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美国演讲,老人问中国为何“侵略”西藏,他一席话令其羞愧

天下战史事 2024-07-03 17:43:10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1998年,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在美国一所大学演讲时,一名老者故意刁难他:“中国为什么要侵略西藏?”

本想给他来个下马威,可没想到李肇星接下来的一席话,却让老者羞愧难当。

李肇星说了什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阴差阳错·——»

李肇星的外交生涯,可以说是从一个"意外"开始的。

1956年,怀揣着成为记者梦想的李肇星考入了北京大学,原本志在必得的中文系却阴差阳错被分到了西语系。

当时的他很是失落,但是没有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学下去。

不过,学着学着,他意识到自己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我们的确是“弱国无外交”的状态,而学习外语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

所以,在大学毕业那年,李肇星主动参加了外交部的考核,成为一名外交官。

经过多年的历练,李肇星在1985年被任命为外交部发言人,这是他外交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此,他开始频繁出现在国际媒体面前,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立场发声。

李肇星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见证了中国从"弱国无外交"到大国自信的转变。

在90年代,由于国力有限,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外交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李肇星曾感慨道:"曾经,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外交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大大提升了。"

他认为,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更体现在中国外交官们日益增长的自信心和从容态度上。

«——·“铁嘴外长”李肇星·——»

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李肇星经常要面对西方记者的刁难提问,特别是90年代时,西方媒体经常炒作的西藏问题。

在他首次亮相时,就有西方记者抛出了敏感的西藏问题。

面对咄咄逼人的提问,李肇星沉着冷静地回应:"西藏自13世纪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事务是中国的内政,绝不允许任何外国干涉。"

李肇星虽有着“铁嘴”之称,但是他并不是一直都是强硬的态度,相反,他常常用生动的比喻来阐述复杂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容易理解,还能有效地化解对方的敌意。

1998年,李肇星巧妙回答外国老者的刁难成为了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案例。

当时,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发表演讲时,遭遇了一位美国老太太的刁难提问。

这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老太太,自称曾在美国政府从事外交工作,开口就质问道:"中国为什么要侵略西藏?"

面对这个带有明显挑衅性的问题,李肇星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以一种平和而睿智的方式回应。他首先询问老太太是否了解西藏的历史,然后娓娓道来:"您知道吗?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了。而您所在的德克萨斯州,直到1848年才加入美国。"

紧接着,李肇星又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将中国比作一个人的身体,西藏就是胳膊,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是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

这番话不仅让提问的老太太哑口无言,更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一个关乎国家主权和形象的敏感问题,就这样被李肇星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松化解。

2006年,因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一事,李肇星十分气愤,于是专门叫来了当时的日本驻中国大使宫本雄二。

结果,宫本雄二还没有坐下来,就被李肇星“臭骂”了一顿,言辞之坚决,立场之坚定,在场的外交官们无不肃然起敬。

宫本雄二更是被李肇星的气势吓到了,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不过,别看李肇星这样“铁嘴”,看起来是个强硬不拘小节的人,事实上,李肇星这个外交部发言人也很谨慎。

在外交场合,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国家形象。

他曾分享过一些有趣的外交潜规则,比如在正式场合吃饭不能出声,参加他国宴请要把食物吃完以示尊重,喝酒时每次只能喝三分之一,不能主动劝酒等。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实际上都是外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肇星还透露,在处理重大外交事务时,外交官可能每天只能睡1-2个小时。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要求外交官们不仅要有过人的智慧和口才,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

«——·退而不休·——»

退休后的李肇星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去了一趟我国南端的曾母暗沙,在以他个人的名义宣誓了一下主权之后,又舒舒服服地跑了一个澡。

之后,他重拾文学梦想,出版了诗集《青春中国》,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另一面。

这本诗集不仅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此外,李肇星还担任了对澳事务负责人,继续为中国的外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表示:"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准备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添砖加瓦。"

作为曾经的驻美大使,李肇星对中美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曲折历程。

"尽管我们有分歧,但两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李肇星说。

在处理敏感问题时,李肇星强调要用外交艺术来化解矛盾。

他认为,直接对抗往往无法解决问题,而巧妙运用外交技巧可以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为双方关系的改善留下余地。

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李肇星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他认为,两国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作为一名资深外交官,李肇星常常向年轻一代传授经验。

他特别强调了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把握主动。

此外,李肇星也十分重视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的培养。

他说:"作为外交官,我们不仅要精通外语,更要深入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谈判桌上占据优势。"

在危机处理方面,李肇星建议年轻外交官要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他回忆道:"无论面对多么棘手的问题,我们都要保持理性和镇定。情绪化的反应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李肇星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但也要学会把握机遇,虽然李肇星最初的梦想是成为记者,但他在外交领域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

李肇星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与创新同样重要,他不仅精通外语,还善于用创新的方式处理外交问题,这种学习与创新并重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李肇星的外交生涯展现了如何平衡家国情怀与世界胸襟。

他既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又能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各国交往。

这种平衡之道,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立足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肇星的外交生涯,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中国外交实力不断提升的缩影。

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叱咤风云的外交官,李肇星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赢得了尊重,也为后辈树立了榜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奇迹,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铁嘴外长”李肇星干过的几件“特殊事”》

央视网-《李肇星反讽美高官:中国统一西藏时还没有美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