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娱乐圈,能红的必定身怀绝技,要么是唱功过人,要么是演技够硬,就连“花瓶”也要有绝美的容颜。
而如今的娱乐圈,能走红的不一定靠的是实力,很多明星背后都有资本的扶持。
资本的强势注入、流量为王的年代,娱乐圈滋生了很多乱象。
有的乱象甚至演变成为了一种“畸形”文化,这些“畸形”文化连老戏骨都看不下去,作为行业人士深知内幕的他们,吐槽起来可比普通大众狠多了。
01、德不配位,没有实力却能做导师2013年,孙红雷在社交平台发文说,导师们好,别演了,求你们了!
当年《中国好声音》爆火后,同类型的音乐选秀综艺蜂拥而起,很多演员都跟风做起了音乐导师。
其中就有章子怡,耿直的英子还站在章子怡旁接受采访说:唱歌的技术隔行如隔山,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请她(章子怡),可能她在造型上起到一个作用。
站在旁边的章子怡可是听得清清楚楚,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孙红雷的吐槽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不是针对章子怡,是针对这一现象)
在接受易立竞的采访时,孙红雷说本来是个演员,非得跑去做音乐导师,自己被这种跟风现象恶心到了。
孙红雷还吐槽说,不是嫌他们演技差,而是觉得这种行为太愚蠢了,赶紧回家该干嘛干嘛。
同年出来吐槽的还有陈佩斯,他发文说导师表演的真好,节目请哥几个真请对了,真漂亮。
跨行做音乐导师,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对选手“指手画脚”,这在十年前可是要遭到圈内圈外的人集体吐槽的,哪怕是章子怡这种咖位的演员也不例外。
而如今快十年过去了,德不配位,没有实力却担任评委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音乐综艺《天赐的声音》,节目组邀请女团出身,只有一首代表作《卡路里》的孟美岐与张韶涵、陶喆和胡彦斌这种实力派歌手同台担任导师。
节目组和孟美岐,一个敢请,一个敢来。
孟美岐不光敢来,而且还敢对出道三十多年的“情歌教父”周传雄的演唱指指点点,指点完了还把他淘汰了。
这操作简直是震惊众人,网友纷纷质疑她有什么资格点评周传雄。
孟美岐多少还是有点自信在身上的。
除了当音乐导师,她还在其他节目教授别人演戏,亲自给学员做示范。
这是深情的表情↓
这是绝望的表情↓
这是一脸懵逼的学员和屏幕前观众的表情↓
不得不说,孟美岐真的是“艺高人胆大”。
和孟美岐有一样争议的还有刘雨昕。
这两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同样是女团出身,同样是选秀节目C位出道,都拿不出代表作,却被推上高位。
《这!就是街舞》第五季,刘雨昕在节目中担任聚集了顶尖舞者队伍的队长,领导他们。
节目播出之时引发了蛮大的争议,大众的质疑无非是凭什么刘雨昕能够担任队长。
她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吗?有顶尖的舞蹈功底吗?
这些她都没有,她最大的名头就是拿下了《青春有你》第二季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档综艺不是刘雨昕第一次参加,第二季时她曾经以选手的身份参加过。
虽然刘雨昕有一定的实力,但是相比其他的选手,她没有什么太突出的亮点,所以节目中她被淘汰了。
而仅仅因为她去参加女团选秀获得了冠军,就让她担任街舞队队长,实在难以服众。
有些综艺节目为了博取话题度和流量,提升收视率和播放量,会选择一些有争议和话题度的流量明星,明星们也愿意借机炒作一番。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明星真的没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有实力能够胜任导师的职位。
还有比这更加离谱的是,有的综艺邀请网红和业余歌手来点评专业歌手,既不专业又不客观。
比如《为歌而赞》,节目设置“百赞团”,100个网红为专业歌手的演唱进行打分。
不少明星和观众都被他们的点评震惊过。
凤凰传奇改编的《海底》,唱出了与原版完全不相同的风格,备受网友的好评,霸榜热搜。
然而这首歌在节目中却沦为倒数第一,被各路网红冷嘲热讽,说太土,改得不能忍,很难说不是对凤凰传奇的刻板印象。
说张韶涵唱得太油腻↓
评价于文文唱歌没有层次动态,像小学生背课文,而且还是很不情愿的那种。
于文文霸气回怼:那仅限于你。
同时于文文还指出了这个“百赞团”的不专业,成为了被“霍霍”过的歌手的嘴替:
如果大家对我的技术、唱功、音准做出点评,我肯定坦然接受,但如果说一些和专业性没有太大关系的话,那可能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没有实力却自信十足地坐在评委台,十年前还有艺人敢于出来吐槽,而现如今这种现象几乎成为常态,观众只能被动接受。
02、“假演戏”也可以拿天价片酬杨颖的一部《孤芳不自赏》,为观众科普了演员如何“花式”抠图和使用替身。
她凭借一己之力拖垮全剧组,让《孤芳不自赏》钉在国产剧的耻辱柱上。
这些年替身又在武替、文替、光替的基础上延伸出了手替、马替、臀替、吻替、跑替、饭替……几乎是没有什么不能替的。
你能想象得到就连真人秀都用替身吗?
