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罗刹海市》如果被封杀的话,那么蒲松龄岂不要挫骨扬灰?

左都御史有料 2023-08-29 00:58:03

最近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实在是太火了,本来蹭热点并非御史的强项,结果今天早上看到一个视频,居然有人建议刀郎出面降降温,还说有必要向四个著名音乐人道歉。否则的话,刀郎很有可能会被再次封杀,甚至还可能会惹上官司。

《罗刹海市》的歌词写得很有水平,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每个人听过之后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说它骂人不吐脏字也好,说它揭露如今社会丑像也罢,总之这首歌是真心唱到普通民众的心坎里去了。

仅从歌词的角度来看,《罗刹海市》并无违碍之处,充其量就是把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的故事音乐化。如果说刀郎因此受到封杀或惹上官司,那么蒲松龄也有罪,《聊斋志异》也应该被视为禁书。

历史证明蒲松龄无罪,《聊斋志异》也无罪

蒲松龄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死于康熙五十四年。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应举。

从蒲松龄的经历来看,他早年的科举之路是十分顺利的,19岁时就顺利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成为一个秀才。

但在后来的乡试阶段,蒲松龄的命运发生反转,他分别于顺治十七年、康熙二年两次应乡试落第。为了维持生计,蒲松龄曾短暂放弃过科举考试,期间当过私塾,做过幕僚。

康熙十一年、十四年、二十九年、四十一年,蒲松龄四次参加乡试,结果还是未能如愿以偿。

其中康熙二十九年那次乡试,蒲松龄的文章获得考官的欣赏,但这次考试蒲松龄出现了一个失误。考官在阅卷的时候,发现他的卷子“越幅”了。

按照清代科举定制,考卷一页只能写十二行,每行只能写二十五个字。如果多写一个字,或是笔画超出卷面的红线,那么就会被认定是违规,不管考生的文章多么优秀,都会被无情地淘汰。

但是科举考场上也有许多潜规则,考生只要是没有出现严重的错误,只要向考官塞点银子都能对付过去。很显然,蒲松龄并没有打点考官,再一次乡试落第。

康熙四十一年,蒲松龄已是63岁的老人了,这年乡试落第后,他已经考不动了。

大致从康熙元年开始,蒲松龄一边应举一边创作小说,康熙十八年的时候,小说定名为《聊斋志异》。此后屡有增补,一直到康熙四十六年才最终定稿,全书凡二十四卷、491篇。

《聊斋志异》一经面世,就受到读者追捧,当时的火爆程度,比起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并不逊色。

《聊斋志异》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主要是书中借着花妖狐魅来讽刺、抨击当时的社会现状。

比如《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故事,主要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

康熙中期以后,文字狱盛行,读书人著书立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很多人无意中被上纲上线,扣上蔑视国朝的帽子。

《聊斋志异》的传播很广,不可能瞒过官府乃至康熙皇帝,但事实证明,《聊斋志异》和蒲松龄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

封建社会是人治,而如今是法治社会,如果说刀郎创作的《罗刹海市》都会受到封杀的话,那么蒲松龄岂不是要开棺戮尸、挫骨扬灰?如此,那么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相反,御史认为《罗刹海市》这首歌的出现,是对当今社会的一个警醒,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圈,如今的各行各业潜规则确实太多。在资本的运作下,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事实的真相,也似乎背离公平公正的原则。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