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孜尔石窟挖出陶祖,为何佛寺附近出土大量秽物?

友书闲挖坑 2024-02-08 05:27:27

1999年11月4日,克孜尔石窟西区人造湖施工现场,挖土机意外掘出一个造型奇特的陶制品,含在一个龙头的口中。这类器物在专家眼中并不罕见,尤其是曾出土过大量类似器物的新疆,最终判定:这是陶祖。

在新疆呼图壁曾经清理出过一个120平米的壁画,上面都是活灵活现的男男女女在进行情感交流,交媾的场景着重刻画了男性的细节,也充分彰显了古人对两性繁衍的一种崇拜。

这次,在克孜尔石窟清理出的陶祖更为特殊的是它的构造。宽6.9cm,长21.5cm,厚4.5cm,含在一个双目圆睁的龙头口中,造型逼真,雕刻细致,工艺十分精湛。但是从过往考古的经验中,龙头造型的并不多见。

一些学者通过查阅新疆考古史,将目标放在了前不久发现的龟兹国上。龟兹国国王坚信自己是龙的后代,所以将龙作为信仰,也出土了不少带有龙图腾的玉件。如果说这个东西是龟兹国王所属,那么就一切合理了。

然而,还有一部分学者指出虽然造型能够解释,但是这个陶祖出现的地方却不太适合,这个说法也的确让专家们陷入了一阵苦闷之中。

在我们前两期的龟兹古国文化发掘的记载中,我们通过早期的历史溯源,可以知道龟兹人是信仰佛教的,而且在这一片曾经流行了近千年的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讲究是禁欲苦修,所以,陶祖这类的带有满满的人性欲望的东西,显然在寺庙附近并不合适。

经过从这里出土的其他陶器推断,基本确定这里曾经有过一个佛寺。

大家开始从克孜尔的壁画上寻找答案。

克孜尔洞窟中有独创的菱形格彩绘画像,充满了故事感。其中有几幅画显得格格不入,第38窟的菩萨像是全裸听法的样子,还有很多其他裸体形象大量存在在这些佛教壁画中。在敦煌莫高窟等地出土的佛教壁画中,都不曾见过这种绘画方式。

学者们提出这可能是当地人的一种表达崇拜的方式,再结合陶祖的出土,似乎也合理。

可是另外一部分学者却认为,想要研究壁画和陶祖,就不能跳出佛寺大背景。毕竟脚下这处遗址曾经是佛寺,那么解读壁画就应该从佛教义理上去讲。

这些壁画受印度佛教和犍陀罗佛教艺术影响而生成的,虽然刻画了众多的裸体形象教徒,实际上是作为戒贪离欲的反面视觉教材。

其中一窟里的壁画是比丘坐于树下,对面是一个赤裸的女性面前摆放着一具骷髅人头。这是不净观,简单来说就是用来告诉佛教众人,将美女赤身都统统看成白骨。

所以,这里的壁画很可能是佛教教化的一部分,和什么崇拜并没有关系。那么有人就会问了,那如何解释那个不该存在的陶祖呢?难不成也是佛教的一部分?

于是,有学者对陶祖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果说龙形陶祖是龟兹国王所属,史籍中又记载过龟兹国王曾为胞弟修建佛寺,只要证明那个佛寺就是克孜尔这个地区,那就说明陶祖的存在合理性。

可惜,在这个推论里起到支撑论据的龙头,很快遭到了质疑和否定。

从侧面看,这个龙的耳朵看,并不像是龙的样子,更像是某种异兽,像是魔鬼。这不由得让大家联想到密教的时轮乘。

时轮乘是密教末期的一个分支,由无上瑜伽教发展而来,主要就是崇拜性力。在这个教看来,两性的繁衍生息是宗教修行的一部分,和小乘佛教所主张的恰恰相反。

在龟兹的某个时期,正统教和时轮乘曾经同时存在,并发生了激烈的争夺,最后以时轮乘惨败为结局,退出了龟兹地区。

当初由时轮乘刻画的壁龛也被捣毁,而变成了释迦牟尼本生壁画。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陶祖是摩尼教的一种魔鬼的象征。摩尼教认为世界分为光明和黑暗两部分,黑暗的恶魔总是想诱导人们糜烂,放纵,而这个陶祖则是魔鬼的形象。在新疆地区也曾经出土了摩尼教的聚集区以及摩尼教的遗址和壁画。

在龟兹的一些文献中也有一些关于公主和官员们信仰摩尼教的记载。

当然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

直到现在,关于新疆陶祖的来源和象征意义扔在争论之中,只能期待龟兹文化的继续发掘。

3 阅读:2862
评论列表
  • 2024-02-10 10:24

    中亚南亚一带在唐朝时还是信奉佛教的,唐朝安史之乱,让伊斯兰教有机会入侵,蒙古人扩张之后,把伊斯兰教发扬光大

  • 2024-02-10 00:30

    说了半天图片呢,无图无真相

  • 2024-02-10 18:03

    龟兹石窟也有其它宗教题材的造像壁画,并不全都属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