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得知曾希圣处境艰难,批评与会人员:你们不要忘了本

阿皮虾说历史 2024-11-04 01:51:22

烽火岁月铸丹心,长征路上显身手

1965年秋,杭州西湖边的一场会议上,毛泽东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战友、华东局第二书记曾希圣。然而,这位曾在长征路上开创红军破译敌人密码先河的功臣,此时却沉默不语,面露凄然。看到这一幕,毛主席目光深邃地望着曾希圣,沉声说道:"没有曾希圣,长征是不可想象的!你们这些长征过来的同志,为什么不给曾希圣分配工作?不要忘本!"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对一位老战友的深切关怀,更彰显了一代伟人知恩图报的崇高品格。然而,命运弄人,这竟成了毛主席对这位为革命奉献一生的老同志最后一次关怀。

上世纪二十年代,衡阳省立第三师范是与湖南一师齐名的革命策源地。毛泽东曾多次在这里宣传革命,恽代英等共产党人也在此开展革命活动。

1920年,年轻的曾希圣考入这所学校,立即被新思潮所吸引。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积极投身三师学潮,带领进步学生参加"驱张"运动。

在毕业前夕,曾希圣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他的父亲筹得800大洋,要送他和弟弟去日本留学,但兄弟俩却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道路。

面对家人的轮番劝说,曾希圣兄弟借了20块大洋悄然离家。他们在党组织的委派下,前往武昌开展革命工作。

1927年,曾希圣遭遇了一次重大考验。他的父亲被家乡农民协会关押,即将被处决。在亲情与革命原则的抉择中,曾希圣选择了大义灭亲。

蒋介石叛变后,曾希圣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地下斗争生涯。为了建设红军的无线电通讯队伍,他派弟弟去上海学习技术,自己则留在武汉指导武装斗争。

1930年,曾希圣调往上海,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侦察机要工作。当蒋介石对江西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时,他带领同志破译敌人电报,为红军反"围剿"胜利立下奇功。

在朱德和周恩来的支持下,曾希圣组织同志监听敌台、分析电报。每次战斗胜利后,他都带着同志们去战场寻找密码本和电报底稿。

经过不懈努力,曾希圣领导的团队终于攻破了第一份敌军密码。这一突破开创了红军破译敌人密码的历史,为情报工作开辟了新路径。

1932年,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二局正式成立,由曾希圣担任局长。在他的带领下,二局成员刻苦钻研,陆续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通用密码。

长征开始后,二局大部分人员和装备都随军委机关行动。毛主席对技侦工作高度重视,经常过问二局工作,每次战斗任务都要通知二局。

在红军攻占娄山关、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重要战役中,二局提供的情报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张国焘企图危害中央时,二局及时送交情报,让红军和中央得以脱险。

长征胜利后,毛主席在延安抗大的一次报告中,给予二局最高评价:"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就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朱德和我了。"

治淮安民解民忧,披肝沥胆为苍生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迫切需要一位熟悉当地情况、能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领导人。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曾希圣出任安徽省委书记。

这一选择绝非偶然。曾希圣在皖南事变后,曾在皖江地区组建新四军第七师,独自担任师长和政委两职,在艰难环境中建立了皖江根据地。

在那段岁月里,曾希圣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发动部队和群众开展生产运动。1943年,皖江根据地在他的领导下,创造了2400多万的收入,为军部提供了750万的支援。

文化教育事业同样是曾希圣的强项。他在根据地开办识字班和夜校,创办了两所中学,创立多份报刊杂志,通过地下渠道发行到敌占区。

上任伊始,曾希圣便投入到全面了解安徽省情的工作中。他认真研读全省各县的县志,钻研安徽800多年的历史,掌握了当地的地理、水情和农业特点。

通过深入调查,曾希圣认定彻底治理淮河水患是当务之急。正值安徽连续两年遭遇淮河水灾,毛主席得知后,亲自打电话给周总理,将"根治淮河"提上了政务院议程。

很快,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曾希圣担任副主任。他带着制定的《治淮方略》进京向周总理汇报,获得了中央的支持和水利部的专业指导。

佛子岭水库是治淮工程的重中之重。面对周总理询问工程的压力,曾希圣斩钉截铁地表态:"压不垮,共产党人的肩膀是铁打的,请总理放心!"

