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二十八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1-07 06:32:49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二十八讲

第三册 元、明时期的书法批评

三、“帖派”书学观念的传承

清朝书法研究存在另一条路径,其延续了既定的书法学习模式,于魏晋以后形成的传统模式里探讨书法相关问题。为与“金石派”或“碑派”加以区分,通常把此类书法理论倾向划定为“帖派”。所谓“帖”,指的是以魏晋及其之后名家作品为主的法书。

清朝建国初期,民族矛盾极为尖锐,一批从明朝过来的人士坚守民族气节,不与清王朝合作。他们当中部分人虽未在书法理论里展现出气节问题,却反映出对元、明以来正统派、性灵派书法观念的继承与调和,冯班、宋曹即为代表。而首重光、姜宸英作为入清任职的文士,同样坚守此传统。身为遗民的傅山,表现出对民族矛盾所引发的人品、气节问题的关注,同时认同汉隶古朴粗放的风格,突破了既有格局。石涛作为极具创造力的画家,也涉足书法领域,其艺术理想直接承袭苏轼等人,特殊的身世使他抛开诸多束缚,因而在论艺时大胆纯粹、精辟清晰。

康熙(1661 - 1722)、乾隆(1735 - 1795)时期,坚守传统的论书之人众多,且因个人所处环境和艺术追求的不同而展现出各异的思路。

大致来讲,此阶段的书法理论与实践受如下因素作用:其一,受帝王喜好的影响。康熙推崇董其昌的书法,致使董书盛极一时;乾隆偏爱赵孟頫的书法,学赵书者纷至沓来。董其昌、赵孟頫的书风以清逸、秀雅闻名,原本就契合温柔敦厚的朝堂意趣。在康熙、雍正朝为官的书法家张照便是典型一例,他对董其昌的书法极为尊崇。张照的书法以董其昌为根基,又折衷于米芾、颜真卿之间,善于模仿,然而实际成就并不突出。

但康熙御笔诗对张照书法极力称赞,认为“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精神贯注深,非人所可学。”这表明康熙皇帝缺乏真正的鉴赏能力,或者说以是否完美为标准,而无法领悟书法真正的美。那些受帝王影响的书家也由此裹足不前。

其二,受科举考试制度的左右。在清朝,官方对科举考试和官方文卷的书写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由此产生了馆阁体。但凡有心入仕的读书人都得接受馆阁体的训练,思想文化领域的束缚又迫使士大夫不敢畅谈性情,只能潜心钻研古学。故而,书法批评大多论及楷法、追溯渊源。

蒋衡便是这种风气下的代表人物,他曾闭门十二年,用小楷手写《十三经》,总计八十多万字,乾隆时在太学刻石,御制序文。蒋衡论书强调追溯篆隶,探究本原,其《抽存堂题跋.秦汉篆隶册》称:“六书之道演变为真、行、草,古法渐失,后世书家积其弊,欹侧取媚,如圣经遭秦焚,几乎无留存,实在可悲。有人向我求笔法,我为其畅明宗旨,让其悬笔中锋,臂指如铁石,用尽全力写蝇头小楷,所谓芥子纳山河大地,并非刻意求奇,只是想留存竹简漆书之意于万分之一罢了。”这种观念在当时颇为流行。书法风格独特的郑板桥也能写规范的馆阁体,崇碑派的主将康有为亦是如此。

康熙、乾隆时期的书法艺术并非如“康乾盛世”这一称谓所展现的那般繁荣。

恰恰相反,当时主流的书法观念及实践相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屈服于统治者的意志。

理论家们虽能追溯篆隶来探寻书法的源头,但并非是追求篆隶的真正精神,而只是顺从于中正平和的官样书体格局。

考据派的学术风气对帖派书法研究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考据学派注重考证分析的风尚渗透到书法研究当中,他们聚焦于古代遗迹的版本、字体渊源等事项,倡导学有出处,反对虚言神理。所谓虚言神理,从长远来看是针对北宋文人的,从近期而言是针对董其昌的。活跃于乾嘉时期的翁方纲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还有部分书法理论家以帖派范畴内的文人趣味为重,代表人物包括梁同书、梁嫩、王文治、于令劳等,他们的观念也能够说是晚明书法思想的延续。当时一些在野的文人对元、明以来的帖学传统感到厌倦,提倡依凭自己的意愿来创新书法,代表人物有金农、郑板桥等。

自嘉庆(1796 - 1820)往后,由于碑派兴盛,帖派系统下的书法研究逐渐走向衰落。

这期间尚有周兴莲、朱和羹等人,不过他们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局限,不具备多少开创性的意义。

四、传统书法理论问题的系统总结

传统理论的总结工作由晚清学人刘熙载达成。刘熙载的《书概》及《游艺约言》对汉魏以后书法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均予以关注,且能做到融会贯通。不仅如此,他还将金石书法纳入自身的理论视野,并将其概括为“金石气”。刘熙载是最早具备清晰碑帖融合意识的理论家。刘熙载在融合古典书学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他并非单纯地融合,而是把众多问题归结于主宰中国审美思维的根本学问,也就是儒家、道家等哲学针对美的问题所进行的阐述,以探寻其最终的宗旨与归向。

从上述这三个方面观察,清代的书法理论以复古为主流,即便康有为主张革新,也只是期望在楷书领域有所突破。而整个清朝在文化思想方面的保守氛围,抑制了人们的才情。晚明行草书的辉煌在清朝初期有过短暂的延续,这些书家原本是从明朝过渡到清朝的。自康熙朝往后直至晚清,篆隶虽确有复兴的趋势,然而行草这种能够展现艺术才情的书体却显得寂寥。(全文共计:2055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11月6日星期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