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书院街的商代墓地,是近年来郑州商城遗址内城东南部的一个重要发现。这个古老的墓地呢,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中期白家庄期。是当时属于高等级贵族专享的安息之地。到了2021年6月开始,一直到2022年的8月,国家文物局经过严格审批。决定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团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
郑州商城遗址源于约3600年前的商代二里岗时期,如同一颗镶嵌在黄河南岸璀璨夺目的明珠。它的规模之宏大、布局之规整,在当时堪称“天下体系”内的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在这座古都的规划中,体现了古代先民们高超的建筑智慧和严谨的城市设计理念。整个郑州商城分为宫城、内城以及外城三重结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其中,外城的面积超过了10平方公里,而内城则大约为3平方公里,形成了层层递进的空间格局,充分展示了早期商文明的辉煌成就和深厚底蕴。
在考古学界,人们常常提到“文明三要素”:它们分别是城市、青铜器和文字。这就好比一个家庭要兴旺发达,需要有稳固的房子(城市)、实用的工具(青铜器)和交流思想的文字。
二里头遗址,它就像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的少年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大型城池的建设,青铜工艺也取得了初步发展,但还缺一样关键的东西——成熟的文字系统。再看殷墟,三大要素齐全且高度成熟,就如同一个稳健壮年的社会体系。
而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时期,那就是郑州商城。这个时期的遗址恰似处于过渡的时代。既有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又有不断发展进步的青铜器制作技术,虽尚未发现明确的文字证据,但它连接起了早期与晚期文明的关键节点。
最近,考古学家们又有重大发现啦!有一处高规格的墓葬被揭示出来,里面陪葬品丰富、规格极高,足以证明这里曾是贵族阶层的居住区域。现保留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这是一个蕴藏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宝库。这里出土了一件极其珍贵且罕见的文物——“金覆面”。
其实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也是全国首次发现。
在编号为M2的墓葬底部,共发现了6处精心布局的殉狗坑。这些殉狗坑的位置非常特殊,分别对应着墓主人头部、腰部以及四肢的位置,并且四肢处殉葬的狗骨头排列有序,呈顺时针方向摆放。这样的现象在早、中商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实属罕见。这次发掘项目的执行领队,黄富成研究员解释道:“这6处殉狗的现象,为我们研究安阳殷墟等商代晚期高等级墓葬中的殉狗文化提供了全新的线索和可能的来源。”
我们身边的狗子,它们的历史可是源远流长呢。早在3万1千7百年前,在遥远的比利时一个叫Goyet Cave的地方。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生物遗骸,它的嘴巴比一般的狼要短许多,这正是狼向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狗转变的重要证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约1万4千年以前,在俄罗斯西部,人们才找到了特征更接近现代狗的化石记录。看来,从狼变成狗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2016年,《科学》杂志发布了一个最新的研究报告。虽然科学家还没能完全确定狗诞生的确切地点,但他们已经确认了很有趣的一点:欧亚大陆东西两边的狗,分别是由不同种类的狼演变而来的,可以说是“两大家族”。
早在大约7000至9500年前的中原大地,如贾湖、裴李岗、磁山这些古老村落遗址中,狗就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家畜了。在大汶口文化那个早期阶段,人们在举行葬礼时有一种特殊的习俗,那就是“墓葬殉狗”。那时候,狗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助手,也是人们心中的守护神。山东长岛名叫陀矶岛的地方,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时期的墓地中找到了专门用来埋葬整只狗的小坑,可见当时对狗的重视程度之高。所以在一些重要的墓葬里,会发现有完整的狗狗被埋葬,以此祈求它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保护主人。
这种“狗牲”的习俗,在商文化中尤为显著。专家们推测,这一习俗也许和遥远的海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海岱地区,那是一片孕育了丰富古代文明的土地,但遗憾的是,在岳石文化阶段的墓葬考古发掘中,关于随葬狗的情况却相对较少,这使得我们无法直接找到确凿证据来证实两者间的直接联系。
