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上网的时候刷到了一条特别逗的网帖,起源是韩国那边的一个网络论坛(FMKOREA),大概是说有一帮韩国玩家在某个网游里组队时碰上了一个异类——一个使用汉字昵称的玩家,这让他在一群使用彦文昵称的韩国玩家中间显得分外突兀。这帮韩国玩家不懂他的汉字昵称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那是中文,于是就拿他的昵称寻起了乐子。
问:“怎么来了个中国人?”
答:“我怎么就成中国人了?你是看不懂我的用户名怎么地?”
如果不知道那个韩国玩家的中文昵称是什么意思的话,他们之间的这段对话乍一听确实容易让人丈二尼姑摸不着头脑,但是知道之后这事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为什么?因为他的游戏昵称叫做“大韓民國”。
当然,不排除这可能就是个跑到韩服上去反串的国内玩家,但是即便如此,身为韩国人却看不懂自己国家的中文称谓,这事传开之后也颇让一些韩国网民感到汗颜:
“事实上韩国的汉字教育早从根子上就废掉了,现在的人就算不懂汉字也无所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看过《跑男》就知道了,就算是梁世灿这种明星艺人,他也看不懂汉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普通人不认识汉字那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想当初我小时候还因为不会写自己的汉字名字而被家里人臭骂来着……”
“现代人不认识汉字其实也没什么丢人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韩语中的许多文字都是从汉字演变而来的,所以懂汉字的话在交流的时候肯定更有优势。”
“这种现象在古时候其实就存在了。李朝第19任君主肃宗李焞当年就吐槽过:‘国家怎么成了这样子?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很多都只会彦文,只知道死记硬背四书五经,就算金榜题名了也读不懂用汉字书写的公文。这样下去怎么行啊?得上上强度了,考试范围要扩大,汉语教育要加强,不然我们选拔上来的就不是人才,而是庸才了啊。’
“说来有趣的是,对于当时的两班贵族来说,汉语其实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语言,其在达官显贵中间的地位远比今天的英语重要得多。因为汉字其实是古代朝鲜的行政语言和法定教育用语,你只懂彦文不懂汉字是混不进上流圈子里的。但就算是这样,后来也还是有很多年轻的两班纨绔不懂汉字。有些是懒得学,有的是真的学不会。我现在看到有新闻上说,中日两国的年轻人都在感慨,因为太习惯于用罗马/拉丁拼音来打字,搞到最后都提笔忘字了。认能认得出来,但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写。我们现代人在这块其实也没比古代人强到哪儿去。”
虽然韩国早在20世纪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汉字排除出了他们的教育体系之外,但是因为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等缘故,导致韩国社会直到今天也没办法完全和汉字划清界限。据韩国国家韩语研究所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现代《标准韩语词典》收录的大约51个韩语词汇中,高达58.5%都是汉字的变形或由汉字演变而来的,完全由韩国发明的本土词汇仅占25.5%,存在感还不及汉字的一半。
大家不要小看58.5%这个数字,这可是在历届韩国政府持续多年的“去华向美”的教育改革之后留下来的数字,都这么努力去中国化了,结果汉字的存在感还是这么高,可想而知,文化根基这个东西真不是说你想改就能改的。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在看过韩国网民对他们的汉字教育的吐槽之后,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在推特(现在叫X)上看过的一桩趣闻。大约是在去年冬季,也就是12月左右吧,有位日本网民跑到韩国旅游,结果乘坐地铁的时候看不懂韩国站台上的标识——不光是用彦文写的韩语看不懂,用假文写的日语他也看不懂。最后这哥们是凭着中文注释才搞懂了上面的意思:下一站,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站。
明明是个日本人,但却偏偏看不懂韩国地铁站台上的假文说的是什么,最后还得靠汉字来弄清方位,导致了这种尴尬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无论是韩国的彦文也好,日本的假文也罢,它们在本质上都是表音文字,和表意的中国汉字并不是一个路数的。
表音文字的优势在于好读,但恰恰也是因为好读,所以有时候更容易搞混。
