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周迅担任过一部神级纪录片的中文配音,她在配音过程中数次落泪 。
她说:“第一次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就觉得一定要为这个电影做些什么,一定要让这个纪录片被更多的人看到。”
时至今日,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部周迅力荐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大多数导演都敬而远之的题材:人类。
人类这个主题实在太大,世界上70多亿人,不同肤色、语言、文化,可谓千差万别。
然而,法国航拍摄影师扬·阿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 )直面了这个挑战,他用3年时间拍摄了纪录片《人类》。
吕克·贝松 ( 《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的导演) 则担任《人类》的制片。
人类Human
导演: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类型: 纪录片
上映日期: 2015-09-12(法国)
片长: 190分钟(剧场版) /131分钟(TV版)
扬走访了全球60个国家,让2020位不同肤色、种族、性别的人,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故事。
其间穿插高空俯瞰地球的壮美画面,令人时而为人类个体感动,时而为地球广阔震撼。
看完这部影片,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迅会数次落泪。
《人类》也是第一部正式在联合国会堂放映的影片。
也许你对导演扬·阿瑟斯-伯特兰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你可能看过他的航拍摄影作品,甚至有可能用它们当过壁纸。
扬从事航拍摄影超过30年,是一个飞遍世界每个角落的人。
他的空中摄影作品集《鸟瞰地球》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售量超过3百万册。
而《人类》正是他30年空中摄影经历凝结成的果实。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片中那些俯瞰地球的震撼画面,美到窒息。
让观众站在上帝视角俯瞰众生,时而共情时而超脱,拍摄手法相当巧妙。
无论有着怎样的烦恼和压力,都能在观影过程中得到释放。
这大概就是空中摄影的魅力。
为了展示各地广阔的风光,导演扬跟一名摄像师、一位摄影技师和一位飞行员驾驶一架小型直升机飞跃了世界上55个国家,历时18个月。
《人类》在181个国家发行,打破了历史上电影发行量最大的世界纪录。
刚在油管发布时,《人类》在头24小时里即获得了400,000的点击率,在电视台首播时,仅在法国就有超过八百万的观众收看。
扬的航空影像,既是对真实地球的记录,又美得令人惊叹。
除了航拍的绝美画面,纪录片的另一部分是形形色色的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其中有乌克兰的自由战士、索马里的农民,美国的死囚、挚爱丈夫的妻子、抚育残障孩子的父亲、对人生意义感到迷茫的青年……
讲述者在纯黑背景中娓娓道来,没有配乐,没有旁白。
纪录片隐去了他们的姓名、年龄、教育背景、国籍、职业。
观众只看到不同的肤色、性别、年龄、语言以及共同的属性——人类。
而这种真实,足以震撼人心。
人类向往和平,然而现实却是,人类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从未停止过。
如近期的巴以冲突,新闻中那些死于非命的人,沦为废墟的城市,提醒我们和平的可贵。
在纪录片《人类》中,也有两位在巴以冲突中失去女儿的父亲,一个巴勒斯坦人,一个以色列人。
两个悲伤的父亲愿意停止仇恨,呼吁和平。令人唏嘘的是,8年过去了,和平依然遥远。
我们来看看片中那些感人的自述——
失去女儿的巴勒斯坦人:
“2007年1月16日,一名以色列边防警察枪杀了我十岁的女儿,就在她学校门口。
如果我杀死了敌人或仇人,甚至是十岁的孩子,我女儿会起死回生吗?不会!我只能让其他人心痛,制造另一个受害者。
我想打破这种暴力、血腥与复仇的恶性循环,从停止杀戮和复仇开始。
许多人告诉我,你没有权利代表你女儿原谅这一切,但我也没有权利,代表她去复仇。”
失去女儿的以色列人:
“我是一个在自杀式袭击中失去了女儿的以色列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样,都教育年轻的一代,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献出自己的生命。
而我向往和平,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被受害者家属教会什么是爱的死囚:
“我的继父,总是用电线、衣架等各种东西打我,他说‘打在你身,痛在我心,打你是因为爱你’。这给我传达了错误的爱的意义。所以多年来,我以为,爱就是伤害。
后来我谋杀了一对母女,锒铛入狱。而那个被我谋杀的小孩的外婆,给我上了完美的一课,她告诉我什么是爱。
我以为她会恨我,但是没有。她给了我关爱。她也告诉了我什么是爱。”
被德国人养大的犹太女人:
“在一个雨夜,一个德国士兵进入了犹太区,来到了铁网边。
一个母亲对士兵说,请带走我的女儿吧!她双手举过铁丝网,把她的女儿,也就是我,交给了这个德国士兵。
她把我交给了一个穿着党卫兵服的德国男人。
他给我披上外套,把我藏在他的怀里,然后带着我,来到德波边界,交给了他的父母,并叮嘱他们好好照顾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
思考人生意义的睿智儿童:
“许多人觉得是要让自己短暂的生命,能在人类的历史中留下印记,其实不然,古时留下印记的人如今也早已被淡化、被遗忘。
也许人生的意义是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幸福快乐起来。”
失去父亲后无依无靠的女孩:
“我的父亲曾经告诉我,倒下没有什么可怕的。你只是需要重新站起来。永不认输,这对我帮助很大。
如果我一直活在过去,把时间浪费在哭泣上,我会很痛苦,不会很友善。你必须学会如何微笑,如何生活,因为活在过去是没有用的,要活在当下。 ”
对人生意义感到迷茫的青年:
“我最大的恐惧就是,孤身一人,无所事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目的何在,是否有意义。
我听说过一个宇宙动力学说,如果我不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将会摧毁我,我想要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部分。 ”
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的男人:
“有时候,我在想,小时候听到的一句话,一个朋友说,生活就像你从一个小男孩时,带着一条信息,直到老年时,你必须确保这条信息还在。因为我小时候,常常去想象美好的事物,梦想着一个没有乞丐,每个人生活都很快乐的世界。如果你在生命的过程中失去了这些东西,工作仅仅是为了购买生活用品,不再关心乞丐,不再有同情心,那个曾经的我哪儿去了,或许生命的意义,就是确保这条消息,永远不会消失。 ”
反对消费主义的老人:
“我们发展了一个消费的社会,这个社会不断的寻求成长,当它不再成长,就是悲剧。我们创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需求,你不得不一直买东西,然后又丢弃,这就是我们挥霍的人生。买东西的时候,我们支付的不是钱,我们支付的是生活中,不得不去赚钱的时间。区别就是,我们买不来生命。生命只会流逝,糟糕的是,浪费你的生命,失去你的自由…… ”
《人类》就是这样一部让观众从上帝视角观察人间的作品。
隐去姓名、年龄、教育背景、国籍、信仰、肤色、职业的差异后。
你会发现,我们有着相同的喜怒哀乐。
你与地球另一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没有区别。
我们都渴望被爱,害怕孤独,向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当今世界似乎又有一种越发割裂的趋势,近在眼前的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再次显示了和平的脆弱和战争的残酷。
回望历史,战争带来的不幸已经太多,我们何时才能停止重蹈覆辙?
导演扬说:“我们需要自问和反省。我希望在我的电影里加入当下的世界,让人们有一种精神力量,那就是——思考。”
这部由讲述者和地球风貌组成的纪录片,结构出奇的简单,但后劲相当大。
为什么观看这部纪录片的人都会流泪,为什么一个异国他乡陌生人的经历,会引起你的共鸣?
原因只有一个:我们都是人类,我们的共同点远比差异更多。
*本文作者: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