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射上千箭,一张弓阻挡上万骑兵,宋代人形加特林是真是假?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3 03:48:48

2012 年,丹麦艺术家、弓箭爱好者,拉斯·安德森在网上发布了自己一秒三箭的射箭视频,受到大量网友的关注。

之所以能引来大量围观群众,不仅仅是因为它射速极快,堪比传说中的神射手,更是因为专家学者们一直认为,欧洲古代神射手的射速记录是夸张描述的产物。

即便拉斯·安德森已经用事实打了专家们的脸,但仍有很多人认为,他使用的特制弓箭才是成功的关键,古代的弓箭手不可能在战场上拥有这样的能力。

那么古人到底能不能做到,实战中快速射箭杀敌呢?

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还有人能做到,那就是大宋“人形加特林-王舜臣”。其实啊,也不怪欧洲专家们不相信,一秒三箭射箭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毕竟啊,当年英国长弓手练的脊柱都变形了。在阿金库尔之战中进行高仰角的覆盖射击,也不过是极限射速,一分钟 12 箭,然后就射了 5 分钟,就把箭射完了。因此,很多人认为战场上弓箭的射速不会快,别说一秒几箭,就算是一分钟几箭,也是无法长时间维持的。

但架不住,有些狠人就是能打破常规,轻易就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王舜臣就是这么一位狠人。

宋元符二年,北宋军队西征,灭掉青唐国。内乱后,青唐国并没有恢复和平与安定。

正相反,由于北宋与清唐国距离遥远,道路不畅,后勤压力极大,对当地控制力也并不高,当地部族攀附不定。这些失去工业支撑的部族武装,没胆子和宋军正面硬碰硬,但依托复杂地形搞偷袭的胆子,那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他们利用轻骑兵穿梭于山间隘口,或是伏击毫无准备的宋军,亦或是拒险而守,成了一个个令宋军边将头疼不已的硬茬子。

这些规模不大的游击战,让宋军将领即使再怎么小心,还是时不时会在半路碰个满头大彩。

有一天,一群羌兵伏击了一支宋军,被袭击的宋军一时“首尾不相应”。北宋身为名将之子的种朴奋力搏杀,最后依然是“殊死战,为贼所杀,以马负其尸去”。

不光统帅死了,宋军本身也死伤惨重,还被羌兵们逼到一处难以通行的隘口。正常来说,这支宋军已经没救了,羌兵们已经可以开香槟了。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呢,羌兵们就发现,诶,等会,不对啊,这会儿宋军啊,有挂。

军队面临覆灭危机时,“摄第三将士”的侍禁王舜臣站了出来,为宋军断后。此时,羌人已经聚集了近万名骑兵,并派出七位披甲的具装重骑兵,“介马而先”为先锋。

王舜臣看到后,立即判断出来,探阵的巨装骑兵,肯定是对面羌人首领手下的精锐。

随即便和周围的士兵打趣说:“吾令最先行者眉间插花。”

接着连射三箭,每一支都正中一个羌兵门面。剩下的四个羌兵一看不好,就想勒马溜号但接着王舜臣又连射四箭,虽然这回没让对面眉间插花,却也是“矢贯其背”。

对面的羌兵一时被吓得呆若木鸡,进退失据。王舜臣的箭矢又准、又快、又狠,他不需要像后世八旗兵那样近距离“五步射面”,而是在相当远的安全距离上连发三箭,均准确命中具装骑兵防御最薄弱的面部。

同时,射箭的速度还足够快,让剩下的四名骑兵没信心冲过来,最后,弓力也足强,能穿透具装骑兵的背甲。羌人估计都蒙了。虽说把自古弓兵多挂逼,但也没让你真的开挂呀。

遗憾的是,这位王舜臣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印记。翻阅《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资治通鉴后篇》、《续资治通鉴》中,也仅能找到一些只言片语。在种朴战死时,他只是一名侍禁。

所谓侍禁是个最高不过从八品的小军官。但这是北宋禁军的军官,位轻权重,是宋代“小使臣”的一员。而“小使臣”出现于唐朝后期,是皇帝为了监视权力极度膨胀的地方藩镇而设立的职位。

起初,是在太监中挑选亲信去地方监视藩镇。到了五代时期,武人皇帝们从禁军军官中选人去监视藩镇。到了宋太宗时期,还明确了“小使臣”的升迁次序。

只能说不愧是大宋,情报系统也要给你拉到官僚体系的泥潭里来。电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的那个亲信张茂就做过“小使臣”中的西头供奉官。

历史上的名将狄青也是从小使臣起家的。不过宋哲宗时候的小使臣数量增大,已经从皇帝的亲信变成了低级武官的记禄官阶,可就算如此,“小使臣”也算得上是天子亲军,堪比后世的黄埔生了。

想要成为”小使臣“,那也不容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上阵杀敌,靠军功搏个前程。其次是参加武举,对武艺和文化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比较难的是荫补,不仅要拼爹,还得把爹献祭掉。

最难的是封赏,上面必须还得有人罩着。但王舜臣却不走寻常路,他不是通过上述途径晋升为侍禁,而是凭本事被贬为了侍禁。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王舜臣开局可以说是官运亨通。随着熙河开边的稳固,他先后担任了兰州、麟州等处知州,但却“先坐白草原帽赏夺冠”。

这场百草园之战爆发于两年前的绍圣四年,当时宋军大获全胜。但经过陕西河东路经略司进行勘验,说只在边界内找到了 400 多个脑袋。

于是朝廷要求参与此战的军官,对核实的首级进行“保明”担保,以便日后追责。这其中就有王舜臣。而在百草园之战后的第二年,当时还是兰州知州的王舜臣,就上报自己“讨荡西贼,斩获约 3000 级”。