表意文字则刚好反过来,如果没有拼音这类表音符号作为辅助,小朋友学起中文来是很麻烦的。我们的古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过去还专门发明了基于汉字的一套表音规则,其中有一种叫做“切字法”,就是取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常用字来标识那些你没见过或不常用的生词。你比方说“叒”这个字,看不懂?没关系,知道它的读音和“若”是一样的就行。
“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站”这一串字用汉字表达出来就非常清晰明了,从这个公园的方位到它的功能,只要是懂汉字的就一定不会认错。但你要是个只懂假文而不懂其他语言的日本游客,那你看到韩国地铁站台上的假文标识就要懵圈了,因为韩国人的假文是基于他们彦文的发音规则硬生生转化过去的。我们前面说了,彦文和假文都是表音文字,你拿俩表音文字来硬译,最后翻出来的东西就是谁也看不懂。
这就好比咱们国内有些地方的英文标识,它不给你按照中文意思好好翻译成为英语,而是非得使用拼音。拼音老外倒是能读出来的,但是看又看不懂了。
为什么“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站”这一串汉字那个日本网民能看得懂呢?因为这几个汉字在当代日文里头正好都是有在用的,写作“東大門歴史文化公園”。虽说我们的简体中文和现代日语中的日语汉字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接受过基础汉字教育的中日两国民众仍然能够看懂,起码是能大致看懂彼此要表达的意思的。
毕竟我们的文字体系是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啊,日语汉字也只是我们汉字的一个分支而已,只要核心含义不变,外在的笔画多几笔、少几笔,那都不叫事。为什么一辈子都在和简体字打交道的大陆人能看懂繁体字?为什么从来没学过简体字的香港人和台湾人能够无障碍浏览大陆的资讯?门道其实都出在这里。
虽然现在很多日本人的汉字水平也在不断退化,但是汉字在现代日文里头的存在感终究也不是韩文能比的。对于日本人来说,汉字属于是“我认识的不多,但是多少还认识几个,不光是认识它们的形,也知道它们的意”。而到了韩国人这里,就变成了“我就认识我身份证上的那几个,但也只是认识,我其实也不知道我的中文名字是什么意思”。
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汉字在韩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掉得太快,所以这些年很多韩国人在给自己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喜欢挑些特别艰难晦涩的汉语生僻字来给孩子拟中文名。这些字很多都是从我们的古汉语里头扒拉出来的,别说是韩国人了,就连我们中国人也没几个认识的。但也恰恰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了使用汉字的日常场景,中文名字基本沦为了身份证上的一个表意符号,所以这么玩起来反倒可以无所顾忌。反正那些汉字你我都用不着,名字这么个性化的东西,那还不是怎么独特怎么来?
扯远了,说回韩国的汉字教育问题。2017年,一位名叫张多妍(音译)的韩国记者曾经在网上发布过一篇题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和渊源》(한자교육의 필요성과 유래)的博客文章,这篇文章后来还被韩国教育部的网站给收录了。张多妍这篇文章写得比较浅显,毕竟是给韩国的普罗大众做基础科普的,但其中也不乏引人深思的地方。尤其是以下这几段,即便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她说的这番话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当代的韩国学生而言,汉字似乎是一种复杂且过时的文字。然而,一旦掌握了汉字,就能轻松理解词语的独特原理。此外,汉字对于学习国语和科学也大有裨益。理解含有丰富汉字意义的科学术语,或解释文学作品和古典诗歌的含义时,汉字的作用不言而喻。”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中国创造出来的汉字呢?由于在历史上受到中国的影响,我们国家长期使用汉字,即使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轻易接触到汉字。无论是在报纸、互联网、书籍中使用汉字,还是在街头看到汉字招牌,都可能因不理解汉字的意义而感到困惑。因此,为了理解汉字词汇的含义,汉字教育是必需的。特别是因为汉字存在于我们的韩文中,如果只学习韩文,可能会难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因此,如果我们能读懂并理解汉字的意义,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含义。”
