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解放军开始向锦州进攻,大有关门打狗之势,而此时,国民党一方的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三位高级指挥官,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着各自的见解。
蒋介石严令卫立煌、廖耀湘出动辽西(第9)兵团,向锦州攻击前进,援救锦州。
而卫立煌还是抱着葫芦不开瓢,以不变应万变,坚持他的“固沈待援”方案。
廖耀湘重提他的“撤退营口”方案之后,又加了四个字“迂回的援锦”。
俗话说,历史有“三清”,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事后者清;掌权者迷,无权者清。”何也?是因为当局者,仅仅盯着棋局之间,而不顾及棋局之外;当事者,只知自己之势,不知或少知敌人之势、他人之势,而事后诸葛亮则尽知我、敌、友之势也;至于掌权者,心中所顾虑者多,因而在取舍上,便闹腾不开,反映在决策上,也就迷茫了,是很自然的事。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蒋介石早就看出来林彪要关门打狗了,锦州一失,东北全局皆输,于是他便以“保锦”为第一目标,是带有战略意义的。而卫立煌则要保兵、保沈阳、保军队,更要保自己的权力,是从保全“资本”出发的。至于廖耀湘,则是基于保全军队,变通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出发的。
此三策,卫立煌“固沈待援”是下策,因为锦州丢失,东北全局都完蛋了,哪儿还有可能“待”来援军啊,数十万大军,被围于沈阳狭小地域,林彪不用攻打,长期围困就能把卫立煌给困死,把蒋介石给拖死,光空运费一样,老头子就傻脸了。
蒋介石的兵出辽西,直接援救锦州是中策,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卫立煌、廖耀湘不推诿扯皮,趁林彪尚未完全布设好强大的阻击阵地时,主动而果断地出击,不是没有胜算的可能,要知道,林彪手中的部队再多,也有用到极限的时候,不然的话,他不会置辽南空虚于不顾,把仅有的一个纵队也抽调到锦州方面去的。
而廖耀湘的“撤退营口、迂回援锦”计划,则是上策,也符合当时实情。因为解放军在辽南布防空虚是实际,在他们扯皮的几天时间内,早已到达了营口。而从营口出发,走海路出发增兵葫芦岛,林彪防备不得。从营口折向沟帮子、大凌河援助锦州,又绕开了林彪预设于黑山、大虎山的阻击阵地,林彪没有防备。即便是援锦不成,保留一部分兵力还是极有可能的。
当然,这种分析,是事后诸葛亮所为,是基于不完全失败的因素考虑的,而当局者考虑的,肯定是从胜利、甚至是完胜为出发点考虑的。
最终,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三策达成一策,是相互妥协的结果,即先兵出辽西,真不行的话,再撤退营口,保全部队。然而这时,林彪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所有的策略,也都成了下下之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