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转掌”拾阶而上的修炼真谛

功夫油子 2024-09-02 16:24:04

人体之气的运化机理,其根源深植于肾,气自肾起,循脊而上,穿越裆部,自下而上,犹如潜龙升天,势不可挡。为确保此气不失,需紧闭谷道,以防其下泄。待气冲至胸膈,几欲破体而出之际,需以口深吸,同时封闭咽喉,引导这股力量由上而下,直抵丹田。此时,双肩下沉,双肘内收,两肋紧束,气便稳固于中宫,胸中自感充实无虞。此吸气之法,恰如海纳百川,需心领神会,不可拘泥于形迹,否则非但无益,反易致病。

欲达聚精会神之境,必先聚气。聚气之法,在于紧撮谷道,轻提玉茎,使下焦之气尽皆上提,不使外泄;同时,广纳天地之清气,深吸入肺,再引导其下沉,归于丹田,使上下之气交汇融合,凝聚于中宫。如此,则气聚而精凝,精凝则神会,由内而外,通体刚健。此即古人所谓“内实精神”之真谛,需平日勤加修炼,方能根基稳固,临阵对敌,无不坚实。若如炮中无硝磺,弓上无箭,则空有其表,难成大用,欲求勇猛疾快,势如破竹,实乃妄谈。

在未交手之前,首要之务在于聚气。此聚气非但关乎体力之凝聚,更在于心神之合一。君火动而相火辅,气由腰后而收至前,阳气自下而上,直冲胸膈;再以口纳气,使肺气下降,阴气随之沉入丹田,阴阳二气于此交汇,形成肝升肺降之和谐循环。此即一合二势之始,全身劲力皆向前涌,下气复又上冲,配合口中再次纳气,气聚于脐上心下之处,上身微敛,全身骨节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攒住,前后上下,无一处不合。此即所谓“合则无处不合”,即便身子勇猛前冲,手臂亦需有回还之意,以增其势,强其气。

及至临敌之际,若觉力有不逮,更需将骨肉紧束一处,使全身之力汇聚成一点,犹如铁石之坚,无坚不摧。此二气合一,加之临敌时之瞬间聚力,三者合而为一,方显武学之真谛。故曰:三气合为一气,乃练形炼气之至高境界,当谨守秘传,勤加修炼。

在武术的修炼中,有一理名曰“三气归一”,此乃武学精髓之所在。犹若炮竹之喻,卷束愈紧,则爆发之威愈烈。初涉武道,首要之务在于“聚”,继而“回环”,终至“尽”境。待功力炉火纯青,三气合一,方能显其真章,此理与戴氏心意拳之蹲猴技法异曲同工,皆聚焦于“翻丹田”之奥义。

“翻丹田”,实为聚气之钥,气聚而后能炼,正如拳谚所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此中“一口气”,实指中气之充盈,乃生命活力之根本。人体脊柱,宛若巨弓,含胸拔背之际,翻丹田便是弓弦紧绷、蓄势待发的状态。练功之时,讲究含而不露,所含者,正是丹田内那股蓄势待发的力量与气息。

形意拳之精髓,始于劈拳与钻拳,二者皆在锤炼此张无形之弓。胸腹腰背,作为弓之主体,劈拳锤炼胸背之开合,钻拳则深究腰腹之灵动。心意一动一静之间,鹰捉挑领之起,劈拳下压之落,尽显拳法之韵律与力量。

进一步观之,八卦掌之转掌,实则蕴含蹲猴与劈钻之妙,下身翻丹田蹲猴,单脚支撑,周身拧转,双手则交替施展劈拳与钻拳之意。具体而言,内侧腿稳固支撑,外侧脚前伸内扣,外侧手似鹰击长空,内侧手紧随其后,二者相合,恰似蹲猴之姿辅以横向拧转,划弧回收,仿佛将外界万物吸纳至丹田深处,方觉舒畅。随即重心瞬移外侧,双手合劈,胸腹如盖,螺旋下压,将吸纳之气与力,一并沉入丹田,与下身翻丹田之势相呼应,上下贯通,一气呵成。重心再转内侧,循环往复,势如车轮,转掌之间,犹如不断向丹田灌注生命之气。

八卦掌之转掌,实为劈拳钻拳之意蕴于内,单脚支撑,上下拧转,横向画圆。脊柱伸缩起伏,步伐稳健如一,此过程恰似采气于天地,自身如麻花般旋转,绕圆心而舞,渐生向心力,周遭之气仿佛被吸引而聚。

转掌之间,不仅锻炼了筋骨皮肉,更在无形中滋养了内在之气,达到了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在探讨武术精髓的语境下,我们暂且搁置“气”这一概念的直接探讨,转而聚焦于转掌技艺之处。转掌之时,目光后视,胸膛微转,这一系列动作自然而然地牵引着腰腹进行螺旋式的拧转运动,对环绕带脉区域的锻炼效果尤为显著。长此以往,习练者不仅能塑造出虎背熊腰的健壮体态。正如古语所云:“臂力不敌腿力,腿力难及腰力”,腰部力量的卓越,无疑是提升整体武技水平的关键所在。

转掌所蕴含的向心力,似一股无形的力量,引领着内心的纷扰与杂念,仿佛被导向一座无形的火炉之中。当心境烦扰之际,随着转掌的流转,那些烦恼与忧虑仿佛被一一拾起,投入炉中,被熊熊烈焰所吞噬,心灵逐渐归于宁静。反之,当心境平和之时,转掌又似能引动炉火之气,吸纳至体内,再缓缓流淌至四肢百骸,令人恍若置身于朦胧烟雨之中,享受着由内而外的愉悦与和谐。

在走转的过程中,双脚内外侧交替承重,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动态平衡。身体的这种变化应当与双手的姿态相辅相成,方能达到最佳状态。若双手始终合一,直指圆心,虽显稳定,却可能在某些支撑状态下显得不够灵动。特别是当内侧脚承担主要重量时,双手保持固定姿势,往往会带来不适之感。因此在实践中对转掌的动作进行了微调,力求在保持双手协调的同时,也兼顾到身体各部分的自然流畅。

当前,公众所见的转掌表演中,单边转动时双手多保持合掌不变,这或许可视为转掌技艺的一种成熟表现。然而,在这看似静止的双手背后,实则隐藏着身形与躯干的微妙变化,只是这些细微之处难以被外人所察觉。对于初学者而言,不妨从手势的大幅度配合开始练习,逐步过渡到双手合一的小幅调整,以此感受转掌的深层体验。

转掌以横向运动为主,其锻炼效果显著且迅速。相比之下,蹲猴则以纵向运动见长,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深奥难测,常因难以掌握其精髓而遭遇瓶颈,尤其是“展”的技巧,更是考验习练者悟性与毅力的关键。两者各有千秋,共同诠释了武术中“一横一竖”的深刻哲理,值得每一位武术爱好者细细品味与探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