于朦胧上综艺《追光吧!哥哥》就是用的替身,真人秀不用本人去,在家躺着就把钱赚了。
如今AI换脸技术日臻成熟,科技手段为那些不敬业的演员大开方便之门,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演员也可以脸替。
那就不会出现像迪丽热巴这种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巴掌替。
对于演员滥用替身这个问题,很多老戏骨都出来痛批。
冯小刚就曾很无奈地说过,很多的影视剧精彩的镜头都是替身拍的,演员只露个脸。
只拍近景和特写,必要时露个脸,走个过场,其他的由替身演员完成。
张光北也曾说过自己演的一部戏,他和演对手戏的演员从头到尾没见过,全都是替身在跟他演。
全都是替身在演,那还要演员来做什么呢,干脆让替身演算了。
除了滥用替身,还有滥用配音,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偶像剧。
“配音界的四大巨头”季冠霖、乔诗语、边江、张杰几乎承包了古偶和仙侠剧的配音。
观众看的大部分此类型电视剧,几乎都是这四位在排列组合谈恋爱。
他们在差不多的剧情,谈着差不多的恋爱,观众听着差不多的声音。
更可怕的是,有的演员的情绪还没有配音演员表演得好,脸和声音违和感满满。
有的演员甚至可以称作是“哑巴演员”,脱离了配音,台词简直听不下去。
资深配音演员沈磊就曾因为演员台词问题第一天就罢工,并深刻地形容配音演员就是“屎上雕花”。
“声台形表”是演员的基本功,“声”排在最前面,也是最基础的,后面三项的提升或许需要长时间,而台词是只要付出努力,就肯定能看得到效果。
但很多演员都不愿意下功夫去练习,也懒得去背台词,干脆用数字代替台词,后期再使用配音。
很多老演员跟“数字演员”对戏都很崩溃。
正是在这个风气之下,演员使用原生台词原本就是正常且应该的事,竟然变成了被夸赞的点。
王劲松就曾犀利批评,什么时候演员的职业变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
他将背台词比喻是上战场的枪,你能说到了战壕却没拿枪吗?演员背台词不应该成为炫耀的点,这是作为演员最基本的工作。
演戏用替身和抠图,必要的场景露个脸,台词靠配音,演技平平,有的甚至是干脆没有演技,但尽管如此依然能拿下天价片酬。
面对观众对天价片酬的质疑,杨颖直言她就值这个价。
杨颖的大言不惭折射出了娱乐圈奉行的流量为王的准则。
好在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限定演员的片酬,而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观众审美的提升,那些光有流量没有演技又不敬业的演员将逐步被淘汰。
03、资本当道,老戏骨无戏可拍濮存昕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没有机会,他演的东西没人看,娱乐市场没有他的活。
魏宗万老爷子说,他拍戏不看片酬,只看剧本和角色,可戏却越演越少。
面对如今的娱乐圈,他自嘲娱乐圈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这番言论听得人略感心酸,这两位都是真正的老艺术家,明明一身的本领,却无处施展。
像他们这样资历的男演员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处境更加艰难的中老年女演员了,影后级别的也只能扮演婆婆妈妈的配色。
这固然有剧本方面的原因,但更离不开如今“流量为王”的游戏规则。
相较过去,如今的市场和娱乐圈生态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流量为王,有流量就有话题,就能够赚到钱,掌握着话语权的资本,相比于作品的质量,他们更加看重流量。
为了实现商品的最大利益化,资本们往往将流量奉为第一准则。
挑选演员的标准不是角色合不合适,演技好不好,而是有没有流量,有流量就是票房和收视率/播放率的保障,老戏骨们只能做镶边配角。
华谊总裁王中军就曾感叹,老戏骨片酬拼不过小鲜肉,陈道明也只能退居二线做配角。
现今的市场需求正如冯远征所说的,要流量而非演技,而衡量他们的不是演技,而是钱和市场。
这种理念和模式之下,生产制作了一堆粗制滥造的烂片。
长此以往,老戏骨们只能接配角的戏,以流量为先的原则无疑与戏大过天的老戏骨背道而驰。
没有好的剧本和角色,老戏骨们也不大愿意出演,慢慢地也就淡出了舞台。
实在可惜!
以上提到的不过是娱乐圈畸形现象的冰山一角。
明星们德不配位、不敬业、资本当道,老戏骨无戏可拍,都与如今娱乐圈的生态息息相关。
随着时间的变化、娱乐圈的生态的逐步优化和观众审美的提升,那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和没有实力的艺人,都会被市场所淘汰,娱乐圈的畸形现象也会被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