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论述道教“洞天福地”的典籍,现存《正统道藏》中出于唐末五代之前者惟存两种:其一为唐代河南焦作的温县人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收入北宋张君房的《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其二为唐末五代浙江丽水的缙云人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见《道藏·鞠字号》。此外,北周武帝宇文邕主编的《无上秘要·卷四》里的《山洞品》《洞天品》,唐代王悬河的《三洞珠囊·卷七·二十四治品》,北宋的《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部》亦与道教“洞天福地”学说有直接关系。另外,北宋李思聪的《洞渊集》卷二至卷六记载“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二十八治及诸神山。”
一.台州“洞天福地”
“十大洞天”浙江3处,皆在台州;“三十六小洞天”2处;“七十二福地”8处。
㈠“大洞天”
1.第二大洞天,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洞天”,在黄岩西城。
2.第六大洞天,赤城山洞,号“上清玉平洞天”,在天台赤城。
3.第十大洞天,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洞天”,在仙居下各。
㈡“小洞天”
1.第十九小洞天,盖竹山洞,号“长耀宝光洞天”,在临海汛桥。
2.第二十七小洞天,金庭山洞,号“金庭崇妙洞天”,在天台的桐柏山。但唐末五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金庭山金庭崇妙洞天,三百里,在越州剡[shàn]县,褚伯玉(南朝杭州钱塘人)、沈休文(南朝湖州德清人)居之。”而比杜光庭早的南朝陶弘景的《真诰·卷十一·稽神枢第一》记述:“越桐柏之金庭,吴句曲之金陵,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也。”
唐代的崔尚(唐代郑州人,武则天久视元年登进士第。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初年,官至祠部郎中。有文名,能诗。杜甫幼时,尚即许其才似班固、扬雄)在《桐柏观颂并序》记述:“天台山,一名桐柏山,山有洞府曰金庭洞。”唐末天台山道士王松年在《仙苑编珠·卷中》中记述:“王乔字子晋,好吹笙,作凤呜。道人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年后,以七月七日于缑[gōu]氏山控鹤冲天。《仙经》云:仙位为侍帝晨,领五岳,司桐柏真人,治天台金庭洞。”
㈢“福地”
1.第二福地,盖竹山,在临海汛桥。
2.第三福地,仙磕[kē]山(松岩山),在温州梁城县,据考证温州并无梁城县,实在黄岩澄江。
3.第四福地,东仙源,在黄岩江口东庙山。
4.第五福地,西仙源,在温岭温峤。
5.第七福地,玉溜(榴)山,在玉环玉城。唐代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则记七十二福地有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莱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杜光庭的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又称其“在温州海中”,这是符合实情的。
这个玉溜山,实际上就是今浙江台州的玉环岛。玉溜山,东汉顺帝刘保永建四年(129年)之前属会稽郡章安县,其后至三国、西晋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今温州)永宁县,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二年(374年)属永嘉郡乐成县,其后皆属温州。玉溜,又写作“玉瑠”,唐武宗李炎会昌二年(842年)前后在县境置玉瑠镇。玉溜山,当即南朝陶弘景选择炼丹的木榴屿(时属永嘉郡)。贾嵩采《登真诀》作别传云陶弘景:“梁天监中,自海道至永嘉,得木榴屿居之以作丹。”清代《玉环厅志》记载“木榴屿即玉环旧名,在永嘉东海外,恭叔盖未之考也。齐息园宗伯修《府志》,亦以丹室在玉环无疑。今不知所在,俟考。”杜光庭所称的玉溜山的管治者地仙许迈,是东晋时著名道士,句容人,曾在台州临海的盖竹山以及天台赤城山修道。他所修道的台州诸山与他所管辖的玉溜山,都属于会稽东海之畔或之中。
