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吕祖谦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七绝4首写春日,文笔清丽惊艳

火云上有诗词 2025-01-18 03:24:21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世称“小东莱先生”。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出身“东莱吕氏”,以门荫入仕,起家将仕郎。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调补南外宗学教授,累迁直秘阁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宋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春日(信) 其一 南宋 · 吕祖谦

春波无力未胜鸥,夹岸山光翠欲流。

若使画成惊顾陆,更教吟出压曹刘。

首句:“春波无力未胜鸥”,以“春波无力”形容春水绵软、无力的特点,这种绵软无力的春水甚至难以承载轻盈的鸥鸟。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水面的宁静与柔美。

次句:“夹岸山光翠欲流”,用“翠欲流”来形容两岸山色的青翠欲滴,仿佛这绿色要溢出山间,流淌到水面。这种描绘手法充满了生命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世界。

三、四句:“若使画成惊顾陆,更教吟出压曹刘。”这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夸耀,也是他对这幅春日美景的高度评价。他认为,如果这样的景致被画成图画,定会惊动顾恺之、陆探微这样的绘画大师;而如果写成诗歌吟咏出来,其艺术魅力定会超过曹植、刘桢这样的文学巨匠。这种夸耀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春日(信) 其二 南宋 · 吕祖谦

络石寒毛涧底明,春来绿遍小峥嵘。

凭谁再续平泉记,为定芸兰孰弟兄。

首句:“络石寒毛涧底明”,这里的“络石”指的是络石藤,一种常生于山野间的藤本植物。“寒毛”形容其藤条细长如毛发,且在涧底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涧底络石藤的形态与光泽,给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感觉。

次句:“春来绿遍小峥嵘”,“春来”点明时节,“绿遍”形容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的景象。“小峥嵘”则形容山峰虽小却也有其挺拔峻峭之处。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后,整个小山峰被绿色所覆盖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四句:“凭谁再续平泉记,为定芸兰孰弟兄。”“平泉记”可能指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所作的《平泉山居草木记》,该书详细记载了平泉山庄的草木花卉。这里诗人借用“平泉记”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向往,并希望有人能继续这样的记录,来评定这些繁茂的兰花谁是兄弟谁为宾客。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敬仰。

西兴道中二首 其一 南宋 · 吕祖谦

凫鹜迎船似有情,随波故起绿粼粼。

野花照水开无主,谁信春归已两旬。

首句:“凫鹜迎船似有情”,开篇即描绘了生动有趣的画面:野鸭(凫鹜)仿佛懂得人情世故,主动地迎向行船,给诗人带来一种亲切和愉悦的感觉。这里的“似有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野鸭以人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次句:“随波故起绿粼粼”,紧承首句,进一步描绘了水面的景色。随着波浪的起伏,水面泛起粼粼绿光,这种绿光可能是由水面的反射或是水中的植物所发出的。这里的“故起”一词,既表达了水波的动态美,又暗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仿佛这绿光是有意为之,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和生机。

三句:“野花照水开无主”,将视角从水面转向岸边。野花对着水面开放,自开自落,无人欣赏,但却依然绽放得如此灿烂。这里的“无主”一词,既表达了野花的自由自在,又暗示了诗人的孤寂和落寞。在繁华的春日里,野花虽美,却无人赏识,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末句:“谁信春归已两旬”,以反问的口吻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和不舍。尽管野花依旧灿烂,水波依然粼粼,但春天却已经悄然过去了两周。这里的“谁信”一词,既是对读者的提问,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西兴道中二首 其二 南宋 · 吕祖谦

桑麻张王不知春,帝恐莺花太断魂。

东岸红霞西岸绿,却将景色为平分。

首句:“桑麻张王不知春”,“桑麻”指的是农事,即种植桑树和麻,“张王”在这里泛指农夫。这句诗通过描绘农夫们忙于春种,连春天的到来都无暇顾及,形象地展现了农人的勤劳和春日的繁忙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农人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次句:“帝恐莺花太断魂”,“帝”在这里并非实指帝王,而是借以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视角或情感。“莺花”指春天的美景,如莺啼花开。“太断魂”则形容景色过于迷人,使人沉醉其中。这句诗通过帝王的视角,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担忧,仿佛担心这美景过于迷人,会让人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这种担忧实际上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三、四句:“东岸红霞西岸绿,却将景色为平分。”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两岸不同的景象:东岸红霞映照,仿佛是朝阳的光辉在照耀;西岸则是绿意盎然,郁郁葱葱。诗人用“为平分”来形容这种景色的分布,既表达了景色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和和谐之美。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