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在看守所的人,为何迫不及待地想去监狱服刑?

告别旧十光 2024-09-14 15:58:28

在看守所,那些被羁押的人,在没有逮捕之前,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俗称嫌犯),一旦被执行逮捕,那就面临着即将被判刑的结局,而拿到《刑事判决通知书》之后,则被称为犯人了。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旦被逮捕之后,每个犯罪嫌疑人,都期望早点判决,早点去监狱服刑改造,内心似乎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说真正的缘由。

第一、在看守所里,待的时间越长,将来减刑的机会越少,这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服刑过的人都知道,犯人减刑,需要考核的,只要达到了一定的积分,才有获得减刑的机会,但在看守所却没有这样的考核,也就是说,在看守所待待的时间越长,将来减刑的机会越少。

譬如,1999年5月我被判刑六年后,被转移到“判刑间”(专门羁押已经判刑的犯人,准备送往监狱的地方),在那里有一个犯人,名叫袁宝林,他被判刑七年半,而他在判刑间已经快六年了。

那个犯人因为违反公共安全罪被抓的,因为右臂骨折,抬不起胳膊,结果先后送到监狱四次,都被拒收,最终没办法,只好一直把他羁押在看守所的判刑间里,但他释放的话,要待足七年半的时间。

但在监狱就不同了,我判刑六年,最终减刑一年十一个月,像袁宝林去了监狱的话,减刑两年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第二、在看守所,伙食和监狱相比,相差很远。

在看守所,完全是惩罚性的,但在监狱,却是改造性的,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在看守所,一日三餐,真的是惨不忍睹,当时,我们每周五才改善一次伙食,但基本上也就是几片肥肉,羁押在看守所的日子,我觉得方便面和火腿肠,是世上最美好的食物。看守所的伙食如何,不言自明了吧。

而到了监狱之后,伙食的状况大大改善,说起来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在我那个时候(2000年--2003年之间),浙江乔司的监狱里,就已经荤素搭配得很好,以至于一些“三无犯”(无通信、无接见、无汇款)的日子也过得如鱼得水,更别说那些年纪大的犯人了。

我曾接触到一个“二进宫”的老年犯,他坦言,自己家里相对条件较差,在监狱里比在外面还好,最起码可以吃得好,睡得香。

第三、在看守所里,自由空间很小。

虽然我不知道看守所每间有多少平米,但我感觉不会超过三十个平方,但里面常年关着十几个人,最多的时候,超过20人,很多人因为拥挤,还要睡在地板上,每天早上去厕所,都要排队,一天到晚都在室内。

每天下午虽然有“放风”的时间,但才仅仅二十分钟,而且活动范围也仅仅十几个平凡的空间,人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虽然失去了自由,但内心深处都自由的渴望,却同样是特别清强烈的。

但到了监狱之后,自由的空间被放大了很多很多,下班学习结束后,可以看电视,打乒乓球,可以找自己的老乡聊天,还可以写作、练字。休息日还可以走出监舍,到外面规定的范围内打篮球,看看监区的风景等等。

像那些做教员或脱产的犯人,自由的空间更大。

第四、在看守所无所事事,到了监狱后,有了奋斗目标。

在看守所的日子,人感觉特别迷茫,因为正常人在看守所,要待六个月才能拿到判决结果,每天都充满了担心,在浙江的看守所,因为没有具体的工作,每天无所事事,让人的心里特别焦灼,感觉度日如年。

但到了监狱之后,在入监队学习一个月之后,就会被分到各监区,在监狱里,不但可以学到将来谋生的技术,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良好的表现,获得减刑,那时,我觉得每天的生活,过得特别充实,一天天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

第五、在看守所,是无法见到自己的亲人的,但在监狱,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时间,家人可以前来探监。

人在困境中,最思念的人,肯定是自己的亲人。但在看守所羁押的日子,为了防止串供,在判决书还没拿到之前,是绝对不允许和亲人见面的,因此,哪怕再想念亲人,也只能默默承受。

但到了监狱之后,犯人每个月都有固定的会见时间,每到会见的日子,有条件的家庭,就可以前来接见,不但让犯人可以一解思念之苦,还可以随时了解家庭中的情况。

第六、在看守所,生病时医疗条件还是很有限的,但在监狱,治疗条件要好的多,普通的病痛,可以去监区的医疗室治疗,医生在入狱前大多是医院的医生,病情严重的犯人,可以去市里的青春医院治疗(专门给犯人治疗的医院)。

说真的,在看守所的日子,还有很多苦衷难以一一表述,但我觉得,走出看守所去监狱的路上,像是逃出鸟笼的鸟儿一样。

换一个新的地方,可以看到另外一片天空,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