易穿透现代坦克的复合装甲,对装甲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

除了穿甲弹,钨还被用于制造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的弹头。

这些武器通过聚能射流或爆成型装药,在极短时间内将大量能量集中在一点,形成超高温、超高压的细流,瞬间熔穿装甲。

而钨正是制造这些弹头的理想材料,它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确保武器的毁伤效果。

在防护领域,钨也有独特的应用。一些重要设施的防护层中就添加了钨材料,以增强其抗打击能力。

钨的高密度使其能有效吸收和削弱入射弹体的动能,从而保护内部设施免受损毁。

可以说,在现代战场上,拥有充足的钨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

而对于一些钨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确保钨供应的稳定就成为了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

这也正是美国等国高度重视钨资源的原因所在。

“白菜价"的钨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钨生产国。美国的帕茵克里克矿是美国仅有的最大的钨矿床,并且美国的钨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一。

然而,随着中国钨矿开采量的快速增长和价格的下降,美国的钨矿企业逐渐难以维持生存。

到了80年代末,美国本土的钨矿开采基本停止,此后一直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钨。

中国凭借其丰富的钨矿资源和低廉的生产成本,迅速成为了全球钨市场的主导者。1990年,中国的钨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

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对钨资源的出口管理相对宽松。

为了抢占市场,中国的钨生产企业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把钨的价格压到了很低的水平。

这样的低价出口,一度被西方媒体戏称为“白菜价"。

这种“白菜价"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经济和政策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大量劳动力涌入钨矿开采和加工行业,劳动力成本很低。

同时,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对钨产品实行退税等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来自中国的低价钨产品也是有一定需求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钨的需求量大幅提升。

而中国以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提供钨产品,对于西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然而,“白菜价"的出口模式也给中国钨行业埋下了隐患。

价格战导致国内钨企业利润微薄,无力进行技术升级和安全环保投入。

许多小型钨矿乱采滥挖,破坏了生态环境。

“低价高销"也加速了国内钨资源的消耗,许多优质矿床被快速开采殆尽。

更重要的是,低价出口也意味着中国仅能获得很少一部分利润,绝大部分经济价值都被国外企业获取。

这种简单的资源出口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悖论"——资源越丰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反而越落后。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调整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逐步告别“白菜价"时代。

战略家的觉醒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重新审视钨资源的战略价值。

2010年前后,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钨资源的管控。

2012年,中国出台了《钨工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对钨矿开采总量实行控制,同时对钨材料出口实行配额许可管理。

这些举措使得全球钨价格开始攀升。一些西方国家和企业对此表示不满,指责中国“垄断"钨资源,并多次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

但中国坚持认为,加强对资源的管理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

《——【·结语·】——》

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金属,承载着人类工业文明和军事技术进步的重任。

它虽然不像石油那样耀眼,却在幕后默默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作为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正在从一个简单的资源出口国,逐步转变为一个深谙资源战略运筹的大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珍惜我们拥有的宝贵资源,用好用活钨这样的“工业牙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