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安全着陆,返回舱却被烧得漆黑,返回过程发生了什么?

黄皓皓趣事 2024-11-05 13:41:05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 影子红了

编辑 | 影子红了

10月30日的凌晨4点24分,神舟十九号火箭带着一道亮光一飞冲天,划破了夜的寂静。

同时也印证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上的又一伟大壮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另一件事情也同样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那就是神舟十八号的归途。

神州十八号和十九号完成了在轨交接、在轨轮换等一系列举措后。

成功从11月3号下午从我国空间站进行撤离,并且在次日凌晨成功返回到预定地点。

从现场公布的相关图片来看,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返回舱的外表被烧的漆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俨然是经历了什么巨大的“重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太空舱出现这种异状呢?

飞船返航时的“磨难”

据相关资料所述,我国这次返航主要采用了7.5小时的快速返回技术。

飞船从空间站进行撤离后需要绕地球飞行五圈,每一圈都是对返回程序的精密演算。

每一次变轨都是对地面团队协同配合的考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圈之后,才能真正的踏上返程之路。

姿态调整,轨反分离,推返分离,一系列动作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般环环相扣。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迎接最终的考验——穿越黑障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大众来说,“黑障区”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词汇。

它常常与“失联”、“危险”、“高温”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让人不禁产生好奇与恐惧。

究竟什么是“黑障区”,它为何如此危险,航天员又是如何克服这一难题的呢?

事实上,“黑障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事儿发生在地球上方35到80公里的大气层里。

当飞船返回舱高速进入大气层时,由于与空气剧烈摩擦,外部会变得非常热。

这也导致外层材料开始汽化,并在周围形成一层等离子体。

这层等离子体像一个大罩子,把返回舱包在里面,挡住了电磁波,让飞船和地面失去了联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所谓的“黑障区”,也是返航途中最为危险的几个方面之一。

而黑障区的危险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温度极高和无法联系。

首先是高温。

返回舱进入黑障区后,表面温度可高达2000摄氏度,这是一个足以熔化大多数金属的恐怖高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返回舱表面涂覆的特制防热材料,虽然能够抵御高温,但长时间的烧蚀仍然是对材料性能的极大考验。

小小的破损也可能导致大问题。

然后就是失联。

在黑障区里,飞船和地面完全断了联系。

地面控制中心无法实时掌握飞船的情况,也无法及时向航天员传达指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航天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时,主要靠预先设定的程序和自己的经验。

这种“啥也看不见”的情况,显然让返航变得更危险了。

在航天技术发展中,黑障区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每一次载人航天任务,都必须面对黑障区的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一次成功穿过黑障区,都证明了航天技术的实力。

那么我国的神舟十八号是如何突破这一困境的呢?

这点其实从返回舱的外表就可以看的出来。

黑障区的突破

神舟十八号返回舱的外表,就如同经历了一场烈火的洗礼,焦黑斑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其实不是故障或意外,反而证明了防热材料工作得很好。

返回舱的外层覆盖了一种蜂窝状的防热材料。

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和升华,带走大量热量,确保舱内航天员的安全。

而这层“焦黑”的外壳,便是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象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相控阵雷达也是关键的技术之一。

这项技术能够穿透黑障区,实时监控返回舱的飞行轨迹和状态。

为地面控制中心提供关键数据,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

在神舟十五号的返回任务中,相控阵雷达就已经展现出了其强大的性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神舟十八号的顺利返回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东风着陆场位于戈壁深处,很少有人涉足。

这里却是中国航天员返回的温馨港湾。

为了迎接神舟十八号返回,搜救队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凌晨的戈壁滩,寒风刺骨,一片漆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搜救队员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在茫茫夜色中搜寻着返回舱的踪迹。

随着一声巨响,神舟十八号返回舱順利降落在指定的地点。

巨大的降落伞在空中缓缓飘落,如同夜空中绽放的一朵巨大的白莲花。

搜救队员们迅速赶往着陆点,第一时间将三位航天员从返回舱中接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边开始露出晨曦,东方的天空渐渐亮了起来。

黎明前的黑暗,终将被光明驱散。

神舟十八号成功返回,显示了中国航天又一次取得了重要进展。

东风着陆,不仅仅是神舟十八号的终点,更是中国航天新的起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未来,中国空间站将继续在太空中翱翔,迎接更多的航天员。

开展更丰富的科学实验,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的中国,也必将成为地球上真正的航天“领头人”,带领人类文明突破到更为先进的太空时代。

相信以我国的实力和研发速度,未来的那一天的到来,可能并不会太过遥远。

参考资料

2024-10-30 新京报 约6.5小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

2024-10-30 北晚在线 祝贺!神舟十九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11-04 鲁中晨报 神舟十八号乘组凌晨重返地球:着陆现场亮如白昼,航天员需用半年时间恢复

2024-11-04国际在线 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舱离开“黑障区” 航天员状态正常

抖音百科——黑障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