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因东野拒绝南下大怒,谁劝都没用,为何见谭政后立即息怒?

野史记录 2023-12-15 12:07:01
作战部署

1948年8月,此时的战局主动权已经掌握在解放军手中,长期以来悬于头顶的阴云烟消云散,这让毛主席心情大好,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将整个东北都掌控在解放军手中。于是,毛主席根据当时的战局,以高瞻远瞩的远见,制定了东野南下、杨成武打绥远、杨得志率部攻察东的战略构思。

此举的目的在于,将傅作义麾下的50万大军拉扯开,使其首尾不能兼顾。此战以华北军区部队为辅,东野部队为主,一战便可扩大华北优势,为下一步收复张家口等失地铺路。

绥远乃傅作义的老巢,杨成武率部攻绥远是阳谋,攻其必救。傅作义明知救援绥远会分散兵力,使东野掌握战机,但他也只能如此。

不过,还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傅作义不按套路出牌,将麾下部队派出大部分去救援绥远,小部分抵挡东野兵锋,以局部优势兵力迅速吃掉杨成武部,再回师与东野决战。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傅作义全力出击尚且没把握战胜东野,又怎么敢如此犯险呢?

所以,毛主席打定主意以后,便给杨成武、杨得志,以及东野的林帅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做好战前准备。但毛主席没想到的是,杨成武、杨得志接到命令后立刻着手开始准备,但东野那边却出了岔子。

一再延误

东野接到命令以后,没有立刻执行,毛主席很快接到了一封来自东野的电报。该电报由林帅发出,罗荣桓和刘亚楼联署,内容十分简短,请求先由杨成武先攻绥远,调动傅作义大军前去援救。再由杨得志率部切断承德敌军退路,东野则寻机南下歼敌!

如此一来,前文提到傅作义可以分兵大部包杨成武部饺子的想法,便可再无顾虑。由于杨成武部是一个新兵团,兵力和家底都不富足,满打满算也就只有5万余兵力,武器装备也远远比不上傅作义部。

一旦东野南下的速度慢,杨成武部将会有陷入包围的危险,届时无论是杨得志还是东野,想要从傅作义的包围下救出杨成武部,都会陷入被动局面。而东野当时请求延缓南下的理由也并不充分,只是因为部分铁路和公路损毁,导致东野南下的时间被延误。

一旦作战方案改成这样,几乎等于将毛主席的设想改得面目全非,由原来的三路并进,撕裂傅作义部,再分割歼敌。变成了杨成武吸引敌军,杨得志分割敌军,东野南下歼敌。

杨得志部的情况还算好的,但杨成武的处境可就危险了,让杨成武犯险,这不是毛主席的初衷,况且此次作战也没有犯险的必要。因此,毛主席接到东野的电报,立刻复电东野,讲明杨成武部的难处,再次要求东野与二杨同时出击,并将发兵时间明确定在8月21日这一天。

毛主席此次复电的语气和缓,但通过明确定下发兵的日期来看,态度已经非常坚决。但东野却依然不为所动,直到8月11日时,仍然去电表示东野因为东北正在遭受水灾,道路损坏严重等理由,无法于8月21日准时发兵南下。

据《毛泽东军事文集》所载,毛主席在接到这封署名林罗刘的电报以后,罕见的发了大脾气,专门给东野去了一封电报批评林罗刘。林帅见毛主席真的发怒了,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起草电报,表示会克服万难,按照先前计划与杨成武、杨得志同时出兵南下,署名依然是林罗刘。

原本林帅以为发出这封电报以后,便可以让毛主席平息怒火,但他这次还是低估了毛主席的愤怒。毛主席接到林罗刘的电报以后,电报如同泥牛入海,迟迟也没等到毛主席的复电,连批评的话也没有,仿佛毛主席没见过这封电报一般。

但东野的电报毛主席怎么可能不看?他只是盛怒难平,故意不给东野回电罢了。因为在林罗刘等毛主席复电期间,毛主席与粟裕等将领的沟通很多,对华北战局提出许多高效的建议,语气也要比东野电报中温和太多。

得知这个情况以后,林罗刘有些着急了,但东北的战局并不稳定,而且当时正在酝酿大战,他们谁离开东北去见毛主席都不太现实,只能与中央的其他几位领导取得联系,请他们出面向毛主席说情。

平息怒火

在林罗刘的请求下,周总理、朱老总、任弼时等人先后去见了毛主席,言谈之中表露出求情之意,希望毛主席能够息怒。但毛主席这次动怒显然不比寻常,即便是这几位亲自面谈求情,毛主席依然不为所动,始终不肯给东野复电,就这样晾着他们。

很快,四天时间过去了,距离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这该如何是好?周总理等人亲自出面求情都没能让毛主席息怒,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就在东野众人束手无策之际,罗荣桓突然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罗荣桓的办法是,再拟一封电报给毛主席,向中央军委报告,东野准备歼击由沈阳经营口撤退之敌。类似这种安排,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向中央军委汇报,这封电报明显是故意为之,而罗荣桓的妙计也恰好就在这封电报之中。

乍一看这封电报,似乎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原本东野向中央军委发电报时的署名,由此前的林罗刘,变成了林罗谭,其中的“谭”指的便是谭政。

毛主席见到这封电报以后,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瞬间明白了罗荣桓的用意,怒气顿时消了大半。那么,在电报中署名谭政的举动,究竟代表着什么含义呢?竟然能令怒火难消的毛主席,立即就息怒了呢?

谭政指挥打仗或许不算出类拔萃,但他在政治工作领域的能力,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级别。谭政有过不少的政治工作设计,全都应用到解放军中,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毛主席对他的能力非常认可。

所以,只要有谭政在的队伍,整治工作就一定没问题。但谭政当时的职务是政治部主任,并没有兼任副政委,按照署名的规矩来看,即便带上谭政的名字,也应该排在刘亚楼后面才对,但罗荣桓却偏偏将谭政的名字放在了自己的后边,就为了向毛主席表态,他们的思想已经统一了。

罗荣桓简简单单的一个举动,让毛主席见到谭政的名字,其中的用意尽在不言中。由于毛主席对谭政的信任,自然也相信林罗刘已经做好南下的准备,这才彻底平息了愤怒,给东野复了电。

8 阅读:293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