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一家基本面很好的城商行,而它更令人熟知的是因“4年不分红”,而被媒体、投资者戴上的“铁公鸡”标签。
2023年,郑州银行的营收降幅为17家上市城商行之最,同比下降9.50%,几乎回落到了2019年的水平,而2019年也是该行近年来分红的最后一次;成本侧,郑州银行业务及管理费则连续三年同比增加。
在同业降本增效的时候,郑州银行走出了一条“”降效增本”的路,但水面之下,一些变化在悄然酝酿。
从账面上看,虽然2023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近30%,但郑州银行还是盈利了近20亿元,为何不分红?剖析财报不难发现,相比于分红,它更热衷于解决历史欠账。
5月13日,河南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号“清风中原”发布消息称,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天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王天宇自1996年之后长期在郑州银行工作,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担任郑州银行董事长,长达十年的一号位居然成了金融大老虎,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曾出过两任董事长接连落马的恒丰银行。
在两任落马董事长的“辛苦耕耘”下,恒丰银行2018年末,恒丰银行贷款及垫款总额5750亿元,其中竟有超过1600亿元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接近30%。
那郑州银行呢?相似的历史容易让人悲观,但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从财报数据看,郑州银行2019年之后的不良率呈平稳下降趋势,贷款拨备率则平稳升高,资产质量在不断优化。
但也不得不承认,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相比于同业并不算好。作为一家城商行,它受区域的影响很大。
对公贷款中,贷款金额占比、不良率较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且三个行业的贷款相较2022年呈继续恶化趋势,占比较小的“住宿和餐饮业”不良率甚至暴增到惊人的26.18%,为何这几个行业会如此不争气?参考下河南房企暴雷和富士康相关新闻,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而这些都不是郑州银行能够左右的。
夯实资产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另一个维度看,当下的郑州银行是一家盈利能力拉胯的城商行,ROA与ROE与城商行龙头江苏银行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若以贷款增量论,郑州银行2023年贷款及垫款的增量居然还不如疫情时高,这更让外界对郑州银行的盈利能力打上一个问号——郑州银行难道连以量补价都无法实现了吗?这个问题的焦点在新任董事长赵飞身上。
赵飞为郑州银行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其董事长任职资格于2023年7月14日获原中国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核准,2023年已过半。
银行的一号位本质是职业经理人,故而上市银行股民间也有一个共识——继任领导常常会在任期的新一年里开始做业绩,甚至会在前一年在业务上保持采取策略,以助力任期的完整财年内业绩大幅提升,从郑州银行的情况来看(尤其是贷款增量),并不能排除赵飞也采取了这一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赵飞受王天宇事件和原领导班子的影响并不大。
恒丰银行事件中,前董事长蔡国华与前行长栾永泰相互举报,最终双双落马令人唏嘘,而蔡国华以下高管组团贪腐更是令人瞠目结舌,而赵飞曾任郑州银行行长,那会不会?概率不大。
赵飞2022年9月才加入郑州银行,距离王天宇离职仅剩6个月,而且赵飞此前一直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任职,很难成为王天宇的“自己人”,事实上,空降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那其他高管呢?2022年、2023年,大量董监高人员变动,其中包括独董、监事长、副行长、执行董事长、首席信息官、总审计师等多名人员离任,一场内部的大换血正在进行,会不会继续深化?可以关注后续公告、财报。大换血本质上也可以看做是为2024年所作的铺垫。
回到郑州银行的基本面,2023年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比如在上市城商行中,郑州银行消费贷同比增长75.30%至123.37亿元,虽然绝对额不大,但增幅领先,一些铺垫可能已经在2023年完成。
郑州银行的大本营河南省人口近亿,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万元,这不正是消费贷适合生存的土壤吗?消费贷是银行业少有的高收益资产,如果在这个领域持续加码,会逐渐改善郑州银行的盈利能力。
或许,郑州银行的股民距离拿分红的日子不远了。
不过,就读懂数字财经看来,2024年即使郑州银行业绩腾飞了,继续保持不分红或者少分红更好,毕竟分红本质不是增加财富,而是分配财富,如果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将要分配的财富拿去再投资,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