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渊中崛起,坚韧的秦人,一代雄主秦孝公的逆风翻盘

秋珊说文化 2024-11-07 09:39:39

秦国的“四代乱政”结束了,秦国的内外交困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秦献公继位后,决定效仿强大的魏国推行新政。秦献公早年在魏国,看到了魏国的逐步强大,也看到秦国的屡次战败。秦献公废除了秦国由来已久的“人殉”制度,秦国一直就有活人殉葬的制度,就连一代雄君秦穆公去世的时候就殉葬了多达177人,其中除了平民和奴隶,还有不少的大臣。

上行下效,秦国的大小贵族也实行人殉,而秦国也因为每年大量庶民殉葬,导致秦国劳动力不足,直接导致秦国的始终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废除“人殉”后,秦国国内的矛盾大大降低。秦献公二年,秦国国都从雍城迁都到栎阳,一是削弱秦国内部旧贵族势力,减轻新政的阻力。二是栎阳距离魏国比较近,迁都栎阳可以便于秦国夺回河西,也便于国君统筹全局。等到秦献公六年,秦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推广县制。加强中央对边境地区的控制,次年,秦献公在国都建立商市,允许商业流通,这个举动无疑为贫穷的秦国增加了财政收入。

秦献公十年,秦献公下令重新编制户籍,就是五人一队,这种可以在战时快速动员百姓,他们一般不是邻居就是亲戚,彼此之间相互熟悉。而和平时期他们就耕种,实现了“居民一体化”,可是这个时候还是不成熟的,等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才有了严格的户籍制度。秦献公继位这十年里,一直都在忙着新政,新政到底让秦国有所改观吗?

或许我们可以从秦国后面的举动中看出,秦献公十一年,秦献公派遣胡苏带兵攻打韩国,韩国将领韩襄于酸水打败秦军。三年后,秦国在高安跟赵国交战,秦国再次大败。接连两次的战败,让秦国上下有些泄气。可是接下来韩、赵两国都没有报复秦国,他们的邻居魏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魏国的君主魏武侯去世,他死后没有明确确定太子,所以他哪有实力竞争太子的两个儿子,公子罃和公子缓对于魏国君位展开了较量。公子罃在大臣王错和宰相公叔座的支持下,掌握了魏国西部地区,占据上风。

而公子缓自然不会接受失败,逃到魏国东部,先后派人前往韩赵两国,希望两国可以支持他,而韩国和赵国组成联军在浊泽大败魏军,公子罃被围困。胜利的天平好像来到公子缓面前,可是两国在如何处置魏国上有了分歧,赵国要除掉魏䓨立公子缓,让魏国割地给两国;韩国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不主张杀掉魏䓨。韩国的想法未得到赵国的同意,韩国不高兴,就连夜带着军队撤出战场。魏䓨也因此脱困,而后杀死公子缓登上君位,也就是魏惠王。此后,魏文侯营造的三晋联盟破裂,魏国多次跟赵国、韩国交战。

而这次内乱也为秦国带来了足够的时间,秦献公可以进一步的深化改革,秦献公十九年,魏国对秦国这个邻居又有想法了,魏惠王和韩懿侯在宅阳结盟,准备联合攻打秦国,为此韩魏两国在秦国不远处的武城筑城,作为攻打秦国的桥头堡。秦献公得到消息后,决定先下手为强,派大军进攻武城,击败魏军后,继续向魏国进攻,在洛阴与韩魏联军交战,击败了联军。秦献公二十一年,秦献公派章蟜带兵和魏国的军队在石门交战,斩杀了魏军首级六万,还是赵国救援,魏国才没有输的太惨。这次战争甚至惊动了周天子,周显王将绣有花纹的礼服赠予秦献公,表示祝贺,史称“献公称伯”。

秦献公觉得自己行了,就想要夺回河西,秦献公二十二年,秦献公派兵攻打河西的少梁,赵国再次救援魏国。秦国也没有讨到便宜,可是魏国有点不地道了,赵国三番两次的帮助你,可你却在和平时期转而进攻赵国,占领了赵国的皮牢城。次年,秦献公派庶长国带兵再次攻打魏国少梁,韩魏也看清了魏国的嘴脸,没有人帮助魏国,秦军取胜并俘虏了魏国太子、将领公叔痤,攻取了庞城。秦国通过新政终于让秦国有一点改变,不过由于魏国作为当时的第一强国,秦国还是惹不起它的,所以魏国太子和公叔座也回到了魏国。

可秦献公的身体不行了,同年,秦献公去世,而秦献公跳过了长子,把君位交给了次子嬴渠梁,是为秦孝公。就是“奋六世之余烈”的首位,接下来秦国就要迎来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商鞅变法”。秦孝公继位后,对于改变秦国颓势很在意,他明白秦国弱小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才,而关于秦国人才的记载只能追溯到300年前的秦穆公时期,所以秦孝公就发布了《求贤令》,面向山东六国广招贤才。求贤令的大致内容就是秦国自秦穆公之后,又经历躁公、灵公、简公、出子,秦国日渐衰落,诸侯卑秦。先君虽然通过新政,可也没有改变这一局面。如果有人能强秦,我愿共享秦国。

