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人牛鉴,坚持议和的两江总督,真没在《南京条约》上签字

陇史文元 2024-11-19 06:04:42

甘肃武威人牛鉴,

坚持议和的两江总督,

真的没在《南京条约》上签字?

这是充满争议的人物,这也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牛鉴,清代甘肃科考最好名次,也是甘肃走出的,为数不多的总督级别高官。

不幸的是,他任两江总督时,英军入侵,进逼南京,最后中英签订城下之盟,这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今天老王要说的是:牛鉴究竟在《南京条约》上签字了没有?

1.两代帝师的甘肃人

牛鉴是甘肃武威人,至今武威城外还有一个牛家花园。据说,那里就是牛鉴早年读书的地方。花园内一处残片坡的土墙边,有几株高大树木。人们说,这些树,就是牛鉴当年栽植的。这里留下了牛鉴青少年活动的足迹。

武威牛家是一个声名赫赫,牛鉴是这个家族中的佼佼者。牛鉴字镜堂,号雪樵,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是清代甘肃人中少见的高官。乾隆五十年(1785年),牛鉴出生在凉州城东小北街(今凉州鼓楼巷)。他少年丧父,好在母亲贾氏,粗识文字,经营城南十里牛家车院。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勤恳而好学。后来,他到凉州复兴农私塾学习,在复兴农刘氏的教导之下,学有所成,深得刘氏的器重。

牛鉴聪慧过人,加之勤学不辍,最终获得考举人的资格。于是,到陕西关中求学。从武威到陕西关中,路程长达千余里,能有如此精神的确不易,学有所成也必然的。牛鉴在关中书院,一边读书,一边等待陕甘乡试的举行。当时,甘肃学生在陕西参加陕甘乡试。原因是,陕甘虽然分省,但乡试并没有分。直到1875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经多方奔走努力,才给甘肃划定了名额,正式确定陕甘分试。人们称之为甘肃分闱,得以独立举行乡试。这是甘肃文化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牛鉴在关中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他们是商人之家,可毕竟实力有限。能读书就已经很不错了,又加上长途跋涉到陕西关中,求学考试,这就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支出。牛鉴在关中书院,等待考试的这段时间,就也不好过。有时候,饭也吃不上。好在,书院的厨师对他比较好,很照顾。没有地方吃饭,常常到书院厨师家蹭饭,厨师待他极其宽厚,经常免费管饭。牛鉴考中举人后,进京参加会试,到河南境内时,已经没钱了,一些河南人很慷慨地资助了他。牛鉴才得以及时赶到京城,参加会试。据说,这就是后来他任河南巡抚时所作所为的根源,知恩图报。

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绩,赐进士及第,并选为庶吉士。牛鉴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庶吉士、御史、给事中、云南粮储道、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兵部侍郎等职。他在在翰林院和国史馆任职时,以一手“台阁体”的好字和生花妙文,深得国子监大学士的赏识,随成道光的“帝师”。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后,他任文渊阁校理,翰林院编修,还是皇子侍讲、侍读,其中就有奕詝,即后来的咸丰皇帝。由此,牛鉴也被人称两朝帝师。

真正让牛鉴名扬天下的是在河南巡抚任上。道光十九年(1839年),牛鉴任河南巡抚,他一到河南就整顿吏治,禁止摊捐,很有政声。两年后,黄河决口,洪水包围河南省城达两月之久,牛鉴带领吏民,坚守省城抗洪,最终坚持到了洪水退去。尽管他的这一举措,被人们怀疑有报恩的嫌疑,但他确确实实有大功于百姓。

从此,牛鉴名声大振。

2.他在《南京条约》上签字了吗?

