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失利,黄克诚怒拍林彪桌子:我发了十几封电报,你一个字不回

乐蓉评历史 2024-03-08 23:28:38

要说林彪和黄克诚,从来都不是一类人。

林彪气质显柔弱,缺少一些虎气,由于早年受伤的原因,还稍带病态,私下里更是不尚空谈,不喜社交,唯一的爱好就是盯着地图研究军事,偶尔翻阅几本战争类的书。以至于很多人看到林彪的第一印象,都会觉得他不像统率百万大军的元帅,而极似一个白面书生。

单看外表,黄克诚身材瘦削,总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又本是毕业于湖南师范的教书匠,身上的书卷气比林彪还重。但事实上,他为人处事又绝谈不上斯文,反而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性子直,敢说真话。上到各一把手,下到普通战士,没有他不提意见的,一生“九起九落”,大多都是因为一张利嘴。

一个杀伐战场,却性格清冷,内敛寡言;一个运筹幕后,却言词锐利,针锋相对。很难想象这样性格完全相悖的两人,军旅生涯却有很长一段的搭档经历。

东北时期的林彪威望很高,他资历老、能力强,镇得住“骄兵悍将”,连罗荣桓都让他三分。但黄克诚却是一个例外,他不止一次当着林彪的面犯颜直谏,甚至因为一场没打好的仗,曾硬闯司令部,差点掀了林彪的桌子。

这就是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

一、“适可而止,不能与敌硬拼”

四平,是林彪的心结。他一生谨慎,罕有败仗,独独在四平,却多次犯险用兵。四战四平,都是攻与守的极致较量,但两胜两败的战绩对于林彪来说,过于不甘和遗憾。

从战略角度来看,四平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是从沈阳北进长春和哈尔滨的要冲,更有四洮、四梅、中长三条铁路穿城而过,扼守着整个东北的运输大动脉。所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林彪就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时间抢占了四平城。

但占了四平,矛盾也随之而来。最先向林彪发难的,正是他在黄埔军校的师兄杜聿明。

杜聿明这个人很有特点,他能打仗,战功高,但为人低调,是国军中少有的理性派,看问题也通透,能实事求是,这样的人作为对手往往难缠。

自从苏联军队撤离东北后,国共都派出部队向北推进,但双方的状态却截然相反。国军官兵忙着收仓库、办产业,大肆借着接收城市的名义赚外快,而林彪的民主联军却纪律严明,部队展开很快,迅速占领了东满、北满、西满等广大地区。

说白了,当时国军压根没把林彪当回事,认为“土八路”只会打游击,哪怕收复了几座大城市,也不过是补充完后勤就撤了。唯独只有杜聿明不这么想,他从东北民主联军的编制、人数、装备做出了一个非常精准的推测:

“这支由原八路军、新四军主力组建而来的部队,最终目的是要占领整个东北。如果不能趁着东北民主联军立足未稳,迅速发起持续攻势,那么等这支部队建立好根据地,完善后勤补给能力,国军就会被彻底被赶出东北战场。”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杜聿明一到东北,就一刻不停地朝着民主联军进攻,生怕让其有任何喘息之机,而他下达的首个作战命令,就是进攻四平。与此同时,民主联军也刚刚收复长春,并计划将其设为首都,而四平又是长春的门户,要保长春,就必须先守四平。

一边要攻,一边要守,四平成了整场战争的爆发点。

按当时的军事态势,虽然民主联军在四平一带集结了8万多人,兵力并未差国军太大多。但杜聿明指挥围攻四平的8个军中,包括了新1军、新6军这两支全美械的远征军嫡系,是当时国内最精锐的王牌部队。

如果说打运动战,民主联军未必要担心什么美械王牌。但城市攻坚战不同,这种仗没有任何战术可讲,打的就是经验和装备,而民主联军恰恰就在这两点上落了下风。

要守四平,意味着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去硬碰硬。按理说,以林彪那种保守稳重的军事风格,他是不会打这种冒险仗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亲自视察了四平地形后,林彪向延安发去了一封表决心的电报:

“坚决与敌决死一战!”

一石激起千层浪,最不能理解林彪这项命令的,正是黄克诚。这位将来的共和国大将,想不通林彪为什么不愿意放弃四平,硬要拿着全部家底去拼一场消耗战。

站在黄克诚的角度,他当时是东北民主联军的副司令,还兼着后勤司令,最了解部队的具体状况。根据地没建起来,没有兵工厂,子弹打一颗少一颗,东北又未扩展群众基础,兵源、粮食无处获取。守四平能守多久?弹尽粮绝怎么办?后路在哪?

