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学/作品《童年岁月(一)》(邹鲁文学社619期)

记录邹城真善美 2024-10-05 09:42:35

童年岁月(一)

文 / 牛俊学 (安阳内黄)

齐村中部有个大水坑,名曰寺坑,寺坑后有一寺院,叫做东塔寺。寺院内有前中后三个大殿,建筑宏伟。殿内塑有佛爷、八大金刚和十八罗汉等神像。东塔寺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由周边十八村民间捐资建成,后经明清民国多次修缮,终成规模。

相传寺内的佛爷特别灵,修缮庙宇时派财主家的骡馬车拉物料若动作迟缓牲口连草料都不吃。寺院的门前还立有明进士赵产撰写的碑文。我上小学就在寺院内,三个大殿尚在,神像被搬出,变成了学生的教室。在我的記忆里,前殿在南,后殿在北,中殿前还有一口水井,旁边长着一棵百年古柏,相传古柏树上有一莽蛇,将身子攀缘在树枝上,头伸入井内喝水,我们上学时亲戚三哥的帽子被风吹进井里,还有三哥趴在井边哭帽子的趣闻。东塔寺院还流传着佛爷给力的美丽传说。

相传在寺院东侧有一穷苦人家,住着牛伶和他老母亲。这一年夏季的中午,牛伶在地里锄地下晌回家后,就到寺院的大殿里去歇息,曚眬中听到有人说:"给我掏掏耳朵,我给他一指头的力。"牛伶睁眼四顾,没有见到有人说话。他翻了个身儿,继续睡觉。"给我掏掏耳朵,我给他一指头力 。"牛伶又听到这样的话语声,他睁开眼左顾右盼不见人影,只见神台上佛爷的耳朵有麻雀飞进飞出有的还衔草搭窝。牛伶想,可能是佛爷托梦给我,叫我给他掏耳朵。他跳上神台攀附在佛爷神像的耳朵旁,用手将里边的杂草及麻雀蛋掏了出來。牛伶回到家里见母亲正在扦面条,午饭还没有做好,就躺在槐树下有拦杆的木板床上再睡一会儿。母亲还在杆面条儿,瞅见睡在木板床上的牛伶的身体在发粗变长,头脚都伸到床拦杆外了,母亲拿着杆面杖从堂屋跑出來,用杆面杖在牛伶的身上敲了一下,牛伶的身体不再伸长。牛伶站起身,身高比之前高二尺余,胳膊、腿如檩条般粗细,自此力大无比。

佛爷给力的传说大概在民国时期。那时村子里只有一口人挖的土井,水源不足,村民都是抢水吃。这天清晨黎明几个壮年的村民去抢水,只见两个大石滚把井口棚盖着,去挪动这个,那个必定掉井里。抢水的村民说一定是牛伶干的,别人谁有这么大的力气,去把他找來吧。牛伶到井边把两只手插到两个石滚中间,两手轻轻向外一拨,两石滚就滚向井口两边。牛伶说道:"张三你拎桶水去送给西头的孙拐孑,李四你拎桶水去送给东头的赵瞎婆,回來再挑自己用的水",张三李四照做无误。

村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还去做买卖。从齐村向东走五十里就到开州府(今河南濮阳市),牛伶推着独轮木车去开州去贩盐。夕阳西下,牛伶推着装有四百余斤的大盐出开州西门往家赶。出城半里许,牛伶回头见有两个盐巡公差在追他,牛伶慌忙两手端起独木轮车躲进路边高梁地。盐巡顺车辙后边追,不见了车辙的印记,猜想一定是跑到高梁地里去了。盐巡見到了牛伶,疑惑发问:"你是怎么推到这里的?也没有车辙印。""我是把盐车端到这里的。"牛伶答。盐巡说:"你把盐车再端出來就不要你的盐税了",牛伶两手掐着左右独轮车的木把把盐车端到路上,两个盐巡吃牙咧嘴,"咱甭向他要钱了。"

大力仕牛伶的故事一直在村里传颂着。

寺院在齐村的中部,将村落分割成东西两部分。西半部有王街,孙街,都是由住户姓氏而來。东半部′有前后两道街,都是牛姓,相传是明朝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迁民而來,为了确认是否是一家子,迁民时将一口铁锅摔碎,先人各持有一块锅片,后人若能将各自保存的锅片对成完好的锅,就是同姓同族。

我家住后街中部,在寺院的东边。就是打破锅的牛姓,父母取名牛顺铎,期望自己的孩子人生之路平坦顺直。我爷爷是个编蓆匠每曰都是起早贪黑地忙于编蓆。父亲在县城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家里有爷爷、奶奶,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姑和我们娘三在乡村生话。爷爷是个传统观念重的人,重男轻女,我上学时啥时候要钱啥时候给,要多少给多少。姑姑上学要钱则不是这样,每次都不是顺顺当当给钱,因为我见过姑姑要钱时的哭。小时候我是被爷爷宠着长大的?还发生过我要当掌柜的荒唐趣事。

一天晚饭间,我和爷爷说:"你和我奶奶近,父亲和我娘近当掌柜都不合适,这家里掌柜我当就合适"。

"胡说!哪有小屁孩当掌柜”,爷爷有点急燥。

我说不叫我当掌柜的我就不吃饭。爷爷怕饿坏孙子,就把卖蓆的钱交给我,让我保管,我真的当上了家庭掌柜。

我拿钱当掌柜两天后下了一場大暴雨,小学校周边一片汪洋。街里有个卖菜的,爷爷想买菜只得找我这个掌柜的要钱。爷爷卷起裤腿提着鞋趟水去学校。他路途不熟,只顾抄近路,前边有别人盖房取土挖的大深坑,不知情走入深水坑。爷爷在深水坑里打扑腾,还喝了两口黄水。在学校找到我把钱都要走了。我这掌柜也算当到了头。

我的小学阶段四年都在齐村寺的学校度过,教我们的是本村一个姓孙的老师。1957年我读三年级的时候这个孙老师也不知说了什么错话,被打成了"右派",离开了三尺讲台。

到了1958年国家提出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建设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 。当时正读小学四年级,政府指示拆除齐村寺的三个大殿,把物料用于井店公社的大礼堂建設。我和同年纪的亲戚三哥各抱着从大殿拆下來的二块砖去送,北风呼啸冻得混身发抖,我俩撒手扔掉大砖,急急跑回家里去了。

作者简介:

作者:牛俊学安阳市内黄人,1948年生,文学爱好者。散文、诗歌、故事散见于《邹鲁文学》巜内黄作家》等网络平台。(主审:朱丽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