1840年6月底,从广东经厦门而上的英军逼近长江口,形势危急。人们想,牛鉴指挥抗洪水都没有问题,对阵英军也应该没有问题吧!于是,第二年,牛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

一个生长在西北内陆的武威人,就这样被推到了大海边上,推到了历史的拐弯处,风浪袭来,能逆风而上这不多,更多的人是随波逐流。

牛鉴是1841年10月任两江总督的,次年6月,英军进犯吴淞口时,牛鉴率部进驻宝山,起初命令吴淞守将陈化成撤退;陈化成坚持抵抗,后来看到陈化成取得战绩,又想捞些功绩,就坐着大轿去前线,结果目标太大,被英军击中官轿,牛鉴仓惶而逃,引发全军溃散,陈化成战死,宝山失守。

英军逐渐逼近南京城下,面对危局,两江总督牛鉴向英军求和:“化成既死事,鉴知不能复战,连疏请议抚。”从8月8日开始,逐渐议和。首先抵达的的是署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他先后派仆人张喜两度前往英方军舰,会晤翻译马儒翰(John R. Morrison)。随后,钦差大臣耆英到达,和谈开始。双方在静海寺等地议和。耆英、伊里布、牛鉴曾还到英军军舰上参观。

资料显示: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军舰上正式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不过,最近有师友给我发来一些资料。这是人们研究《南京条约》签名后,认为牛鉴没有在《南京条约》上签字。他们认为,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是三人:即依次为伊里布、黄恩彤、耆英三位中方签订人。

不过,《南京条约》的中方签名,非常难以辨认。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签订者也知道这是卖国条约,故而在签名时乱画一气,模糊不清,事后好推卸责任。另有研究者认为,当时他们的签名用的是满文。故而,很多人不认识。

那么,牛鉴在《南京条约》上,究竟签字没有?这也不好说了。在那样一个历史的风口浪尖上,能逆风而上似乎也只有林则徐、左宗棠等人,大部分人是随波逐流,大力提倡的洋务的李鸿章,也只是个裱糊匠。不过,有位英国人,曾记述过这一幕,牛鉴他们为了表明诚意,不仅让卫队解除武装,还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欢迎。在静海寺看到的一切让那位英国人很眼馋。

其实,他即便没有在《南京条约》上签字,临阵脱逃,倡议议和,似乎比签字的责任更大。

故而,战后朝廷追责,牛鉴被判为为“大辟”(斩刑的一种),两年后,以七品的官阶,被派到河南中牟河工效力。这或许是“帝师”的缘故吧!

3.抗洪而名扬四方

近代史上的清廷官员心态,慈禧太后说得好:宁与外人,不予家奴。慈禧在《1901年2月14日慈禧太后上谕》中说:“宁与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意思是:宁愿给外面的寇贼,也不愿意留给自己家的奴才。

为何会这样说?因为外人只要钱。家奴呢?则要推翻大清的江山。

这种心态,在耆英、伊里布、牛鉴等人中也有。他们在朝廷联名上书中说: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虽系贪利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与其兵连祸结,流毒愈深,不若姑允所请,以保江南大局。啥是大局,就是保证满清王朝江山不动摇。

在武威人眼中,牛鉴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治理河南洪水,另一件,就是参与《南京条约》的签订。武威人说,前一件是好事,有功于民;后一件是坏事,落下了骂名。很有些恩怨分明的意味。

的确,牛鉴也因治理河南洪水而复起。

道光末年,开封城外的黄河水连续暴涨,两天上涨近一丈。而黄河开封段又是闻名的悬河,李自成就曾水淹开封。危急时刻,牛鉴表现出他能干的一面,不仅赈灾抗洪两不误,他还亲自到祥符决口现场指挥抢险。大水围城,开封城内一片混乱,牛鉴又乘坐小船,赶回城内。督促防洪,整治不法分子。不料,七月初十,洪水再次暴涨,水头几乎和开封西门一样高。几天后,洪水进城牛鉴毫不退缩,坚持抗洪,最终成功保住开封。牛鉴后来参与平定捻军起义。于咸丰五年乙卯(1855年),加正二品大清资政大夫。

如今只有武威城外的牛家花园,诉说这那些沧桑往事。在那样的千年大变局面前,大部分人都会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形,真正逆势而上的,只有林则徐、左宗棠等人。

据说,林则徐路过武威,并没有提及牛鉴家。或许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缘故吧。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