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嘴侃教育
曾刊发在浙江教育报上一篇名为《打破“铁饭碗”,浙江“县管校聘”改革这一年》的文章,文中有这样的内容:浙江省有33个试点地区,涉及926所学校,跨校竞聘上岗教师达1355名,组织调剂上岗53名,解除聘任合同155名……
155名教师被解除聘任合同,解除聘任合同对老师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
当教师人数不够用,为了开足开齐课程,学校不得不聘用代课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所进行的教师“县管校聘”就是一场闹剧。可当教师人数出现盈余,教师“县管校聘”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对老师们来说,这一次,真不是闹着玩的!聘不上可能要失业!
校内聘不上,就没有机会了!这种情况或会越来越多某地教育局发布的2024年县管校聘工作9号通知称,各中心学校即日起开始组织校内竞聘,并在校聘结束后8月20日将本单位聘任结果报告人事股,包含编制数、聘任人数、聘任后待岗老师名单,根据目前掌握情况各中心学校均没有空编,无法接受跨校竞聘。
“各心校均没有空编,无法接受跨校竞聘”,你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吗?
老师们如果在本乡镇内落聘,就没有机会了,因为其他乡镇没有岗位,无法跨校竞聘,实际上就直接进行了待岗状态,下一步就是失业!
之前,教师“县管校聘”是怎么搞的,为什么现在直接没机会了?
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一般都采用3轮竞聘制,即:校内竞聘、学区竞聘和跨学区竞聘。
所谓的“校内竞聘”,就是教师在学校内部提出申请,学校组织竞聘小组进行资格审查,量化打分,按照分数排列,低分人员校内竞聘中落聘。第二轮为“学区竞聘”,在学区内进行,一般为一个乡镇或几个乡镇为一个学区,各校首轮落聘人员,去学区内其他有岗位的学校应聘,同样是量化打分,高低分排列,低分人员落聘。第三轮是“县域内竞聘”,前两轮落聘者,参加县域内有岗位的学校竞聘,而这些学校大多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学校,这也是老师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上文的“中心校”其实就是一个乡镇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有些地方称作“教育办”,或“教办室”,属教育局派出机构。
根据当地教育局的通知,也就是说各乡镇都不缺教师,按分给各乡镇的编制数,各中心校聘用之后,落聘的教师就不需要再进行跨乡镇竞聘了,直接进入待岗状态。
之前老师不够用,教师“县管校聘”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大家都相安无事,当教师人数真正盈余,教师“县管校聘”的威力就出来了!这真不是闹着玩的,落聘只能待岗学习,发放一点基本工资,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次参加竞聘,如果再落聘,就失业了!
实施教师“县管校聘”,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实施教师“县管校聘”,两个问题要首先解决,否则对于只知道“老实干”的一线教师,就是不公平。
1、所有被借调出学校的具有“教师”身份的人,需要全部返岗参加竞聘
某地教育局一共有30多个编制,实际上班人数接近200人,多出来的100多人是从哪里来的?教育局或其他单位把各个学校里的“优秀教师”以各种名义借调出来,这部分具有“教师身份”的人是否要回校参加竞聘?
如果这些被借调的老师不回校参加竞聘,让只知道“老实干”的老师落聘,对他们公平吗?
2、谁来监督竞聘领导小组?
实施教师“县管校聘”,各个学校的竞聘领导小组具有“生杀大权”,他们的权力谁在监督?
平时教学有成绩,做不得半点假,可竞聘演讲得分却有很大想象空间,当竞聘影响到个人命运,老师们会不会私底下走捷径?学校领导会不会任人唯亲?老师们上一节课,有人评价优秀,有人认为上不了台面,主观性评价得分如何界定?即便有人监督,到最后也是不明不白。
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目的是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区域内老师的合理调配,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可现实操作起来却变成了“末位淘汰”,这真的合适吗?
实施教师“县管校聘”,要有力度,要多个部门介入,制定出公平、公正的实施办法,不能让其沦为个别人收拾老师的“工具”。在有力度的同时,更要有温度,有人文关怀,比如5年内退休的老师,处于孕期、哺乳期或长期请病假的老师。
当教师人数盈余,会不会像当年工人下岗一样,让老师们批量失业?答案很难说!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以后的事谁也说不了,过好当下,多提升自己,或许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