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开播初评:大量细节创新令文化引导更前置更深化

纪录看点 2021-01-26 14:17:15

2021年1月23日19: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开播。这档曾摘得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电视综艺节目奖,甚至出现在2020年全国新高考二卷作文题中的高人气高口碑节目,正式重磅回归。

虽然只是播出了第一期,但我们已经可以鲜明地看出,《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在传承第一季竞赛大框架的前提下,在出题方式、题目设计、竞赛规则等细节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同时借助新科技、舞台演出等手段,把文化引导更加前置化、视听化。可以预见,“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节目主旨,必将在第二季中更得到深化。

1

第一季大获成功,第二季便坐收红利?

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硬核技能竞赛类综艺,大都是凭借创新的赛制和大神级选手的惊艳于第一季便火爆全国。在首季的创新被广大观众所认可后,便可以凭借“新选手+旧赛制”的保守策略,连续坐收数年红利。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第一期摆出的姿态,与同类型节目很是不同。虽然也有新选手作补充,但其创新不仅幅度很大,而且可谓无处不在。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地名大会》作为一款文化节目,与那些娱乐综艺有着诉求上的本质区别。

《中国地名大会》在第一季时便提出了“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主旨。以地名为依托去传播中华文化,才是节目的本质诉求。正因如此,《中国地名大会》的主创并未满足于第一季的成功,他们显然深入地研究了第一季在传播文化上还有哪些不足,从而在第二季里通过大量的创新环节,从更细微的层面强化了对文化传播的引导。

2

出题方式的创新,将文化引导前置化

《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对地名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地名、地理、历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电视观众和网友都对之赞誉有加。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审视会发现,第一季里的文化引导是属于后置性的。节目里的流程通常是这样的——主持人先念一道题目选手作答,然后特邀嘉宾对题目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解读。尽管赛制分成了好几轮,但文化解读始终处于题目之后。也就是说,文化是后置于竞赛的。当场上的竞争比较激烈时,观众的热情和注意力往往更被选手的对错胜负所吸引。文化解读的传播效力,难免会因竞赛氛围而打折。

于是我们看到,在第二季《中国地名大会》里,部分题目通过改变出题方式,把文化内容放在选手作答之前了。比如有道题目,是先让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在台上来了一段饱含历史文化色彩的“评书”,然后才出题。这一方面活跃了现场气氛,另一方面就是将文化引导前置了。

文化引导前置化更鲜明的环节还有旅行达人用旅行vlog来出题,以及本季新增的全新的题型——地方展演题。第一期里的展演题包含了三道。每一道题,都是由一个文化类舞台表演引出的。这三个表演分别介绍了扬州市的代表美食、民间艺术和历史名人。虽然选手对这种新颖的题型缺乏准备,答题正确率较低,但是由于文化前置于竞赛,观众对题目中所包含文化的感知程度却大大提升了。文化的传播效力,因此明显增加。

3

科技+舞台,将文化呈现到观众眼前

据统计,《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在CCTV-4首播时段主要播出的专题节目中,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均排名第一,在CCTV-1、CCTV-2的重播时段收视率均排名第二,全国电视观众累计超过4亿人次。优秀的数据背后,是节目对于地名这一文化富矿的扎实创作。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将更多笔墨投入在地名文化的展现形式上。节目的制作原则依旧是“准确、科学、厚重、活泼”,更多的好钢均被用在了刀刃上。

为了把抽象的地名文化更具象化地传递给观众,节目组引入了很多先进的科技——VR、千亿像素超高清全景画面、环形屏幕等,并将这些科技融入到了出题和答题的环节中。如果说第一季的地名文化更多地停留在文字和声音的形态的话,那么第二季的地名文化就已经可以呈现出图像形态。再加上前文提到的地方展演里的舞台节目,地名的延伸文化甚至可以呈现出更丰富多样的形态来。

试想一下,让一位教授用语言告诉你某地有什么美食,和把这些美食盛在盘子里让你直接看到,哪个留下的印象更深?答案显而易见。第一期播出后,相信有不少观众会因为千亿像素的全景画面,在心中埋下一颗去青岛看海岸和八角楼的愿望;也会有不少观众会因为淮扬菜师傅的刀工,埋下去扬州品尝绣球豆腐的心愿。

当然了,《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并不会放弃选手竞争所带来的紧张刺激,而是寻求了一些节奏上的细化。比如保留了第一季的招牌——地名天梯,并将其改成攻擂选手和守擂选手的1v1较量。可以看得出,两名选手同时挑战地名天梯,会出现你追我赶的新态势,大大强化了终极PK的巅峰感。再比如本季加大了“地名飞花令”题型的打造力度,既让选手有机会展现出他们惊人的地名知识储备量,又更加直接地考验着选手的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

竞赛类综艺最怕什么?最怕选手过于渴望封神而脱离群众的生活,失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的价值。其实从本期选手的某些表现我们能够看出,部分选手为了成绩而专补地名相关知识,一旦面临地名延伸出的美食、历史、民俗、翻译等其它领域的文化时,正确率往往断崖式大跌。如果《中国地名大会》变成一个“背题”节目,自然就偏离了“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主旨。

还好,我们从第二季第一期的众多细节创新中,都能看出节目组这些创新的针对性,那就是将文化阐述前置化,将文化知识点视觉化,从而实现文化传播的高效落地。坚持如此创新,《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实现了全方位解读地名承载的文化、国人智慧和时代精神,必将唤起全民爱国爱家情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