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创造力有多超前?漕运、漕船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说明

滋滋主娱 2024-06-14 10:25:13

文/阿芷

前言

漕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的产物,被称为“南北之咽喉,军民之命脉”。

漕运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而漕粮之制起于两汉。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致唐宋漕运大兴。

清代视“漕粮为天庾正供,俸米旗饷,计口待食,为一代之大政”。

漕船是漕运中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虽然历代漕船的数目、种类和名称各异,但都在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交流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

隋唐以前的漕船

漕船早在春秋中期已用于水上运输,“粤自大禹所列九州之贡,虽未及漕,而后世漕运之法实昉于此。

漕船起初是采用两船相并,加板于上,联为一体行驶的型式,谓之“漕舫”,又名“方舟”。

当时造船虽较为发达,但囿于生产水平,船的舱室小,不能适应大量粮食运输的需要而出现了载量大的双体船。

被西方学者称赞和羡慕的“运粮河”在我国典籍中最早的记载,是在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秋,“吴城邗沟,通江、淮,而舟运渐著。

这个巨大工程是中国人建造的“最伟大和最有趣的水利工程”,由于以后很多朝代皇帝的参与而被西方学者称为“皇帝河或皇帝运河”。

秦朝“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

隋唐时期的漕船

直到隋朝,在唐魏征《隋书》中还有“东发潼关,西引渭水,因藉人力,开通漕渠……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溯不停”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市)至杨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

是年三月开工,八月竣工,如此巨大工程仅历时5个月,进度之快堪称奇迹。

隋朝引江水入淮,南起扬子津(今仪征东南),北达山阳(今淮安),运道面北取直,为后世运道径直之先河。

隋朝大运河漕运究竟采用什么类型的船舶进行运输,虽未见于史料,仍有待今后继续的考证,但从隋炀帝游幸江都的庞大船队以及大运河“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等开挖标准很高的情况看,制造和使用大吨位的单体漕船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这些还没有来得及发展与推广,隋王朝便很快灭亡了。到了唐代,“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

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故漕事简单。

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犹不能支”。由于经济繁荣,京师对漕粮的“岁益增多”,带来了漕运兴旺,进一步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不但能造大船,而且生产规模很大。

随着漕粮运输转由大型单体船承担,漕舫遂被淘汰。

“舫”字的含意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改变,对那种方头方尾、平底、甲板宽阔的单体船,统称为“舫”。

唐广德元年,由于安史之乱,京师缺粮严重,命刘晏任转粮使主持漕运。刘晏根据各河段的深浅程度和水流缓急等情况,“乃于扬子县(今江苏邗江南)置十船场差专知官十人”,专门修建漕船,“每艘给钱千缗”。

建造的各种漕船中,仅“歇艎支江船”就造了2 000艘。

这种船体型肥短,长与宽的比例较小,平底浅舱,上铺横板叠放粮包,装卸甚便,“每船受千斛”。当时的一斛为110斤,千斛之舟的载量就达55吨。

在造船技术方面的成就中,唐代最突出的是在船体联接工艺中早已采用钉接榫合法。

宋元时期的漕船

北宋建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依靠东南漕运,漕船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此后,漕运在多个朝代成为国家战略。

在宋代,漕船也叫“纲船”,是首都东京专运“田赋”的船舶。

元丰三年诏令:“真、楚、泗州各造浅底船百艘,团为十纲,入汴行运”,这是适于汴水航行的漕船。两浙和江东造的漕船称“平底船”“铁头船”等。

宋承唐制,漕船的建造技术又有了迅速的发展。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教授陈守成所著《宋朝汴河船:<清明上河图>船舶解构》一书研究得知,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共有24艘船,其中漕船11艘。

宋代漕船的建造,据《清明上河图》可知具有两种形式,大致同前代的基本相同,但又有所改进。

一种是中部宽、首尾稍狭的圆短平底货船,中间部分搭有顶棚,棚下堆放漕粮,船首尾各装有一个大型的橹,每橹由6人摇动。

此船平顺光滑,造型优美,具有稳性好、强度高、舱容大、吃水浅的特点。另一种是又宽又长的大型船只,船的中心位置是货棚,棚上似乎建有桅帆。

此船由多人驾驶,运夫皆奋起划桨,属于帆和桨相结合航船。宋代的漕船不准起火造饭,而是有专门的厨船相随。

其间宋张舜民在其所著《画墁集》卷八中有这样的描述:“丙戌观万石船,船形制圆短,如三间大屋;户出其背,中甚华饰,登降以梯级,非甚大风不行,钱载二千万贯,米载一万二千石。”

此处对漕船形象的描绘与史料的记载是相互吻合的,从而为研究宋代的造船技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此外引人注目的是,船体上排钉密布,明显可数。这并非是艺术点缀,实际上是唐代以后钉接榫合先进技术的写照。

从尾部还可清楚看到舵的结构和形式,这是一种能升降的平衡舵,舵形扁平,操作灵活,舵底与船底齐平,以免舵身触擦河底,适宜在水浅多弯的河段上航行。

明清时期的漕船

明代以前,漕船种类繁多,凡是底平舱浅、吃水不深、能多装快运的船只,都可作为漕船运粮,所以大多货船也可作为漕船使用。

明代漕船有海船和内河浅船两种,罢海运后主要是内河浅船。

洪武元年(1368),“诏中书省议,漕粟于京师”;洪武三十年(1397),“议海运辽东,以给军饷,此我明漕政伊始。

永乐初建都北平,议于淮安、临清建清江、卫河二厂,令各卫属督造运船”。

督造和修造漕船成为此时明朝的军国大计,淮安作为漕粮转输的中心,而“芜湖、仪真,群商四会,百木交集,船厂不设于二处,而设于清江,何也?缘永乐初,江南粮饷民送于淮,官军运船俱于淮安常盈仓转输,此厂之所由建也。

况长淮分天下之中,北达河、泗,南通大江,西接汝、蔡,东近沧溟,乃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

船厂之建,非但便于转输,实我国家一统之讦谟,万世之长计也”。

清江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明朝在此设立漕船制造中心。永乐六年(1408),“令遮洋海船运粮八十万石于京师,会通河、卫河以浅船转送。嗣后罢海运遮洋船,外増设浅船共三十余艘,南京、直隶、江西、湖广、浙江各总里河浅船俱造于清江,遮洋海船并山东、北直隶三总浅船俱造于卫河,大约造于清江者多卫河十之七”;

永乐十三年(1415),“开清江浦里河运船径达清口,南北始通”。

在南北大运河连贯起来后,清江船厂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嘉靖三年(1524),“罢卫河船厂总隶清江”。

清江设厂,最终奠定了淮安在明清时期漕船制造中心的历史地位。明朝初年,“河、海运船未有定式,亦无定数”。

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明朝的造船数量突飞猛进,造船能力大为增强。

结语

漕船的创制和发展代表着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最高成就,从春秋时期的双体船、隋唐时期的“歇艎支江船”,到宋元时期的“汴河船”、“遮洋船”,再到明清时期的“漕船”,其技术、形制、规模和管理都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漕船发展的历程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使古代中国的船舶制作技术和水平领先于世界。

参考文献:

[1]魏象枢.寒松堂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8325.

[3]谢纯.漕运通志[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八三六·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GUSTAV RITTER VON WEX.First and second treatise on the decrease of water in springs,creeks,and rivers,contemporaneously with an increase in height of floods in cultivated countries[M].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881:39.

[5]班固.汉书(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8:2122.[6]班固.汉书(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