以黄克诚的性格,他看到问题,就必须指出问题,哪怕林彪已经拍了板要打这一仗。他直接给林彪发报,提出四平可以守,但应该“适可而止,不能与敌硬拼”,并建议“可以把四平及部分大城市让出来,尽快到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建立根据地。”

避免提前决战,养精蓄锐,巩固根据地,从现在的视角来看,黄克诚的建议算是一份标准答案。

但问题的关键是,林彪没有回电。

黄克诚不知道缘由,但考虑到时间紧迫,他又直接给延安发一封电报,篇幅很长,措辞激烈,力陈要撤,但结果又是石沉大海。

随着前线战事打响,两军进入近距离缠斗,黄克诚知道拦是拦不住了。作战命令下来,就必须坚决执行,哪怕不理解,也得坚决打。在这一点上,黄克诚没有二话。

但事实证明,这一仗真的出事了。

一、“我发了十几封电报,你为什么一个字不给我回?”

四平保卫战从一开始,就朝着一种极端的局面发展。

在兵力部署、战术调整上,林彪几乎没有任何明显失误。但前面也说了,城市攻防战打的是经验和装备,这是铁一般的战争法则。

杜聿明有一套炉火纯青的攻坚打法,先凭借火炮优势轮番轰炸几个小时,将外围阵地夷平,打掉坚固火力点。然后利用坦克战车撕开缺口,步兵采取营连进攻、交替掩护的方式,对局部发起突击,凭借远征军老兵充足的单兵火力和战斗经验,迅速取得优势。

与之相比,四平高深的城墙,反而限制了民主联军的发挥。我军的优势向来在于运动战,穿插迂回,长途奔袭,但对大城市防御的经验几乎为零,面对重火力压制更是难有办法,交通网络全部中断,大多数部队都是各自为战,形势急转直下。

在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凭借着作战勇敢,和惊人的战斗意志,坚守了一个月。虽然敌我双方的伤亡差不多,但此时杜聿明的援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而民主联军的人、枪、弹、粮都得不到补给。正如黄克诚所说的那样,拼消耗,拼到弹尽粮绝,后路在哪?

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撤守。四平没守住,长春也丢了,这是最坏的结果。

哪怕占据了优势,杜聿明也不敢轻视林彪,他还要一鼓作气的打下去,全军继续北进,一直打到哈尔滨。但也正在这个时候,陈毅在山东发起了大规模的袭击战,打得国军后方丧师失地,这才逼得杜聿明不敢再贸然前进,只能停在了松花江的南岸。

后来林彪自己也承认:

“1946年5月,从四平和长春撤退后,主力失去了战斗力。如果敌人继续增加两个军,我们的军事情况是很危险的,因为主力来不及休息和补充装备。山东大打起来救了我们一手,使得我们能够缓过气来。”

林彪有遗憾,黄克诚更是如此,战前他就连发电报要劝,但劝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部队硬拼。这场仗打得他心疼得不得了,都是走过长征的队伍,那么多老红军,一下子就造到里头,不甘心啊。

黄克诚的秘书李振墀后来曾回忆到:

“黄老跑到林彪这个指挥部去了,见面就拍桌子,指着林彪大骂,说部队打得这么惨,我发了十几封电报,你为什么一个字不给我回?”

林彪什么反应?李振墀讲:

“林彪坐那是不动声色,一句话不说。”

这是个很奇怪的反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林彪从来都不是一个能接受批评的人,他为人孤傲,军事上极有主见,自我意识很强,所以不喜欢受到任何人的限制,一批评就消极,连萧克都说:

“我同他(林彪)几次工作,也和他多次一起开会,从没有看到他作过自我批评,也不准别人批评。”

但这一次,林彪对黄克诚却一言不发。

为什么?

一是心态失衡,四平是林彪军旅生涯罕见的失利,也是进入东北后动摇根基的一仗,这对林彪心态的打击是很大的。二是心中有愧,在黄克诚电报问题上,林彪确实没有沟通。黄克诚是对的,林彪也认,但你让他承认错误,或是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做,那林彪不是那种人,他只能沉默。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林彪没说。打四平,最后下决心的人其实不是林彪。

三.“那就让后人去评说吧!”

其实前面也提到过一个细节,在黄克诚向林彪发报没有得到回应后,他又紧跟着向延安发了封电报,但同样没有回应,这其实就很耐人寻味了。也就是说毛主席和林彪,在四平开战前都收到了黄克诚的电报,但都选择了沉默。

1959年,毛主席曾请黄克诚到他那里吃饭,席间毛主席问了这样一句话:“难道四平保卫战真的打错了?”

黄克诚的回答很直接:“敌人开始向四平推进时,我们打它一下,这没有错。但敌人集结重兵与我方主力决战于四平时,我们就不应该固守四平了。”

直至此时,毛主席才说出了一个事实:“固守四平,当时是我的决定。”

黄克诚坦率地说道:“是你决定的,那也是错误的。”

毛主席听黄克诚这样说,沉默了许久,最后只是平淡说了一句:“那就让后人去评说吧!”

