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邀请救命恩人进京,见面后忽问:我怎么不认识你啊?

一个趣知史 2024-11-20 02:24:23

1953年的秋天,家住永定牛牯朴村的一位农民收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电报,毛主席邀请这位农民前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可是极其珍贵的机会,没有人会不好好珍惜。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在看到前来参加观礼的人时,竟然表示不认识对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位农民又是什么身份?

“杨先生”的到来

1929年,一位“杨先生”在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邀请下来到闽西当地“养病”。但实际上这位“杨先生”一来到闽西就投入到了当地的工作之中,解决了不少难题。

后来“杨先生”来到了永定石岭乡,并住在了张茂煌的家中。当时张茂煌正担任石岭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他看得出来杨先生的身份不简单。但是对方住进来之后却没有一点架子,对待身边所有人都很尊重。

看到张茂煌的母亲在干农活时,杨先生还经常上前帮忙,同时也不忘询问对方粮食的收成情况和价格,这幅平易近人的样子给张茂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事实上,张茂煌的感觉没有错,“杨先生”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毛主席。当时的他因为在“七大”会议上落选,所以才应邓子恢的邀请前往闽西工作。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进入闽西水土不服的原因,杨先生意外患上了疟疾,并且病的非常严重。张茂煌请了当地不少有名的医生前来替他诊治开药,可是药喝进去了,杨先生的病情却没有好转,依旧一天天的加重。

同时,不知是从哪里传出的消息,不停夸大毛主席的病情,甚至还有报纸随意捏造他的身体情况,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而除了毛主席的病情令人忧心之外,来来往往看诊的医生也增加了其消息走漏的风险,万一引来了敌人,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因此为了“杨先生”的安全考虑,众人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决定为他换一个休养的地方。谁知道刚换了地方不久,一场意外就发生了。

遭遇危险被救

为了“杨先生”的安全考虑,众人将他转移到了永定一个名为牛牯朴村的地方。这里位于大山深处,隐蔽性非常强,一般情况下根本不会有人发现他藏在这里。

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杨先生在牛牯朴村住的消息最后还是走漏了风声。敌人顺着这一丝蛛丝马迹,很快就知道了他的具体位置。

为了抓住这个躲在村子里的大人物,金丰当地的民团团总胡道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仅想办法聚集了几百人,还摸清楚了“杨先生”的身体状况。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胡道南就准备开始自己的抓捕计划。

事发当天,刚好就是中秋节,牛牯朴村的村民们正在庆祝这个节日,所有的人都短暂的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就在这时,胡道南带领他的手下径直朝杨先生的住所而来。

此时负责守卫工作的粟裕一看情势不妙,赶紧一边带领其他守卫与敌人作战,另一边则立刻联系相关人员带着杨先生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去。

不巧的是,此时的杨先生还在病中,整个人非常虚弱,撤退的人员只能用担架抬着他撤退。可是山路哪里是好走的,不仅道路狭窄,路旁还生长着茂盛的荆棘丛,一个人走就很艰难了,更别提还要抬着担架。

因此他们一行人的撤退速度并不快,无法与后面追踪的敌人快速拉开距离。听着后面的枪声越来越近,抬担架的几人也赶紧加快了步伐。可是这一快,差点把杨先生从担架上摔下来。

见此紧急情况,杨先生立刻从担架上下来,要自己走过去。可是身体虚弱的他根本走不快, 眼看着追兵就要赶上来了,撤退队伍里一名叫陈添裕的小伙子提出了建议,那就是背着杨先生走。

可是杨先生的身高比在场的很多人都要高,选谁来背就成了难题。

陈添裕见此立刻自告奋勇,他一把将杨先生背到了身上,开始沿着崎岖的山路快速前进。一路上陈添裕不敢有任何放松,一心想的只有将杨先生安全送到地方。

抱着这样的念头,陈添裕奇迹般的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走完了十几里的山路,顺利将杨先生送到了安全地点。

此时他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整个人都没了力气,好像下一秒就要瘫坐在地上。一旁的人为了答谢他,给他递过来了不少银元,可是都被他拒绝了。

在他看来,共产党都是帮助穷苦人民的好人,自己为他们做的这点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杨先生见此内心非常感动,并且和陈添裕约定,等到将来,两人一定要再相见。只是没想到,这一面竟是再也没有见上。

未能赴约

陈添裕送完杨先生后就又悄悄的回到了牛牯朴村的家中,此后他的生活就又恢复了之前的模样。但不幸的是,送完杨先生后,陈添裕的身体就逐渐出现了问题。

一开始他以为是小病,再加上家里也穷,吃不起药,便想着硬抗过去。哪料到后面发展的越来越严重,最终拖成了肺结核。

1953年,陈添裕收到了那封邀请他的电报之后才知道,原来当年他救下的“杨先生”就是毛主席。

看到主席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的约定,陈添裕心里的激动无以言表。但是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宝贵的机会,让自己的堂弟代替自己前去。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因为自己的病已经很重了,二来是害怕自己的病影响到主席。但是估计他怎么也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主席依然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个参加观礼的人不是陈添裕。

结语:

收到邀请后的第二年,陈添裕就因为病情加重去世了,他和主席约定的那一面,最终还是没能见上。但是他的一颗善良的心,以及对“杨先生”的救命之恩,却深深的留在了主席的记忆之中。

作者:苏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孙国亮.毛主席与一位闽西农民的邀约[J].世纪,2019,(05):4-8.

邓建芬.“我忘不了牛牯朴人民”——毛泽东与一位农民的故事[J].福建党史月刊,2001,(03):41.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