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事儿可做,是个靠谱的自我投资

浩慨谈情 2024-09-11 02:57:14

最近有些迷茫,不知道能干点啥好,虽然每月有固定收入,但这收入并不能提升我的生活质量,做了一些职业评估,发现自己更适合干一些独立的、有创造性的工作。

静心想了一下,自己生活中的兴趣爱好,能够持久的、愉快的、乐此不疲的、特别想做的事情就是读书和写随笔。

朋友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作者:Spenser,他是科技类自媒体创作者,拥有百万粉丝,研究生毕业两年,他靠写作年入千万。

会说话,就会写,但想写好还是需要一些技巧,这本书刚好可以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图片来自网络

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老师说过一句话:“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写作,第二是演讲。”

你我皆凡人,多少有些社恐,成为演讲大师有些难度,或许可以将“写作”作为突破点,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写作,是最好的职场社交货币

很多专业能力很强的人在职场混得不是很好,并不是他不够努力,只是他没有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没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

回忆往昔,在我的大学阶段和职场阶段,那些善于写材料的同学、同事,很容易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他们的业务能力或许不是最强的,但他们文笔好,能够把事情表述的清晰明了有趣,就会得到领导的青睐和大家的认可。

当他们靠写作为自己打造出“名牌”后,跳槽或转岗也变得比别人更容易。

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别怕自己写不好,请尽快拿起笔,哪怕今天只写了5个字“明天会更好”,也是进步的开始。

我们在婴儿阶段是不会说话的,是在家人的帮助下不断地刻意练习,才做到了今天说话的流畅和自然,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即使你的的作品阅读量始终达不到过千、过万,只要你坚持笔耕不辍,至少你会收获以下好处:

对世界更敏感。因为你需要积累写作素材,就会随时随地的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对生活的敏感度比他人更高。思维更缜密。日常生活中跟一个逻辑混乱的人说话、办事会很累,为了把文章写好,逻辑性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坚持写作,能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更深刻。写作需要对生活有深度认知,人云亦云的文章没人爱看,坚持写作,就要逼迫自己对一个看似平常的事物产生更加不同、更加深刻的思考。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以获得灵感呢?

1、大量的阅读

首先你自己要比你的读者对信息更敏感,这就要求你大量阅读。

有人说我读了很多书,很快就忘记了里面的内容,似乎自己没什么进步。这是因为你没有带着功利心去读书。

拿到一本书,问自己几个问题:

为什么读?这本书能解决我哪方面的问题?作者的观点哪些是我认同的,哪些是不认同的?书中提供的方法或启发,我怎样运用到具体生活中?

当你带着一连串问题去读书,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输出,这本书才能变成你的知识储备。

阅读时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发现一个好的标题、语句,或者打动你的段落,赶紧记下来,所有好的作家都有自己的素材笔记,你我也不例外,注重积累,金句频出。

2、刻意练习

只要是往社交平台上分享内容,就要斟酌如何遣词造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不要认为就是一个朋友圈嘛,何必那么认真?还真的需要认真!每一次的用心,都是一次写作练习,都是一次塑造个人品牌的机会。

如果把“写作”看作一门手艺,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练习,在自我怀疑中不断成长进步。

写作难以坚持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

第一,控制不住自己。

人类的本能就是减少思考,避免过多的能量消耗,而写作这事儿刚好是反人性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分析。

怎么办呢?那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专属的写作隔离时间和空间,在此时此刻此地,只做“写作”这一件事。

第二,完美主义心理。

初学写作,总觉得自己写的不好,写着写着就气馁了,这就是完美主义在作祟。

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任务,不管好坏,今天就是要完成某个主题的写作,写不完,就要挨罚,比如:写不完就不能吃饭。

第三,缺乏反馈和激励。

人是需要有反馈刺激的动物,对于像写作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事,设计进度条是制造反馈的好办法。

以公众号为例,你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通过涨粉情况、留言情况、转发情况等等,来判断自己写作水平是否有提高。

如果这些数据不好,就要分析总结一下,哪里需要改进。

如果数据好,也要分析一下,哪方面做对了?

写作是注意力的争夺

每一天各种资讯信息铺天盖地的迎面扑来,不是每条资讯都能让我们去点击、去阅读,我们的注意力只会给那些感兴趣的、对生活工作有利的内容。

当我们做自媒体的时候,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对不特定的对象施加影响,即写作的内容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群体,而是更多的受众,有点儿类似广告文案、新闻写作。

中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7.5%。‌在碎片化时间里,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机屏阅读。

屏读的特点是什么?速度快,频次高,碎片化。

新媒体写作,必须每两三分钟的阅读中就要有一个刺激点,让读者的注意力不被分散,有继续读下去的意愿,否则读者就会退出。

写作需要有用户思维,不能自说自话,建立用户思维有两个维度的考虑:满足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适应读者的阅读场景。

读者为什么愿意读你写的东西,关键是你写的东西必须与他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高考期间,你推送的文章是关于如何报考的,高考生的家长就会愿意花时间去阅读。

当代社会的人都很忙,内心也很焦虑,写作切忌冗长,要学会用精辟、贴切、最能直击人心的词句去表达,文章结构要紧凑,否则读者就没有耐心了。

好的文章就是一个好的产品

动笔之前要明确几件事:

这篇文章是否有利于自己品牌的打造写什么怎样去写想要达到什么样的传播效果

垂直化、细分化正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发展趋势,系列专题文章是非常好的提升专业感的写作方式,也就是找准一个垂直领域,持续深耕,知识内容更专业、更具有参考性。例如:育儿领域、医学领域、财经领域、体育领域等等。

写作要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调性的文章,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这是你区别于其他作者的关键。

好的标题帮你提高点击率

在新媒体时代,一个标题,往往决定了你的文章的阅读量和传播力,在标题设计上一定要舍得花时间。

大部分成功的标题至少符合这样几个特点:

能引发共鸣的,例如:《这个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对年轻人掏心掏肺地讲道理》制造悬念的,例如:《天生能减少掉发的好东西,却被你一步步弄丢了!》颠覆认知的,例如:《别傻了,你根本过不上有钱有闲的生活》引起争议的,例如:《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

如何有效提升文采

这里的文采,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长而复杂的语言结构,而是符合现代人阅读特点的写作方式,记住三点:

第一,语言尽量简单化、口语化;

第二,用文字营造画面感;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善于抓细节,善于使用比喻。

第三,用具象代替抽象。有些科普文章,就是把复杂难懂的名词,用普通人能看懂的文字表述出来。

新媒体写作其实是这样的

新媒体写作和传统方式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区别,阅读场景、表达方式、呈现方式,完全不一样。

新媒体不是一个行业,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放大器,把一个人原本的能力放大了无数倍。

新媒体的核心是订阅关系,用户和你建立了最直接的社交关系,之后才能随着订阅人数的攀升,你的文字产品为你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发布时间有讲究

手机用户阅读高峰时间一般在上午7~9点,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晚上6~8点,还有晚上10点以后,这些时间段是早晚上下班时间、午休时间、准备就寝前时间。

本书作者的体会是,一天中两个最热门的分享时段:上午10~12点,晚上8~10点。

干货文章、励志文章等等,建议每天早上8点前发布。

情感类的文章,建议晚上10点以后发布。

搞笑幽默类文章,在晚上的7~8点发布,这个时间段人们比较放松。

写在最后

我们即将迎来百岁人生,如果此时的你已步入中年或是老年,不要觉得学习写作太晚了, 你有阅历、有故事,总能写出令人动容的文章来。我们无比努力,就是为了更好的人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