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危重症——“戴阳”、“格阳”,不可不知!

鸿志康康 2024-02-12 10:16:18

中医上有句话叫“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阳气虚损、虚寒很重的情况下,人体反而会出现假热的表现,此时如果按热症来治,则多半无幸理。真寒假热是中医的危重证。

戴阳

李某,女,80岁,农民,因胸闷、咳喘、气短来求诊。自诉终年畏寒怕冷,冬日尤甚。日前发展为咳喘短气,并自觉有一股气从右胁部上冲,攻至头面,致颜面发烘而现赤色。

患者形寒肢冷,行动不便,肢体麻木,纳差,便溏,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小便不利。面色眦白,颧颊发红发热,舌质紫黯、胖大、有齿痕,舌苔薄白。四肢发凉,脉微细,尤以尺脉为甚。

诊断为下焦真阳衰微、孤阳上越而致的戴阳证,治以温补肾阳,引火归元,降气化痰,纳气平喘。

方以金匮肾气丸合苏子降气汤加减。处方:附子(先煎)10 g,肉桂(后下)6 g,熟地黄20 g,牡丹皮10 g,泽泻10 g,山药20 g,苏子10 g,当归10 g,半夏10 g,陈皮10 g,前胡10 g,白芍10 g,自术15 g,茯苓10 g,山茱萸10 g,五味子10 g,丹参20 g,炒葶苈子15 g,桂枝10 g,炙甘草6 g,麦冬10 g,生姜3片,大枣4枚。3剂。

二诊:诸症改善不明显,处方将熟附片加到30 g,肉桂加到10 g,7剂,后调理月余而愈。

戴阳证,首载于《伤寒论》,为少阴阴盛戴阳证。

如366条云:“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17条又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证多见于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或某些杂证的晚期也常可出现。一般多为外邪直入少阴或他经之邪传人少阴,或年老力衰,心肾之阳虚损,致元阳衰微,阴寒极盛,虚阳被格拒于上,出现面赤如妆的少阴阴盛戴阳证。

格阳

卢某,女,30岁。糖尿病史2年,空腹血糖:11mmol/L。主症:口干渴,汗多,腹胀食少,纳差便溏,小便清长频数4年,伴闭经3年来诊。

本病貌似属中医消渴病,中医认为其病机实质是阴虚燥热,多遵从三消病位辨证。但我询问后得知患者虽口干渴甚,但素喜热饮;虽汗多,但仅头汗出,身上其余部位无汗,且肢冷、背冷,双下肢冷痛麻木。舌淡白胖嫩有齿痕,脉弦细,右尺脉尤为不足。食少纳差,每日大便4~5次,便质稀溏。

诊断为肾阳虚,命门不足,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格越于外,格阳症。

治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加减,药用:肉桂10,附片(先煎)30,茯苓、怀山药各15,泽泻10,熟地15,苍术10,黄芪30,白芍、补骨脂、肉豆蔻各15,后带药返乡,自行连续服用28剂,口渴、便溏、肢冷症状明显好转,空腹血糖降为7.8mmol/L,临床效果满意。

阴盛格阳(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壅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变化”。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交通,相互格拒,出现内真寒、外假热的病理状态。

久病而阳气虚衰,为病情发展到寒极的时候,出现一些与寒证病理本质相反的“假热”症状与体征。其临床表现既有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一派真寒之象,又有面赤、身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口渴为阳虚气不化津,津不上承,非为虚热薰灼所致;完谷不化,是肾阳虚,火不暖土,脾阳失于温煦,导致脾运化失职,水谷难以腐熟。

辨识法

真寒假热证,指阴寒内盛而外见热象的证候。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扑朔迷离,疑似难辨。

真寒假热病位在下焦肝肾,在内以肾精亏虚为主,病机为肾中阴阳严重衰微,导致阴不涵阳、虚阳外越;肾阳衰微无以温煦,易导致全身阴寒偏盛,盛极则格拒虚阳于外。

真寒假热证有戴阳和格阳之分,一为格阳于上,表现为面红如妆,一为格阳于外,表现为身反不恶寒。在疾病的严重阶段,两者可同时出现。

以下方法或可辨别一二:

冷水试验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冷水试验诊断法,认为“假热者必不喜水,即有喜水者,或服后即呕,便当以温热药解之;假寒者必喜水,而服后反快而无所逆者,便当以寒凉药解之。”

是否近衣、盖被

《伤寒论》第11条记载:“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真寒假热者虽高热而欲厚衣被,喜盖被并不欲露手足。

阳虚则阴盛,阴寒内盛把虚弱的阳气格拒于外,阳气集于肌表,阳主热,故肌表发热,但此为浮热在表,体内仍阴寒内盛,肌体需要温助阳气以制阴散寒,所以肌表虽热,但仍喜加衣被而不欲露手足。

手足温度

真寒假热者,虽可表现为面赤如妆、两颧浮红,但往往身热但手足不温、四肢厥冷。

大小便

真寒假热者大都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脉象

张景岳说:“凡假热之脉,必沉细迟弱,或虽浮大紧数而无力无神。”左尺脉虚浮或沉细或无根或弱,均是阳虚阴盛之象,脉浮大滑数,沉取中空无力也是阳虚阴盛的辨识要点之一。

舌苔

真寒假热症往往有里虚寒的表现,如舌淡苔薄白、舌质淡胖、苔水润。

总之,真寒假热证是临床极难鉴别的症候,通过以上辨别法,大致上其临床表现为身热但手足不温,甚至厥冷,喜加衣被,口渴不欲饮或喜热饮而量不多,小便清,神疲乏力,或面赤如妆,或咽痛,或便溏,舌淡嫩,苔白润,脉浮大数而无力。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