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能将多种流派兼容并蓄的前卫音乐家!

达旦过去 2024-03-13 02:39:42

488 Шнитке Альфред Гарриевич ( 1934-1998) ,64岁

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克: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及教育家。(1961-1972)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990年移居德国,在汉堡音乐学院任教。1995年被授予俄罗斯联邦国家奖。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遗产:歌剧《与白痴一起的生活》(1991);七场歌剧《杰苏阿尔多》(1993);三幕歌剧《浮士德博士的历史》(1994);三幕芭蕾舞《培尔.金特》,《黄色声音》(1974),和《培尔.金特》(1987),十部交响曲,六部管弦乐,几部为乐手与乐队独奏协奏曲,几部乐队组曲,一系列清唱剧和颂歌,室内器乐作品。

他是艺术电影《垂危》(1974),《上升》(1977)的音乐的作者;电视片《法里亚蒂耶娃的想象力》(1979),《小悲剧》(1980),《死魂灵》(1984)中音乐的作者;话剧《鸭的爱好》(莫斯科艺术剧院,1978),《日瓦哥医生》(在塔甘克剧院,1993)中音乐的作者,及其它一些。

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克——二十世纪苏联和德国作曲家、教师、音乐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荣誉艺术家(1987 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1986 年)和俄罗斯联邦国家奖(1995 年)获得者。

1934年11月24日,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克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现俄罗斯萨拉托夫地区)恩格斯的一个犹太-德国家庭。他的父亲来自犹太家庭,是一名记者和翻译。母亲出身于德国移民家庭,担任德语教师。阿尔弗雷德一家会说两种语言(俄语和德语),图书馆里有很多德语书籍。施尼特克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度过了他的童年。当德国人开始被驱逐到西伯利亚时,一家人设法留在了这座城市。父亲上了前线。

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施尼特克的父亲被分派到维也纳担任翻译。施尼特克一家搬到了维也纳。在这里,阿尔弗雷德的音乐特长首次显露出来。这位少年对演奏手风琴很感兴趣,并参加了钢琴课。1948年,他随家人回到了莫斯科,不久,施尼特克中学毕业了。

1949年,施尼特克进入“十月革命”音乐学校,并加入了合唱团。1953年他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E. 戈卢别夫指导下的作曲系)。此时,这位有抱负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作品,包括浪漫主义《暮光之城》、《白桦树》、钢琴前奏曲、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管弦乐队交响曲等。作为他的毕业作品,这位音乐家创作了清唱剧《长崎》,成功地通过音乐传达了原子弹爆炸的全部恐怖。

1958年,施尼特克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随后,他从1958—62年在研究生院学习。1960年,作曲家创作了一部钢琴协奏曲和管弦乐协奏曲,分为三个部分。他还开始撰写有关音乐学的文章。在学习期间,他还曾在一所音乐学校任教,后来又在一所音乐学院任教。

自1961年— 1972年施尼特克在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此时人们已经可以注意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他非常了解并在他的作品中有机地结合了所有现代音乐趋势。施尼特克这一时期的创作遗产主要包括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和管弦乐队、奏鸣曲等)。

也是在这个时期,歌剧《第十一条戒律》、芭蕾舞剧《迷宫》、清唱剧《约翰·浮士德医生的历史》等被创作出来。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第一交响曲。在苏联音乐史上,第一次将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风格(古典、进行曲、前卫、华尔兹、爵士乐等)有机地结合在一部作品中。

事实证明,作曲家施尼特克在电影界很受欢迎。他为数十部电影创作了音乐,包括《白俄罗斯车站》、《飙酷车神》、《流浪故事》、《大师与玛格丽特》、《热雪》、《痛苦》、《黑彼得沙皇的故事》、《船员》、《小悲剧》、《死灵》等知名电影配乐,为观众所熟知。

作为作曲家,施尼特克很早就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的作品首演一直是世界音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们由美国和欧洲的著名乐团演奏。施尼特克曾荣获日本帝国奖“凯旋奖”,也是汉堡、巴伐利亚和柏林美术学院的荣誉院士。

1985年,在极短的时间内,施尼特克创作了他的两部主要和最重要的作品——一首为十世纪亚美尼亚思想家和诗人 G.纳列卡茨的诗句所作的合唱协奏曲和一首中提琴协奏曲。如果说无伴奏合唱协奏曲充满了山光之灿烂,那么中提琴协奏曲就成了一首只有音乐之美才能平衡的悲剧鸣响。

1986年,他因动画片《我的回忆飞向你…》、《我又和你在一起…》、《秋天》中的音乐获得了以N.K. 克鲁普斯卡亚命名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奖。这几部动画片是导演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根据 A.S. 普希金的绘画和文字创作;动画电影联盟制片厂制作的。一年后,他被授予俄罗斯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

1989 年,他凭借1967年的电影《政委》中的音乐获得了尼卡奖。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克的作品阐明并引起人们对现代生活、人们的命运和文化的紧迫问题的关注。他的作品让听众陷入善与恶、爱与背叛的世界,并诉诸道德价值观和人类存在的一切美好事物。

1989年至1990年,柏林科学院授予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克奖学金。

1990年,施尼特克收到了在汉堡音乐学院工作的邀请。他和家人移居德国。他开始在汉堡音乐学院任教。并一直生活在那里。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施尼特克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作曲家遭受了三次中风,尽管如此,他仍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保持了创作,最终完成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1994年6月,施尼特克第三次中风。他几乎完全瘫痪,他在汉堡的一家诊所接受治疗。医生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仪器,在它的帮助下,施尼特克用一只悬空的瘫痪的手记录了他的意识和听觉产生的声音。在这种状态下,施尼特克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九交响曲,献给根纳季·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俄著名指挥家)。第九交响曲一经出版,立即获得了国际格洛丽亚奖。

1998年8月3日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克在汉堡去世。他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第10区)。他的名字被赋予了莫斯科音乐学院。

施尼特克的个人生活:

施尼特克与第一任妻子加琳娜

施尼特克结过两次婚。1956年3月26日,施尼特克与加琳娜·伊万诺芙娜·科利齐娜(1933-1987 年)结婚,但在之后的1959年他们分居了。

施尼特克与第二任妻子伊琳娜

施尼特克的第二任妻子是钢琴家伊琳娜·费多洛夫娜·施尼特克(卡塔耶娃,生于 1941 年)。他们相识于1959年——施尼特克是伊琳娜的导师。当时在家给她上音乐课,虽说他是已婚,但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钢琴家。两人发展成为一段认真的关系,这也成为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的原因。

“有一天,他说他不能再和我一起学习了,因为他对待我已不仅仅是学生了”伊琳娜回忆道。他们于1961年2月结婚。

施尼特克与儿子安德烈

1965年2月23日儿子安德烈出生,他后来也成为作曲家和摇滚音乐家。

画家为作由家画的肖像画

人物顺序以俄文字母为序;

文中的前小传部分由本人翻译;

文中的人物简历,网上有的,即拿来采用(蓝色字迹);

没有的,则找到其俄文简历,由本人部分翻译(棕色字迹)。

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照片和图片均为网上搜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