6.第八福地,清(青)屿山,在温岭温峤。
7.第十四福地,灵墟,在天台石梁。
8.第六十福地,司马悔山,在天台白鹤。
二.委羽山是“屿”
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卷十五·天台高山》记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海水入焉。”据现代地质学考证,距今6555—5850年,受皇天畈[fàn]海进侵蚀,温州、台州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5000年前,皇天畈海退开始,温州、台州逐渐呈露陆地。距今1600年前(公元400年前),海水才退到现今的海岸线,此时是魏晋。原始社会时,委羽山是东海方壶岛(又叫方诸山、紫府洲,今台州方山)附近的“屿”,有金、木、水、火、土5屿(峰)。台州方山是黄岩东城的方山九峰、黄岩江口的东庙山西峰朱砂堆和东峰叠石岩、温岭温峤的西源山、温岭温峤的清(青)屿山、温岭大溪的方山、玉环溜(榴)山、仙居方岩、仙居景星岩、天台方岩、临海天柱山等一系列的“岛”,跟委羽山的5“屿”,二者组合成东海漂浮的神仙居住的“岛屿”,仙岛里有奇禽异兽和奇花异果。
委羽山,位于台州黄岩城南5—10华里处,山体呈南北走向。主峰金屿(峰)海拔78米,山脊椭圆,形如龟状,又名“龟山”(山之阳有佛教委羽寺,故又名“龟兹[qiū cí]山”,佛教也曾将之改为“俱依山”,山之阴是道教大有宫)。委羽山虽不及雁荡、天台、会稽等崇山峻岭,但山上独产方石,系群仙炼丹之原料,故诸仙常栖迹,世传轩辕黄帝尝藏丹经于此。据历代《黄岩县志》记载,“大有真人”——刘奉林在此修炼得道,驾鹤轻举,鹤尝坠翮[hé],委坠此间,遂名“委羽山”。委羽山在唐末已成道教胜地;南宋达鼎盛,时山间道观藏经万卷,四季云游道士不绝;元代遂渐成为全真道场。昔日山间林茂竹翠,苍松挺立,草花飘香,溪水潺潺,千鹤翔集,宛如仙境。
三.第四福地东仙源考
据唐末五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七十二福地》记载:“石磕源,在台州黄岩县峤[qiáo]岭;东仙源,在温州白溪。”北宋张君房的《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记载:“第四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南宋陈耆[qí]卿的《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九·纪遗门·遗迹·东西二仙源》记载:“东源在黄岩县东北五里,地仙刘奉林主之;西源在县南峤岭九十里,地仙张兆期治之。”西仙源之所在各家均无异议。而对东仙源之所在,一在台州黄岩东(北)五里(今台州黄岩的江口东庙山西峰朱砂堆和东峰叠石岩,朱砂为道教炼丹所用),一属台州乐安县(今台州仙居),其说各异。
为此,《光绪黄岩县志》记载卢廷干(卢廷干,又名廷冷,字运治,号枬[zhān]林,清代黄岩诸生)的《黄岩东西二仙源辨》谓:“峤岭即今太平之温岭,左侧为西源山,《光绪黄岩县志》述绝顶有丹灶,唐时张兆期修真于此。太平由黄岩而分,山既以西源名,则其为黄岩之西源,已无可疑。西源既定,则东源亦对西源得名,其为黄岩之东偏,又何疑哉。乐安于台为西邑,黄则其东。”“今以乐安为东,是以西为东也。”肯定了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光绪黄岩县志》又记载:“案:黄岩有上下二仙浦,下仙浦在县东北五里(今台州黄岩的东城双浦),盖即东仙源也。然则西仙源当在县西十里之上仙浦(今台州黄岩的澄江仙浦喻)矣。如此则东西适合。若如杜光庭所记,则乐安在西,何以反属东源,峤岭在东何以反属西源乎?”把上下仙浦作为东西二仙源。
元代以来,《委羽山志》等地方史料、图志都明确记载并标明,东仙源在委羽山,委羽山的刘奉林主之。“第二大洞天”石坊北约300米处有“东仙宫”指路牌,一幢3间2层楼高的大殿门首悬有“东仙宫”“丁亥春,重修东仙(源)”的木匾,殿内神龛上方悬挂“灵霄宝殿”和“第四福地”等匾。原住东仙宫(源)的胡小娟有一只珍藏的东仙源青瓷香炉,当年共有3只,一只不小心摔碎了。