秦公的求贤令吸引了不少天下的有才之士入秦,其中就有商鞅。商鞅是卫国庶公子,来到强大的魏国想要实现报负,可只能在公叔座手下当个幕僚,公叔座死后,魏惠王也没有重用他。商鞅于是离开了魏国去到了齐国,可也没有收到重用,听到秦国的求贤令,就来到了秦国。商鞅经过秦孝公宠臣景监举荐,先后四次才用法家强国之策打动秦孝公。孝公用商鞅为秦国客卿,同年,秦孝公对狄戎和豲戎用兵,占领了它们的全境。后面,商鞅在秦国小试牛刀一番,对农业方面进行了改革,只要就是限制商业,发展农业,增加商人的赋税,让商人们只能弃商而选择农业。对于贵族的门客,一些旧贵族供养的门客多,就需要多交税,贵族肯定会裁剪门客,而门客就可以去种田了。

这次只是对国内的一次试水罢了,秦孝公六年,时间已经成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是:改革户籍制度,将百姓按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的单位进行编制管理,互相监督。一家犯罪,其余各家不举报,就一并治罪,反之,举报者与战场上立功的同样受到奖赏,这种做法保证了秦国的团结,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百姓的行动。对于社会风俗方面,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规定凡是一家有两个男子以上不分家另组建家庭的,就征收其双倍的赋税。这一做法限制了大户人家势力的增长,利于秦国的稳定。

最主要的就是奖励军功,以前庶民立功没有奖励,这就导致秦人对战争厌恶,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对于庶民,只要建立军攻,就可以当官,商鞅在秦国原有爵制的基础上重定爵制,即按照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而那些世家贵族,没有军攻,就不能享受权力,这种做法激发了秦国的好战之风,成为后面的虎狼之国。招来三晋的奴隶来秦国耕种,免除奴隶身份,免除三世的劳役,吸引大量流民入秦。经过第一次变法之后,秦国开始强大,可只有战争才是最好的监测工具,秦孝公八年,秦国在西山击败韩国,楚国都派遣使者迎娶秦女,秦孝公跟魏惠王在杜平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诸侯会盟的局面。

秦孝公八年,赵国穿过魏国占领了卫国的漆和富丘两地,可以看出赵国灭亡卫国的心,卫国是魏国的小弟,小弟被欺负,魏国当然不允许,于是,魏惠王让庞涓发兵十万围攻赵都邯郸。秦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进攻魏国元里,斩首魏军7000,占领少梁。占领这里秦国就可以渡过黄河,对魏国腹地造成伤害,不过魏王并没有在意,可能在他眼中,秦国就是跳梁小丑。根本不敢对魏国造成威胁,魏国继续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答应了。

可齐威王并不是真的想出兵,还是因为时间不够,齐国就佯攻魏国,等到赵国快坚持不住的时候,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齐国攻打魏国平陵,平陵是个小城,齐国就是要让庞涓觉得齐国统帅是个蠢才,在猛攻魏国国都大梁,魏王让庞涓回朝,庞涓在桂陵遇到齐军埋伏,魏国大败,秦孝公也趁机占领魏旧都安邑,随后接着占领固阳。无奈秦孝公只能跟魏国讲和,退出安邑,包括少梁在内的河西之地。没办法,秦国变法尚为完成,不能被魏国牵制。

秦孝公十二年,秦国开始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是,秦国迁都咸阳,当时的栎阳更像是一个军事基地,且栎阳规模太小,不能满足秦国以后的需求。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统一度量衡,完善规范。当时秦国还保留着戎狄的旧俗,父母兄弟不分家住在一起,商鞅规定,达到年龄必须分家,而这也征得了大量的赋税。

可这个时候魏国又不安分了,又想联合诸侯攻打秦国,秦孝公派人劝魏惠王,你这么强大,不如称王吧,这样可以彰显你的身份。魏惠王很快就被蛊惑了。正式称王,不过当时韩国没有参加魏国的称王大典,魏惠王就对韩国怀恨在心,进攻韩国国都新郑,韩国又向齐国求救,当时韩国经过申不害变法,可以跟魏国作战,不过也就仅此而已,齐国还是那样,等到打的差不多,就救援韩国,齐国还是攻打魏国大梁,等到庞涓班师的时候,在马陵全歼魏军,庞涓战死。

秦孝公和商鞅看到了机会,就率领大军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作为主帅,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人给了公子卬一封书信,说:“当初我跟公子在魏国的时候,相处的很融洽,不忍心跟公子为敌,不如我们坐下了喝酒,顺便签订盟约”,公子卬赴约,可商鞅囚禁了公子卬。魏军大乱,商鞅趁机进攻,魏国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给秦国。商鞅也因为战功被封在商地,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国再次进攻魏国,在岸门击败魏军,俘其主将魏错。 同年,秦国联合大荔戎包围了魏国的郃阳。

同年,秦孝公病危,秦孝公向把君位传给商鞅,商鞅不受。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0 阅读:6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