工程启动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施工队伍汇聚一堂。有外省市的技术工人,有安徽各地的农民,还有改编的第一水利师。

为解决施工人员住宿问题,曾希圣带领工人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毛竹和松杉搭建竹木房屋。他白天与农民交谈,倾听移民意见,夜晚仔细研究测量数据。

傅作义率领苏联专家实地考察时,对曾希圣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在视察拦洪坝施工后,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

经过两年零十个月的奋战,佛子岭水库终于建成。水库控制面积达1270平方公里,总库容4.96亿立方米,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

这期间,安徽境内还陆续建成了5座大型水库。这些水利工程的总蓄水库容达到60亿立方米,为安徽人民筑起了一道防洪的铜墙铁壁。

全省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曾希圣提出的农业"三项改革"也开花结果。到1955年,安徽的粮食总产量较1949年增加了一倍半。

安徽终于摆脱了"乞丐之乡"的帽子。毛主席也对曾希圣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他是"搞生产力的,是农业专家"。

主席关爱显深情,同志情谊永难忘

一九六五年的秋天,杭州西湖边迎来了一场重要会议。上海、安徽等省市的书记,以及南京军区司令员、政委等人齐聚一堂。

会议期间,毛主席特意询问了华东局第二书记曾希圣的工作情况。面对主席的关切,曾希圣却一言不发,神情凄然。

看着这位长征路上的老战友如此光景,毛主席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许久。主席缓缓开口,声音里满是对老同志的牵挂。

"没有曾希圣,长征是不可想象的!"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他接着质问在座的其他同志:"你们这些长征过来的同志,为什么不给曾希圣分配工作?"

主席严肃地告诫与会人员,不要忘记革命战争年代并肩作战的情谊。他引用古语"得人点滴恩,必当涌泉报",教导大家要懂得感恩。

这番话语让在场的人们回想起曾希圣在长征时期的卓越贡献。那时的二局,就像一盏明灯,为红军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在所有重大战役中,二局破译的情报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这些情报,让红军能够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突出重围。

特别是在张国焘分裂中央的危急时刻,正是曾希圣领导的二局及时送交情报,帮助中央和红军避开了危险。

主席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战友的深切关怀。他深知曾希圣这些年来的遭遇,也明白这位老同志为革命事业付出的一切。

会议结束后,主席对曾希圣的关心并未停止。他多次过问曾希圣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时刻牵挂着这位功勋卓著的老战友。

主席的态度向全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革命战争年代的功臣不能被遗忘。对有功之人,党和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这次杭州会议,成为了毛主席和曾希圣最后一次见面。主席的谆谆教诲,不仅是对曾希圣个人的关怀,更是对全党同志的提醒。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革命先辈的功绩永远不会被岁月抹去。主席对曾希圣的深情厚谊,成为了党内关系的一段佳话。

这种情谊,超越了普通的领导与下属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革命情怀。它告诉后人:党永远不会忘记为革命作出贡献的同志。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中,这次杭州会议定格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瞬间。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革命情谊,诠释了"党内关系"的真正内涵。

英魂归去淮河畔,责任田开新天地

调任西南大区后,曾希圣的命运再次发生转折。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这位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又一次陷入险境。

在这危急时刻,毛主席和周总理立即派人将曾希圣接到北京。这体现了党中央对老同志的保护,也显示了最高领导人对曾希圣的深切关怀。

然而命运弄人,回京不久的曾希圣被查出患有血液病,住进了301医院。由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的病情迅速恶化。

临终前,这位为淮河人民奋斗一生的老革命留下了最后的心愿:"可能的话,将我的骨灰撒在淮河的土地上。"这简单的遗言,道出了他对淮河大地的深厚感情。

十年后,党中央为曾希圣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邓小平、李先念等4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追悼会,充分肯定了曾希圣的历史功绩。

在追悼会上,胡耀邦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曾希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这番话,为曾希圣的一生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时光飞逝,曾希圣生前推行的"责任田"政策在江淮大地再次开花结果。这一政策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起点,掀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当农民们在"责任田"上收获丰收的果实时,人们不禁想起了曾希圣的远见卓识。他当年顶着巨大压力推行的改革,最终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选择。

在安徽农村,"责任田"带来的变革让无数农民摆脱了贫困。曾经的"乞丐之乡",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长征时期的情报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治淮功绩,再到晚年推行的"责任田"政策,曾希圣的一生都在为人民谋福祉。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站在淮河岸边,望着两岸的繁华景象,曾希圣当年立下的功绩依然让人感佩。那些水利工程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守护着淮河流域的百姓。

农村改革的浪潮中,"责任田"的成功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这项政策不仅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希圣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既是战争年代的功臣,又是和平时期的改革者,更是为理想信念坚持到底的楷模。

党史记录了他的功绩,人民铭记他的贡献,历史证明了他的远见。淮河两岸的麦浪滚滚,见证着这位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他的骨灰按照遗愿撒在了淮河的土地上,与这片他深深热爱的土地永远融为一体。淮河水流淌不息,诉说着这位老革命的动人故事。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