这才第二年,正是严打的时候。朝廷虽然答应“赐银合、茶药,其出介兵,赐钱有差,所有得功将士等”,但也要求西河兰岷路经略司“急速保明公状以闻”。这一查不要紧,王舜臣冒功的猫腻,立马是藏不住了。

“斩获约 3000 级”都是后改的。人家最开始报的是“斩级 2 万,夺马千匹,橐驼五百,羊畜数万“。王舜臣手底下总共才 15000 人,这个战果属实有点离谱了。这不是撞枪口上了吗?于是王舜臣就被夺官贬职扔到前线了。

不过虚报战功这事吧也不能全怪王舜臣。宋代和之前的朝代一样,都有“计首授功”的习惯。军队能拿出多少脑袋,就能得到多少的战功和赏赐。

由于大宋打仗实在不太行,军官们为了战报好看,往往会把战绩乘以十。这样上边有面子,下边有好处,大家就都心照不宣了。

就连岳飞都只要求“武将不怕死”,而不是武将不贪财。

武将应该贪财那是宋代全社会的共识。虚报军功属于时代特色啊,就像大家上班摸鱼一样,是公认的。只要不要太过分,就不算犯错。

王舜臣呢,虽然虚报军功,但人家打赢了,不是“讳败为胜”,也积极承认了错误。按理来说是不会深究的。之所以被一撸到底,其实不是因为犯了错,而是因为卷入了党争。

简单来说,就是鸽派和鹰派打架。连老三都算不上的边军将领,犯了错,被鸽派抓了痛脚,那自然直接无了。这王舜臣没被直接弄死,那都是因为离得远,只能说,不愧是大宋。

王舜臣在官场上虽然有点憨,但到了战场上,那剩下的就只有强悍了。他也立即在属于自己的舞台,战场上,让所有人见识了凭本事输掉的官职,再凭着本事赢回来。

王舜臣用神射秒掉骑兵的精锐前锋后,暂时迟滞了对方的进攻。但主将战死,摆在宋军的面前依然是一个死局。于是,“摄第三将士”的王舜臣接过指挥权,重整部队准备翻阅隘口。

羌人也没有退缩,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毕竟你王舜臣射箭再厉害,千百个骑兵一拥而上,你也未必能把所有人射死。

面对这种情况,王舜臣表示:“不好意思,我还真想试试“

于是他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人形加特林”闪亮登场。

根据史料记载。申时到酉时啊,也就是下午三点到傍晚七点的不到四个小时里,王舜臣抽矢千余发,上演了一箭一个小朋友。

尽管自己也射得手指开裂,血流至肘”,但就这么凭一己之力拦下了羌兵,为身后的部队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实现胜利大逃亡。

宋军士兵们肯定要感谢这位”南无加特林菩萨了“。两个时辰,四个小时内抽矢千余发,平均下来一分钟,最慢也要射出四箭。

更重要的是,这是实战呐,所用弓箭也是古代的军用品。宋代战弓拉力为七斗到十斗,也就是大约84磅到 120 磅。目标也是会动会躲的活人。

长时间高度集中的注意,高强度环境下的抗压能力,还有强大的身体素质,简直恐怖如斯。喊他一声”人形加特林“或许夸张,但绝不过分。

当然,对于这一记载的真实性也不是没有人怀疑啊,毕竟四个小时射出上千件,比欧洲神射手的传说故事那还要夸张。

但是就像拉斯·安德森展示了一秒三箭一样,王舜臣的壮举其实也不是孤例。日本江户时期有个著名的“通矢”大赛,也叫“三十三间堂射”。

比赛内容是 120 米外射靶,靶心面积大约为 2×2 米。比赛从傍晚开始到第二天傍晚结束,就比谁上靶的箭矢数量多。

根据正式的记录,尾张藩的星野勘左卫门,在宽文 2 年射了 6666 的成绩,列为第一。然后宽文 8 年被纪一番的葛西园右卫门,以 7077 箭打破纪录。

隔年的宽文 9 年,星野又以 8000 件整的成绩打破纪录。最后和佐大八郎在贞享 3 年,又以 8133 件位列第一,从此再无人打破纪录。

虽然比赛和实战不可同日而语,2×2 米的靶子也实属和射箭精度没啥关系,但比赛记录也证明了,弓箭的顶尖高手是有可能做到,四个小时射出上千箭的。

这并没有超越人类的极限。因此,即使王舜臣本人之前有谎报军功的前科,但他这场“一弓退万骑”的壮举在当时还是得到认可的。

更何况这可是大宋啊,武将老老实实还容易被挑刺。这种听起来就很离谱的战报,肯定要被鸡蛋里挑骨头的。王舜臣本人还刚刚被卷入党争导致贬官。如果不是无可置疑,这一壮举也不可能被记入史书。

更何况元明清三朝,弓箭射术大发展后,依然没有人质疑王舜臣的战果,说明在古代的一般认知中,这种高射速的技巧是确实存在威力,也足够实现对敌人进行杀伤的。

最终,王舜臣仅凭此战的功劳被提拔为雄州防御使。但关于他的历史记载也到此为止了。

官不在高,稳定就行。与其加官进爵和一众官僚争得你死我活,不如捧着手上的金饭碗悠闲度日。

这位“有古枭将风”的猛人也就此选择了躺平摆烂。

只能说,不愧是大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