“全球约有50%的人口生活在使用汉字的文化圈中,使用汉字的人数甚至超过了使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人数,我们应该跳出将汉字仅视为中国文字的框架,将其理解为亚洲和东方文化圈的基础文字。随着亚洲国家的经济活动和规模的增长,为了与这些国家交流,汉字教育显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
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位韩国记者在她文章里头提到的那些观点,尤其是那句“我们应该跳出将汉字仅视为中国文字的框架,将其理解为亚洲和东方文化圈的基础文字”,这话说得非常想当然,也就是韩国这种地处地缘政治夹缝中的国家的国民能说得出来。
她这么说在本质上其实还是想和我们争夺汉字的主导权,如果中韩两国的处境对调一下,彦文而不是汉字,成了古代和当代东亚文化圈的强势文字,你看她在听我们说:“我们应该跳出将彦文仅视为韩国文字的框架,将其理解为亚洲和东方文化圈的基础文字”这话的时候,她还能淡定得下来不?她不会的。这就是那个经典的“我真的有一头牛”的假设的变种,为什么她这么“大方”地愿意将汉字奉为东亚文化圈的基础文字而非中国的独有符号?因为这种强势文字不是韩国的,就这么简单。这就叫慷他人之慨。
一种语言/文字是否强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主要使用国的综合国力来决定的。正所谓后三十年看父敬子,要不是因为美国财大气粗,就凭英国那点没落的家底,英语在世界上是断不可能像今天这么流行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现代中国的强大,我们的汉字也不可能会被日韩等国保留并使用到今天。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慕强的动物,钻研历史的考古学家终究只是极少数,要是连说一种语言的本族都不强大,谁还会稀得学习你的语言?时间一长可不就死了吗?
但是,虽然我不完全认同她的观点,但是我觉得她说的很多话还是有道理的。我们中国人怎么想那是我们的事,但是你们韩国人不能因为我们的想法就因噎废食啊。你们学习汉字是为了什么?为了讨好我们重新奉我们为宗主国吗?不是的呀,你们学汉字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并为东升西降的未来做好准备的呀。
化用姜文在《让子弹飞》里头的那句名台词:“你们学不学汉字,对我们不重要。但是你们懂汉字,对你们很重要。”
我看你不爽≠我就把耳朵和眼睛都闭起来不去接触你和了解你了,尤其是在你现在还是主导者,又或者说即将成为主导者的情况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啊,你要真是拿我们当对手甚至是敌人,那你就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字,学习我们好的一面。明明摆脱不了我们的万有引力,而且还各种看我们不爽,但是就是不拿我们的语言文字当回事,长此以往你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同样的道理,不光适用于他们,也适用于我们。我平时对美国吐槽够多了吧?但是在学习英语和美国优势这一块我从来都是持开放态度的——只要不要所有人都抱着极端功利的想法去学,那么学就肯定好过不学。学习和模仿,是对一个对手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最大的尊重。你连人家好的东西都不学,连人家在说什么、想什么都搞不清楚,就这你还想超越人家呢?做梦去吧。
因为汉字太多,很多韩国人已经看不懂这份报纸了,尽管它的历史只有短短60来年
不光是英语啊,要是我们的教育部现在批文下来,说是要加快推动国内中小学生的印地语和天城文的学习,我也是赞成的。我对莫迪治下的印度也有微词,但是这不妨碍我渴望了解印度。印度现在很明显处于上升期啊,而且后劲眼看着就很足,这样一个大国还挨着我们,你无论是当朋友还是做对手都有了解的必要啊。
但是你说要在国内推广日文教育,这个我就不同意了,不是说怕学生学了之后媚日,而是现在的日本肉眼可见的就拉胯。一个没什么前途的弱势国家的语言,不值得我们这么一个大国的国民那么废了巴拉地去学习。还是那句话,一种语言/文字的强势与否,是由这个国家今天的综合国力来决定的。你国力强大,你的语言才有值得被别人大规模学习和研究的价值,否则,你就注定只能沦为一小部分人孤芳自赏的玩物。
韩国在这块还是有优势的,中文英文都有很深厚的土壤,最好的策略其实是两手一块抓,两条腿走路。你亲美没问题啊,但是也不至于说为了亲美连对中国文化起码的学习都不要了吧?你学起中文汉字来再难,也不会说比其他亚非拉或西方国家更难了对吧?近水楼台、得天独厚,这么好的学习中文汉字的优势摆在眼前,你都没把握住,那我也只能祝福你活该被美国拿捏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