根据古代典籍《礼记》中的《王制》、《坊记》等篇章记载,我们的祖先对于犬和羊这两种动物有着特殊的重视。当时的人们为了确保祭祀活动中有足够的祭品供应,非常注重犬和羊的繁育与保护。郑玄这位古代的大儒对此有过注解:“自古以来,人们宰杀牲畜,用其肉来食用,取其皮毛以制作衣物器具,但并不轻易宰杀犬和羊,除非是用于祭祀、庆典或者节日这样的重要场合。”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告诫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无故宰杀犬羊。要让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繁殖后代,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祭祀时有足够的祭品使用。
在记录古代占卜活动的甲骨文里,曾有这样的记载:“于帝史风,二犬”。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在祭祀天帝时,人们认为风是天帝派来的使者,而在祭祀仪式上,会献上两只狗作为祭品以示敬意和祈愿。那时的狗不仅仅是人们的忠实朋友,更是在神圣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使者”。古人将用于祭祀的狗尊称为“献”,这是一种对神明表达虔诚与敬畏的方式,也体现了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以及超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在遥远的商朝时代,狗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担任着看门护院、协助狩猎以及提供肉食和皮毛的角色;更是寄托了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深深敬畏。他们相信,人与动物死后都有灵性存在。因此将狗作为陪葬品放入墓中,既可能让它们成为墓主的灵魂守护者,也可能延续生前的情感纽带,陪伴主人走向另一个世界。在殷墟的部分墓葬中也发现了佩戴铜铃的成年狗遗骸,这些可能是墓主生前宠爱的宠物。
考古发现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墓葬中殉葬的狗多为年轻个体,特别是1岁以下的幼犬。成年狗的比例很少,而且基本不见2个月龄以下的小狗。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专家推测:商人之所以选择幼犬入葬,一是出于对日常生活中重要角色的尊重与保护,不愿杀掉那些已经发挥重要作用的成年狗;二是基于经济考虑,幼犬饲养成本较低,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食物和精力去喂养和调教。
至于为何很少有2个月龄以下的幼崽被用作殉葬,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个阶段的狗仔身体极其脆弱,不易存活。从生理发育的角度来看,小狗出生后大约45天才能断奶,也就是说,不满两个月的小狗还处于哺乳阶段,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咱们都知道,就像小鸡、小羊一样,小狗在这个阶段非常依赖母犬的哺育,离开母乳它们很难存活下来。
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宠物特殊的感情连接。从人性情感上来说,人们对幼小生命的怜悯和呵护是人类共有的天性。狗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好帮手,对这样的幼年小狗,人们往往更加疼爱有加,难以忍心将它们用于祭祀活动。
此外,商人们或许还考虑到更为实际的一面。由于2个月以下的幼犬尚未断奶,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可能也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比如守护或者陪伴主人等。所以,出于实用主义的考量,他们也会避免使用这个年龄段的小狗作为祭品。
考虑到并非每户人家都能恰好在丧事时拥有适龄幼犬,除非商代晚期的家家户户都养狗且母狗每年都有产仔,否则无法满足频繁的殉狗需求。有专家推测,随着一犬殉葬风俗的流行,催生了一种专门养殖用于丧葬礼仪的犬只的专业化产业。也就是说,部分墓葬中的狗牲可能是从专门的养狗人家中买来的。
通常情况下,商代墓葬中的殉狗数量多为一两只。而这次却发现了一处罕见的现象,竟然发现了6只殉狗,而且它们还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假如后续的考古发掘,未能发现更多同样存在6只左右殉狗且具有类似排列顺序的墓葬实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推测,这可能仅是个别现象。并未发展成为一种固定普遍遵循的墓葬制度。
不过,历史的谜团终究需要时间和证据去揭示。对于这一独特现象的解读,我们唯有期待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来给出确凿的答案。毕竟,考古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事业,每一个发现都需要我们细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