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买电脑以后都喜欢加装固态硬盘,真的不够用,还是只是数码爱好者的伪需求?

中山狐爱数码 2023-10-15 11:41:15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年头还有人提出这种无知的问题,现在哪怕是入门级的商务电脑都标配有SSD。SSD从早期的小容量仅仅可以满足安装系统,因此给不少人刻板的印象就是SSD只能让开机更快而已。

SSD固态硬盘就是有NAND颗粒、主控、缓存(硬件或软件)、固件四大软硬件组成的。主控就相当于CPU,决定了上限;固件相当于操作系统。老掉牙的CPU别说用最新的win11,就是安装都受到限制,同样入门级主控是不可能出现高端的SSD的(只有价格是高端的另外说);而高端的主控搭配垃圾固件,分分钟就毁了。

至于NAND颗粒,不仅仅影响到整个SSD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寿命和稳定性。早期的SSD价格高,而且有些品牌存在着黑片问题,以至于吓退了不少持币待观者。

我们再来看看机械硬盘的结构,无论怎么进步,本质机械硬盘还是由盘片、磁头、磁臂、马达、缓存组成的。理论上缓存是不大可能会坏的,但其他的都相对来说很脆弱。

要是听到硬盘有异常大的杂音,多半就是马达出问题了。盘片就更不用说了,出现坏道以后会扩散,而且是不可逆的。理论上,有了坏道以后,能用多久看缘分,啥时候不能用就看命。

至于很多人鼓吹的,机械硬盘数据恢复容易,就要看什么级别的恢复。要是误删的话,随便找个免费工具就可以实现。至于磁盘损坏,上古时代还有什么pc3000、效率源一类的软件,但这些基本上不能支持500GB以上硬盘的,而且要是损坏程度更严重,要无尘开盘,估计费用不是一般人能扛住的(单位不差钱另外说)。

至于SSD,如果是主控或者固件导致出问题,把闪存拆下来,在同型号的SSD上面装上去就可以读出来。前提是你得有热风枪、能做BGA以及NAND颗粒没有暴毙。有幸,曾经学过BGA,而且有师兄从事相关工作,因此U盘、SSD的数据恢复都成功过。

至于你非要说,那个品牌质量好?我只能说缘分,SSD的话,我从intel、三星到常见的近十个品牌都返修过;机械硬盘类似,常见的品牌基本上返修过,更别说已经倒闭了的昆腾、迈拓、IBM。当然了,两成是自己的,其他的是亲友或者单位的。

很多人以为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最大的区别在于连续读写速度,实际上寻道时间以及4k随机读写速度这些影响更加大。

因为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都是10秒以上的,而且磁盘密度增加以后会进一步增加寻道时间,增加加缓存有点帮助,但不会有根本性解决。SSD压根就不需要在磁道上面寻找数据,也不需要转动件,更加没马达、机械臂、磁头什么的,寻道时间基本上毫秒级别,差距达到一百倍以上。4k随机读写同样差距巨大,而连续读写速度的差距也在不停扩大。

机械硬盘的连续读写速度基本上是200MB/s封顶了,SATA3接口的SSD基本上在500-550MB/s幅度,PCI-E 3.0 4X界面的中高端产品在3000MB/s幅度,PCI-E 4.0 在7000MB/s以上,5.0的直接破万。

可以说,SSD的整体速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容量、速度提高,价格下降,从早期的40GB破千,到前阵子部分4TB SSD达到一千的关口。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加装固态硬盘?这里所说的加装就是添加第二个或者换一个更快更大的SSD。

后者多数是发生在轻薄本的场景,轻薄本多数都是仅有一个SSD插槽,甚至部分型号直接内存、SSD都是焊在主板上面的,零升级空间。

当年我买Dell成就5370的时候就是盯着其双内存槽的升级空间,过了一年质保期就直接拆机加内存换SSD。机身原来仅有8GB DDR4内存,我陆陆续续加到了32GB;硬盘原来是SATA3界面的256GB,我换了个PCI-E 3.0 4x的1TB,真正把速度拉满了。

台式机的话,新一点型号主板都有两个以上M.2 SSD插槽以及四个以上SATA3接口,可以说升级无忧。

升级主要是为了换取更大容量,让常用的软件和游戏放在SSD,不仅仅加载快、读图快,而且专业设计软件的在线编辑速度更加有着明显的提升。

最明显的是,利用PR一类的视频编辑软件处理4K超清视频的时候,素材在SSD和机械硬盘上面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大型的3A大作同样如此,现在部分3A大作的容量已经突破百GB,意味着加载、过图的速度都一定程序受到硬盘速度的影响。

万幸,随着国内长江存储具备了NAND颗粒的研发生产能力后,闪存颗粒的价格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朋友可以体验到超大容量的SSD的丝滑顺畅体验。而主控,同样也有联芸等国货,上图的移速4TB就是联芸+长存的组合,前阵子的价格在1k幅度,而且跑分各方面都属于一线队伍水平。

个人建议,刚需的就下手吧,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纠结,还不如用于给自己增值。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