这段对话的时间,离四平保卫战过去了整整13年。毛主席这个时候提起四平,证明他心里其实对这场战役还有遗憾,或者说一直想验证这仗打的对不对,他相信只有黄克诚会说真话。而从黄克诚的反应来看,他其实早就猜到了毛主席才是真正下决心要守四平的那个人。

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毛主席为什么坚持要守四平?又为什么对黄克诚的电报视而不见?

其实结合当时的国内形势和后来整场解放战争的发展趋向,第一个问题很好解释,那就是从大局考虑,四平必须要守:

第一、 当时我军把精锐力量全部投入东北战场,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策略,为的就是争下这个稳固的大后方。所以如果刚进入东北就放弃四平这个核心城市,那后面的长春守不守?哈尔滨守不守?打不过就撤军,那么整个东北岂不是都要放弃?

第二、虽然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力量还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随着部队的不断扩充,就必须适应新的战争模式,积累实战经验,比如大兵团作战、城市攻防战,如果一直守着游击战、运动战的老模式,军事发展就会受限。

第三、当时国共虽然在战场上打的轰轰烈烈,但还处于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阶段,而谈判一大重心就是东北权益。守四平,就是希望借助此战,形成国军占领沈阳以南,而我军占领长春和哈尔滨以北的平衡局面。反之,军事上退步,外交上就要退步。

正是因为四平得失如此重要,毛主席才一反常态,下达了坚守四平,打一场消耗战的命令,他当时告诉林彪:

“你们至少还须经一二个星期也许更长时间的恶战才能实际达到停战。在此时间内,顽方会拼命进攻,企图控制更多的战略资源要地,而你们应尽一切可能不惜重大牺牲,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在顽军北进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其向长春前进。”

正是这项命令,让林彪下达坚守四平的决心。包括在四平战役期间,毛主席还曾特意嘱咐过林彪,让他化四平街为马德里。而马德里战役,指的是西班牙内战中,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一起保卫马德里的战斗。

但战役的发展,最后其实出现了两个意外。一是杜聿明孤掷一注,把所有精锐和重火力都推上了四平前线,摆明了要和民主联军拼到山穷水尽。二是敌人在谈判桌上顽固到底,和平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

正是基于这样的变化,毛主席最后告诉林彪:

“如果你觉得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地放弃四平,准备由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

可以看出,毛主席在四平战役的问题上,其实处理的非常灵活。为了和谈和争取东北,四平必须要守,和谈无望,四平守不住就撤,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作为一线的指挥员,黄克诚则是一开始就从单纯的军事角度考虑问题,认为守四平消耗大、困难多,不如放弃。

主席眼里的战争打的是政治,是大势。

将军眼里的战争打的是胜败,是得失。

身处的位置不同,对战争的思考自然也不同。很多仗哪怕不该打,胜算小,也要打,因为只有打了才能争取国家和民族权益,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都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打下的千秋大业。

而至于毛主席和林彪为什么没有回复黄克诚电报,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一来是当时战情瞬息万变,决策层的想法也在不断变化,很难及时将思路传达到一线。二来劝阻四平之战的人不在少数,一一回复也来不及。

不过在四平保卫战后,黄克诚提出积蓄力量的建议就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发展根据地,动员群众,建立稳固的后勤基地,兵员、物资、弹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东北民主联军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发展成为了拥兵百万的第四野战军。

正如杜聿明所忌惮的那样,一旦我军在东北扎下根来,国军的日子也就到头了。辽沈战役,杜聿明兵败而逃,最后在淮海成为了粟裕的俘虏。不过这位理性的国军名将,最后还是选对了路,因为在功德林里表现良好,提前得到了特赦。

而对于被自己狠拍了一次桌子的林彪,黄克诚也一直都是论公不论私。1985年春天,《军事百科全书》在撰写有关林彪的内容时,曾特意把稿件送交黄克诚审批。当看到其中把林彪军事上的成就都刻意贬低时,黄克诚连连摇头,认为这违背了历史真相,并对编写的工作人员说到:

“他说你们写条目啊,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像司马迁写《史记》一样秉笔直书。如果林彪不能打仗,他没有功劳,他怎么能当元帅?你这个书要将来出版以后,全世界人都会看,人家外国人都会说中国军队怎么没有人了,找了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当元帅,你们交代不了。”

黄克诚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在他逝世后,其夫人曾写过这样一副挽联:

“人生复求,少逢国危,坚信马列,青年从戎,毕生尽瘁,幸得见中华民族光荣屹立,即死无憾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国运日新,人才辈出,惜不随全体同志再尽绵薄”。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