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说:因为有语言,你胜于野兽;若是语无伦次,野兽就胜于你。
在家庭中,最容易伤害你的人的莫过于父母、兄弟姐妹的暴力语言。
考试失利,心情糟透了,回家后被父母狠狠说教,“你怎么这么笨?你是猪吗?”。于是你躲在房间委屈地嚎啕大哭。
遇到了自己心仪的男朋友,决心把他带回家,父母飚狠话,“你要是跟他过,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一瞬间,你感觉生不如死。
其实这些话是给他们自己听的,你不必为别人的感受负责,只需要明白和清晰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做不到的事情要学会脆弱。
外界的刺激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客观、理性的选择做出反应。
别人指责、批判你,是别人的事,你受到刺激,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你习惯选择指责,或自己、或对方,或者同时指责自己和对方,你就会陷入无休止的纠纷和无底洞的痛苦中。
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关注自己和对方的感受需求,眼前即是一片蔚蓝,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不必理会别人的指责,
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的心理学概念叫投射效应,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特质、情感或态度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影响自己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
他认为个体会倾向于将自己的内在冲突、情感或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应对自己的心里压力和不安。这种投射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简单的理解就是甩锅,比如说一个人指责你,说你不好,其实并不是你真的不好,而是他把内在对自己的不接受的点投射到了你身上。
心地善良的人会主观的认为别人都是善良的;
同样地,心思深沉的人也会立刻给别人也贴一个“同样心思深沉”的标签。
还记得那个被誉为“东亚女儿”的河南籍女孩与妈妈的对话吗?
梁娇颖邀请妈妈到节目中,她自信地向妈妈说,自己黑皮肤的外貌特征,在国外非常受欢迎,包括穿搭也经常被夸。
妈妈奇葩的反应让人咂舌!她满脸的不可置信,提出质疑,“你还成美女了?”接二连三,用鄙夷的语气指责和怀疑女儿。说不她从小就是一个“小黑妞,小丑妞。”
梁娇颖想得到妈妈的赞赏,对妈妈说,自己丰盈的嘴唇在美国很受欢迎,没想到竟被妈妈嘲笑是“猪拱嘴。”
她从河南农村走向好莱坞,成为各大博主和时尚杂志大受欢迎的现实版爽文大女主。然而,如此优秀的女孩却被妈妈一次又一次嘲讽。
而梁娇颖并没有被妈妈的指责和批判停止追求事业的脚步,看见黑人女星哈莉·贝瑞的模样,梁娇颖想着她是黑皮肤大厚嘴唇,能火成这样,那么自己也是黑皮肤,形象也是美的一种。后来她活成了最优秀的自己。
事实的真相是妈妈对女儿容貌的诋毁强烈的负面看法,是妈妈本身有着严重的容貌焦虑,对自己的不满并且很深的自卑。
当一个人厌恶自己,对一些事情无能为力时,这种厌恶自己无法保护自己,就会把焦虑和不安转化成对别人的否定和攻击,把诗意变成愤怒发泄出去,减轻了自己的焦虑,达成自我保护,
三毛就曾经说过,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所以,别人指责、批判你,是别人的事,放出的狠话是给自己听的,你受到刺激,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卢森堡博士在书中这样写道:当我们评判批评,分析判断他人的言行时,实际上是用疏离生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如果有人说“你从不懂我”,他真正的心声是渴望得到理解。
如果太太说“这星期你每天都在工作到很晚,相比我你更爱工作”,那他诉求的就是亲密的需要,未得到满足。
湖北卫视有一期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到一位妈妈侯女士:“你有什么事,打电话求助我们?”侯女士低头哽咽,“我想找我儿子”。
25年前,侯女士和前夫鲁先生感情不好,把两岁的儿子带回了娘家。有一天,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鲁先生“偷偷地”抱走了儿子。
节目组经过努力找到了鲁先生,然而,没想到两人见面的那一刻,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侯女士愤怒地指责:“25年前,你把我的孩子偷哪儿去了?你把我坑成这样,怎么就这么心狠呢”
鲁先生反击道:“我把你害成这样?是你抛弃了我和儿子”。
侯女士完全忘记了她来节目组的初衷,情绪失控后,她把指责和批判毫无保留的抛向前夫,增加了顺利见到儿子的难度。而此时儿子看到这一幕时,也是失望至极。
当我们通过评判、判断和想象等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他人很容易认为我们在批判他们并随之启动自我辩护和反抗。我们越能直接说出感受以及相关的需要,他人也越有可能对我们做出的善用来回应。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说:“我们不能控制他人的感受,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如何回应。”将他人的情绪问题和自己的情绪问题严格区别开来。我们所要关注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被愤怒冲昏头脑,背离自己根本的需要。
说出需要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会害怕袒露自己的脆弱,不愿或者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
比如,一个女人可能不会直接说:“我今天累坏了,想要晚上歇一会儿。”
相反,她会念叨:“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歇过,我熨了所有的衬衣,把这周的脏衣服都洗了,带狗去看了宠物医生,准备了午餐,又做了晚餐,打电话给所有的邻居通知街区会议。
所以(以一种近乎哀求的口吻)……你是否可以……”
她这样哀怨地尝试证明自己“应当”获得某种权利,这非但不能引发听者的善意,反而使他们心生抗拒,于是对方立刻回应:
“不行!”,对方既没有听到恳请背后的需要,还报以了负面的回应。最终,她们将再次说服自己:我的需要微不足道。
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则更有可能获得积极的回应。
路森宝谈到自己的母亲,当母亲谈到如何害怕表达个人需要时,突然站起来走出房间。再次出现的时候,她看上去脸色苍白。
当他询问母亲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时,母亲说,“刚才我意识到一件事情心里极为难受。
“36年来,我一直生你父亲的气,我认为他不在,我才意识到,我从没有清楚告诉他我需要什么”。
我的闺蜜很热爱生活,喜欢把特殊的日子过得有仪式感,而她的丈夫则不重视这些细节,在她29岁生日那天,她希望丈夫送礼物给惊喜。而直至晚上,丈夫也没有任何表示,气得闺蜜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哭了好久。
事后,我问她,你为何不把自己真正需要表达出来,而她的回答却是,认为丈夫应该是知道的。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价值差也会不同。好多时候,我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暗示或者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因此,而错误的指责对方给对方和自己都造成痛苦。
其实,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就像小时候饿了就哭,不愉快了就闹,适时袒露自己的脆弱,回归生命本身的本能,反而更有利用解决事情的本身。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用文字剖析人性,关注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