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司令与司令不睦?回忆里从未提及到对方,曾提建议未被采纳?

话事社 2024-12-12 10:33:30

1955年,郭化若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司令员是大名鼎鼎的战将许世友。

郭化若是儒将,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干军事教育工作,解放战争时才到华东前线打仗。相比之下,战斗经验并不算丰富。

自1949年上海战役后,郭化若一直在上海任职,担任职务不少,如华东防空司令部司令兼政委、华东公安部队司令、淞沪警备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确保上海地区的安防问题。

1955年,南京军区成立后,他被调去加强军事领导,负责军事训练工作,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分工,在副职中排名非常靠前。

在郭化若的回忆录里对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以及在上海的工作经历介绍的非常详细,都是长篇大幅去描述。可在担任军区副司令员后,他只记录两件事,第一件事抓军区干部射击水平,使得下辖部队整体射击水平提升;第二组织领导编写战史工作,而且是几笔带过,似乎有些话想说,却不能说。

他的分工从重到轻,节点在1959年。

当时的背景下反教条主义,不仅仅南京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被推到风口浪尖,其他军事教育学院,以及各大战区分管训练工作的干部,多少都收到一些影响。他也不例外,在1959年工作分工转变,上级调王必成分管军事训练工作。

一般来说,主管军事训练工作的副司令,与司令员应该有密切的配合,但在郭化若的回忆录里,就找不到对方的名字,甚至都没有提到军区主要负责人。

1960年,副参谋长王德转业地方,写到军区有的领导执意把他转地方,他为对方说几句公道话,希望把他留在军队,没被理睬。

这个“有的领导”或许是许司令,因为一锤定音的也只能是他。在王德回忆录记录,他给许司令贴大字报,在会上讲对方的一些不是,弄得下不来台。当然,也给政委提尖锐的意见,相比给司令员的意见,那就是小巫见大巫,说司令狭隘等。

他在编写战史时,提到陈毅、粟裕、谭震林、张云逸、邓子恢等关系和指导,向他们汇报、请示,依然没有提到军区主要负责人。不仅仅是司令,还有政委。

1966年,他说自己被排挤,批判并被安排到合肥“休养”。这个“休养”是带着双引号,也是有所指的,只是没有具体指什么。作为副司令,资格老,谁会批判和排挤他呢,屈指可数,至于因为什么不得而知,也或许是对方一面之词吧。

总之,从到南京军区工作,就觉得不顺手,不痛快。有些话在回忆录“遮遮掩掩”,并没有公开说明。也透露着自己的不公和委屈吧。

1973年,他曾经申诉过自己的苦衷,希望继续工作,得到批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