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吕范攻打陈瑀驻军的海西,有更便捷安全的水路。但出于当时多方面的原因,他只能选择从风险很大的海路出击。
本文在铺开展现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分析吕范从海路进军的缘由,试着有个更具体形象的还原。
战争起因197年,袁术将准备称帝之事告诉盟友吕布,被吕布举报到许都朝廷。(《三国志·吕布传》)
夏,曹操派议郎王誧出使江东,献帝诏书写明:
其(孙策)亟(赶快)与(吕)布及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戮力一心,同时赴讨(袁术)。--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王誧所宣诏书
与此同时,夏五月(《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袁术出于对吕布背叛的愤怒,兵分七路讨伐徐州。(《三国志·吕布传》)
朝廷要求孙策与吕布、陈瑀“同时”讨伐袁术。
(孙策发现陈瑀的阴谋迅速决断)
当时孙策自领会稽太守,身在会稽郡的治所山阴(今绍兴),于是清点好装备就上路了,准备与吕布、陈瑀协同围殴袁术。(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
(孙策)行到钱塘,(陈)瑀阴图袭(孙)策,遣都尉万演等密渡江,使持印传三十余纽与贼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诸险县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使为内应,伺(孙)策军发,欲攻取诸郡。--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
结果孙策刚行军到钱塘(今杭州钱塘区),获知了一个惊人的情报。
被朝廷认可的吴郡太守陈瑀,驻守在与袁术交战的后方,徐州广陵郡东北角海西县(今连云港市灌南县南)。前线有下邳的吕布、射阳的陈登顶着,他把心思没放在袁术身上,而用在了图谋江东上。
(陈瑀准备里应外合偷袭江东)
陈瑀派出都尉万演等人,带着三十多颗封官印章,过长江授予了丹阳郡、吴郡的豪族武装祖郎、严白虎等。
计划等孙策一旦出兵离开江东,就一起里应外合,袭取江东诸郡。
这就让孙策放弃了反叛、夹攻袁术的计划,决定先搞掉陈瑀。
吕范行军路线得知陈瑀的阴谋后,孙策的反应很迅速。
(孙)策自将讨(严白)虎,别遣(吕)范与徐逸攻(陈)瑀于海西,枭其大将陈牧。--《三国志·吕范传》
孙策自己留在江东讨伐严白虎,趁陈瑀还不知道计划已经败露,立刻派出吕范、徐逸进攻海西。
要打出长途奔袭,出其不意的效果,自然不能走广陵郡的邗沟,让下邳陈氏的陈登获知消息,走海路具有隐蔽性。
(吕范当时无法从邗沟行军)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因为更便捷安全的邗沟,此时根本走不通。
汉末的邗沟,也叫中渎水,是连通长江、淮河的便捷水道。按说,由此抵达淮河,再顺流进入海西是绝佳路线。
原因二,是此时陈登已扼守邗沟,建起了一座匡琦城。
吕范由此北上,必然将有一场攻坚战,即便得胜通过,到达海西也已是疲惫之师。
第三个原因,就是此时袁术和吕布、陈登集团正在大战,双方各占一部分的广陵郡必然也是个重要战场。
作为南北交通要道的邗沟,和要塞匡琦城,很大几率正有战斗发生,阻碍北上。
(吕范海路奔袭海西)
那么走海路攻打海西,是否可行呢?我们来看看后来蒋济的一句话。
帝(曹丕)不从,于是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议者欲就留兵屯田,(蒋)济以为东近湖,北临淮,若水盛时,贼易为寇,不可安屯。--《三国志·蒋济传》
225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曹丕没听蒋济的劝谏,执意在大冬天临幸广陵故城,结果因邗沟湖道结冰和冬季水枯,船队不能继续南行。
被堵在半道上的众臣,就建议曹丕率大军就地屯田,待来年春水涨起的时候,就能离开了。
蒋济又劝阻说,此地东与巨大的射阳湖很近,北面又离淮河不远,一旦东吴军得知消息,趁着水涨的时候来犯,根本无法安生地屯田。
(孙吴是有能力从海路抵达淮河的)
重点在蒋济没担心东吴军从南边长江来犯,却担心的是从北边的淮河和东边的射阳湖来。
这就是说明吴军是有能力从海路抵达淮河的。而陈瑀所在的海西县正是在淮河口!
战争过程(孙)策觉之,遣吕范、徐逸攻(陈)瑀于海西,大破(陈)瑀,获其吏士妻子四千人。--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
战斗发生在海西境内,也就是说吕范军达到了奔袭的战术效果,而陈瑀军疏于防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被俘获者就达四千人之多,陈瑀光棍司令一个逃去投奔了袁绍(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山阳公载记》)。
(陈瑀疏于防范全军覆灭)
吕范所率的水军总人数,大概都还不到四千人吧!不出意外的话,这是场以少胜多的奔袭战。
不过在混乱中,陈瑀的军队应该还是有反抗的。大将陈牧被“枭”首,说明对吕范军带来的最大困扰的,就数他了。
或许陈牧也是下邳陈氏的族人吧!应该也算得上杰出者了。
跟随吕范参与此战的徐逸,史料中就出现在这一次,有可能是孙策表哥徐琨家族的,也有可能是位对这段海路很熟悉的向导。
战争影响这场战争,使下邳陈氏陈瑀军团这一支全军覆灭,对下邳陈氏整个家族是个很大的打击。
曹操利用吕布、孙策、下邳陈氏围殴袁术的计划也受到影响,孙策放弃了对袁术的反叛,只从袁术势力独立了出来。
而孙策应对危机表现出来的反应速度和魄力,及吕范、徐逸不避风浪危险,从海路成功地长途奔袭、消灭陈瑀,也都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