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孝文改革

文在雪海泛舟过 2024-08-02 01:17:41

在北魏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皇帝——孝文帝,他推行改革政策,对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民族的融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元467年,拓跋宏出生于北魏平城紫宫。据说在他出生时有神光异放,室内光芒四射。小皇子一出生就有瑞气,加上他皮肤白嫩,很是招人喜欢。一时间,皇宫里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景象。

公元469年,两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按理说,儿子被册封为太子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此时拓跋宏的母亲李夫人却悲痛万分。

原来,北魏有一条规定:凡是后妃生的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其母就会被赐死。这样,拓跋宏从小就失去了母爱。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是北魏的第五代皇帝,但由于当时政局混乱,冯太后力挽狂澜并临朝听政,稳定了局面。

冯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她头脑灵活,政治敏感,在临朝听政时期,暗中与献文帝较量,寻机独揽皇权。

献文帝在与冯太后的斗争中失败,迫于政治压力,献文帝不得不在拓跋宏5岁时禅位,公元471年,幼小的拓跋宏在太华殿登上了皇位,史称孝文帝。

孝文帝虽然登上了皇位,但献文帝的力量丝毫没有削弱。他南讨叛军、北伐蠕蠕,仍担负着治理国家的大任。

冯太后对此极为不满。在她看来,如此下去对她掌控大权十分不利。于是,在公元476年的一天将献文帝谋害致死。

献文帝的死暂时结束了皇宫中的权力之争。由于孝文帝年龄较小,冯太后自然开始了第二次临朝听政,控制了皇权,被尊为太皇太后。

孝文帝自小聪明,为人处世谨小慎微,对此,冯太后深感不安。于是,就有废除孝文帝的想法,在一些重臣的阻下才未能得逞。

孝文帝年幼,宫廷中的一些内幕他不是很清楚,但宫廷中的尔虞我诈他都一清二楚。聪明的孝文帝为了保护自己,装着唯唯诺诺,只顾读书的样子来压抑自己的感情,给人造成一种假象。

到了孝文帝14岁的时候,太皇太后终止了临朝听政,这位忍辱负重的皇帝虽然掌握了实权,但仍在冯太后的控制之下。

公元484年,孝文帝在冯太后的辅助下实施了第一项重要改革——实行班禄制度,每三个月为百官发放一次俸禄。

鲜卑族本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之前,他们常以战争来掠夺财富和地盘,而且以瓜分战利品的方式实行分配,作为赏赐。

随着北魏社会的不断发展,战事逐渐减少,这种赏赐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以权谋私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孝文帝和冯太后商议实行班禄制。

实行班禄制也遭到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为此百官还展开了一场辩论。

经过那场辩论,班禄制终于得以推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北魏社会封建化发展的步伐。

长年的战争使北方不少百姓或逃往江南,或死于战乱,北魏政权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由于游牧民族的习惯,畜牧业占主要地位,使得大量的土地变成了荒田。

随着北魏逐渐统一了北方,加上迁徙来的民众生存的要求,当朝统治者不得不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为了缓解矛盾,孝文帝召集群臣商议土地分配的问题。

经过商讨,孝文帝于公元485年下诏:全国实施均田制,劝课农桑,缓和矛盾,种有所获,富国强民。

于是,北魏社会开始实行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的均田制度。除授田外,国家还分配给每个男子桑田二十亩,用来种植树木等作为副业。

就这样,使原来荒废的土地有了生机,民众有了生活的来源,同时也稳定了社会秩序。当然,国家也不会放弃赋税,国家每年按土地的比例收取一定的税收,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在土地分配的问题上,地方官员发现户籍不清,推行均田制遇到了种种困难。为此,孝文帝再次召集群臣商议解决的办法。

公元486年,为配合均田制实施的三长制也诞生了。原来,许多乡村中的豪族为了防止骚乱,就以血缘和地域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筑坞作壁以保障他们的利益。

政府每年所征收的租调又被这些坞主转移到了农民手中,其数量远远大于政府的公赋,农民负担非常沉重。

坞主们又把农民的数目隐匿起来,因而政府无法按户籍分配土地,严重妨碍了均田制的实施。

所谓“三长制”就是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有邻长,里有里长,党有党长,合称“三长”。

只有实行了三长制,征收租赋才有依据、有准则,才能很好地掌握人口数目,防止隐匿,也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和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孝文帝的改革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京都平城更加繁华。

在孝文帝改革的过程中,冯太后为其出谋划策,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公元490年,49岁的冯太后溘然逝去,葬于平城以北的永固陵。

按古制,孝文帝要守孝三年,孝文帝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以社稷为重,迅速亲政,真可谓是一代明主。

经济改革顺利实施之后,孝文帝深深感到,要想稳定政权,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自北魏定都平城以来,多次的移民和京城连年的灾荒,平城的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鲜卑统治集团。

加上京都平城地处边塞,北方残余势力经常进犯边境,对京师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北魏政权越来越依赖中原地区的谷、帛,平城担当不了“文治”的任务,迁都洛阳便成为当时的形势需要。

但鲜卑人久居塞北,风土、人情、气候、习俗与中原相差甚远,强行迁都势必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

孝文帝决心已下,为了达到迁都的目的,他精心策划了一个“以讨谋迁”的行动计划。公元493年,孝文帝在其叔父拓跋澄的陪同下,率领三十万大军,以南伐为名,大举向南挺进。

当时正是秋雨连绵,一路上霖雨不止,行军十分艰难。直到九月才到了洛阳。到达洛阳后,孝文帝看见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凄凉的景象,他决心重建洛阳城。

此时,孝文帝并未下达迁都的命令,而是令军队继续南下。艰难的行程令大臣们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下跪求情,停止南下。

此时,孝文帝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提出若不南进就迁都洛阳,这一决定令大家始料不及。

虽然上至群臣,下至士卒大多不愿迁都,但总觉得迁都总比打仗好,只好同意迁都。就这样,孝文帝亲自导演的“以讨谋迁”之策胜利结束。

迁都之后,为了加快改革的步伐,使民族之间更加和睦,孝文帝决心改变鲜卑族的旧俗。公元494年冬,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人穿鲜卑服,改穿汉服。告示贴出后,人们都来围观。

由于习惯的原因,多数鲜卑人不能接受这一做法,特别是妇女。孝文帝看到这些,大为不快。在宫殿内,孝文帝大发脾气,严厉训斥官员。

为了更好地推行他的政策,孝文帝亲自向大臣们讲述了禁穿鲜卑服的利害关系: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民族差异,也可以促进民族的融合。

不仅如此,孝文帝还要求鲜卑人禁说鲜卑语,学习汉语以减少民族交流的隔阂,促进民族交融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民间,鲜卑族和汉族运用汉语交流得到广泛推广。

孝文帝还改鲜卑复姓为单姓,从自己做起改姓元,其他都改为汉人常用的长孙氏、穆、奚、陆、贺等姓。他颁发诏书,将改姓的事情诏告天下。

为了缓解阶级矛盾,取得中原士族的支持,孝文帝决定联合士族,制定了官位标准,史称“门阀制度”。

孝文帝认识到,鲜卑贵族和汉族士族能进一步交融,通婚是最有效的办法,这种新的联姻方式,对巩固自己的政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孝文帝的推动下,鲜卑族和汉族实现了通婚。

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得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北方民族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公元499年,孝文帝病逝于谷塘原行宫。

孝文帝作为一代明君,因雄才大略而彪炳史册。北魏王朝从定都平城到迁都洛阳,从崛起走向辉煌,从辉煌也正在走向衰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