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燕:回母校忆当年

凉州文化 2024-03-09 01:04:25

回母校 忆当年

——在热烈欢迎73届初中、75届高中毕业生回访母校仪式上的发言

赵海燕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这个班是武威七中1973 年初中毕业,1975年高中毕业高二(2)班。我们是个特殊集体,首先班主任赵荣峦老师,四年没变从初中到高中,同学组成也很奇特,初中是由《糖厂子弟学校》、《中专附属小学校》、《黄羊车站小学校》及《农大附小》和当年兰州军区甘肃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的子弟组成的初中班,高中阶段仍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又加入了部分农村子弟。

我们大部分同学是四年同窗,甚至有很多同学可以追回到幼儿园,出生地都没有变化,他们是同产房、同幼儿园、同小学、同初中、同高中、同桌的同学,有些下乡还在一个锅里搅大勺,有些后来进工厂,还是同工厂到退休都没分开过,多少年日积月累的同学情该有多深,这种奇特集体现在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是一个特殊的集体,真得这个班的同学感情之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一切是有历史渊源。

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人员开始流动。部分家长调回内地子女随迁,高考制度恢复后,部分同学又考上了大学、大专、中专、技校和研究生及招工,被分配到祖国各地工作。后来随着儿女长大成才,又考上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各大城市,退休后又追随儿女去了四面八方,我们这些同学是经历了三次人口大迁移,所以现在在武威的很少,这次聚会重回母校真的太不容易,太难太难。

时光荏苒,星转日移,弹指一挥间,我们从母校毕业已48年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白了青丝,凋了朱颜,弹指芳华如电,昔日的同学少年已到花甲之年。

忆往昔,那一段青春岁月,点点滴滴是我们心灵深处一段抹不灭的美好记忆。脑海里还是学校土土的操场,几幢平房教室,低矮的平房宿舍,孤零零的两三个篮球场、排球场和仅有的几付单双杠,同学们运动后各个灰头土脸,兴奋不抑的样子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老师办公室门前的树上吊一根30-40公分的钢轨随着铁锤的撞击,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这就是上下课的铃声。老师们也是十几个人挤在一间黑洞洞的办公室里,我们的教室也是两面漏风,缺窗少玻璃,冬天教室里只有一个用土块砌成的炉子还没有烟筒,一不小心就有师生中煤气,西北风一刮冷的人打颤。

到了三九寒天,我们班有一个特殊运动项目,就是上课前齐跺脚、搓手,那跺脚声震耳欲聋,同时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起跺脚搓手。随着班长的一声停止运动,“起立,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 ”“坐下才开始上课, ”后来被同学们称为“跺脚运动”。那时老师是苦教,学生是苦学和现在学习环境相比是天地之差。

学校那时老师水平可是全省一流的,90%以上的老师是大学本科,而且他们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师资团队可能在全省也是少有的,所以我们受到的教育也是一流的。

晚自习没有电灯,是靠油灯和蜡烛照亮,后来学校发动同学集资,各班解决各自的照明问题,我们班率先集资,因为我们班工干子弟比较多,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电线开关,所以我们班教室最早安装上了日光灯,其他班级只装了白织灯。

在学校的学工、学农、学军中。我们进工厂,车、钳、铆、焊、电汽、汽修样样学。因为那是学校背靠有黄羊的大企业糖厂、水泵厂、二拖厂、地质六队。学军我们学校也是做的最好的,每人三发子弹,56式半自动步枪,真枪实弹的射击打靶,这样的军训展望全市的中学也没有几个能做到,学校还组织了一次拉练去黄羊水库,全校师生整理行装打上背包带上水壶,全体列队步行。在拉练的路途中组织宣传小分队敲锣、打鼓、鼓士气,在人困马乏时宣传队的同学打快板,加油、鼓劲。至今我还记得一两句,“翻过那道梁、绕过那道弯,前面就是目的地。....”单调的行军,简单的步行瞬间变得一路欢乐、一路歌。

那时我们学校的文体活动也搞的轰轰烈烈一年两次运动会,春季田径,秋季的球类。我们学校的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在黄羊也小有名气,同工厂、学校、机关、部队的友谊比赛也是逢场必胜。文艺宣传也演遍了黄羊的工厂、学校、机关、部队及农村。获得了一致好评。

我们在七中的四年里真的得到了德、智、体全面的教育。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在文化课方面,我们是有欠缺,那年代老师不让教,学生不让学,我们不怪学校,不怪老师,也不怪自己,是时代造成的。

今天我们怀揣一颗激动心情,从四面八方,不远千里,回到阔别多年,日夜思念的母校武威七中,重温少年时的天真无邪的两小无猜之纯情。那时,我们虽处在一个特殊的文革时期,我们失去了宝贵的学习充电机会。但年少稚嫩的妙趣和青春靓丽一样永驻在每个人的心里,那是我们永远也忘不了的美好记忆。母校的爱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欢聚一堂,见证历史,展望未来。

在后来的工作中母校的教育给予我们精气神,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收益最大。我们班有许多同学考上各类大学和中专技术类。

还有许多在工厂、单位的同学也先后获得了技术能手、生产标兵、劳动模范的称号或奖励。

我们回到农村的同学也都成为了种田能手,养殖专业户,工商业经营者。

以上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导,所以我们衷心感谢亲爱的老师和培育我们的母校。

今天当我们踏进母校的那刻,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幢幢崭新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图书馆楼、实验室楼、学生宿舍楼、教师住宅大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操场,绿色的人工草坪、标准化的足球场、红色的跑道,宽大的主席台、各型运动器材规范布置,学校大路宽广,小路曲径通幽,树木成荫,花朵争艳,宽畅明亮的教室,朗朗的读书声,完备的教学设备,母校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非昔比。

大批的莘莘学子,在母校的培育下,在老师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下茁壮成长。母校门榜的红榜是对母校最好的肯定。教书育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母校的老传统,届届领导都将他传承发扬广大。

现今的母校,校园是从前的几倍。学生是从前的几倍,教师也是从前的几倍,培养了无数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们感谢母校,祝福母校,母校会越来越好,人才会一代胜过一代。

最后祝母校领导、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谢谢大家。

2023年8月12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