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不是这么用的。
这个比喻出自张爱玲笔下。和其他名人的妙论隽语一样,这话被互联网歪曲得很严重。原文是这样说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在这个比喻里,“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两种性格的女子,而男主对两个人都有感情,又都没有“非她不可”的感情。于是,不管娶了哪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对眼前人则是审美疲劳、“日久生厌”。换言之,没有谁是红玫瑰、谁是白玫瑰。不管哪一个,得不到就是白月光、朱砂痣;得到了,就沦为饭黏子、蚊子血。
注意,这个逻辑成立的前提,是“男主对两个女子都有感情,又都没有‘非她不可’的深厚感情”。
而宝玉呢?“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向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黛玉是他的独一无二、“非她不可”。
宝玉的性格很怪。“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当然小事上是听劝的,比如喝冷酒、写诗改一两个字、听戏之类。
可是遇到“仕途经济”、人生道路之类的大事,宝玉“待要赶了他们去,只怕他们得了意,以后越发来劝”、“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然也要过的”、“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宝玉最怜惜女孩子们,与袭人、湘云感情深厚,也被宝钗的美打动过。可遇到她们规劝,宝玉就能拿出如此无情冷酷的态度来。可见他“恶劝”之深了。
宝玉“恶劝”,与宝钗的“停机德”、好劝,形成一对矛盾,尖锐不可调和。而黛玉的“自幼不曾劝”,恰好符合宝玉的“恶劝”。这样一样,黛玉自然就是宝玉的“独一无二”、“非她不可”了。
理清了这个脉络,你还会把宝钗黛玉比作宝玉的红白玫瑰吗?还会争执谁是“白月光”吗?
这里没有白月光与朱砂痣,只有“终不忘”与“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