同时有一块石碑被人一截为二当洗衣石,至今下落不明。为了保护好这只仅存的香炉,胡小娟把它砌在楼梯下暗箱里。后来取出,香炉依旧如新,只见云水纹中双龙缠绕,中间书:“民国三年(1914年),重建委羽山东仙源,住持王至德稽首。”香炉高23厘米,口径25.5厘米,底径21厘米。经考证,住持王至德系委羽山大有宫全真龙门派第21代“至”字辈传人,曾在民国三年(1914年)重建东仙源,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修台州黄岩的西城岭下殿金山道院。
四.东仙源——东庙山考
东庙山位于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是方(诸)山余脉,高仅百米,却有“方岩云气盘谷之胜”。该山是祭祀男仙之首——东华帝君庙宇所在之山,东华帝君居住在方(诸)山,在道教第二大洞天——委羽山修炼。东庙山东侧为仙凡结界之“叠石岩”,有叠石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属江口街道洋头村);西侧为道士炼丹之“朱砂堆”,有朱砂寺(佛教宗教活动场所,属于江口街道山下郎村)。东庙山至方(诸)山之山谷,即道教第四福地——东仙源。
隐居寺位于东庙山西侧,山上岩石红似朱砂,明代黄岩城墙石料取于此山,山上有朱红色石砾堆积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唐肃宗李亨至德三年(758年),初名“朱砂寺”,与方(诸)山丫髻岩、黄牯岩遥遥相对。《黄岩县志》记载山下农家之子徐皋鹏孝母29年,夏扇冬炉,于寺隐居长斋诵经为母祈寿,故名“隐居寺”。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建国初废。1996年12月,批为佛教宗教活动场所。
叠石寺位于东庙山东侧,即古之“东华庙”,旁有一褐黄色巨石。该石高5米许,宽3.5米,四周无依,斜立在山土中,风化成8层,向外倾斜30度。望之欲坠,当地流传烂柯山故事,为此石增添神秘色彩。
五.第三福地仙磕山——松岩山
松岩山位于黄岩城西的中华橘源小镇澄江街道,又名“嵩岩山”,有“橘乡小雁荡”之称。名胜有石大人峰、莲尖坪、石峰洞、岱石庙等,有传说道教“第三福地”——仙磕[kē]山即是松岩山(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道教典籍记载,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
石大人峰,高百余米,一峰耸峙,状如巨人背负童子而立。四周群崖拥集,峥嵘耸削,移步换影,姿态各异,与温岭石夫人峰并称台州奇观。传说石大人乃东海潮神,受玉皇大帝派遣守护黄岩蜜桔。
王仙姑,小名子松,生卒年代不详,黄岩西乡岱石村人。后于黄岩松岩山石柜山遇仙成道,唐懿宗李漼[cuǐ]咸通七年(866年)白日飞升。南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五》记载:“今其乡有王仙姑村。”
又有王圆娥世代相传,亦称为“王仙姑”。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年间(1821—1850年),出生于黄岩城里。三姊妹同时于东极宫出家,王圆娥行居三。王圆娥少有异操,励志清修,养性炼神,独穷道奥。结茅于澄江松岩山莲尖坪,焚香静坐数十年如一日。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二年(1863年),忽然作遐举绝尘之想,乃临悬崖一跃而下,端坐石上,面目如生,羽化登仙。云时人留题纪实有诗赞曰:“养性修真数十年,丹成九转炼神仙。当时脱卸悬崖下,万丈霞光透九天。莲尖坪南有清代“潮溪第一山”“天峰胜景”石刻,东南悬崖30多米下有“乐性仙化处”摩崖石刻,每字高50厘米、宽30厘米,纪念王圆娥仙迹。
作者: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者,国内多个佛学院、道学院、经学院、神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会会员,天台山研究会道学研究部副主任,全真南宗祖庭桐柏宫、台州市椒江区道协宗教文化顾问 王康
图片: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