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学》之《心之密》13

中华文化健美课程 2024-03-26 04:08:57

健康中国 我在行动

2008北京奥运,残奥会徽“‘天、地、人’之‘之’”—— “人生哲学”别有洞天的感觉,心之力谱写“中华‘之’学”“究天人之际”见解:人体——宇宙学

人的科学

人之学

人学

《中华之学》之《心之密》13

接上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宇宙“物质的运动,不仅是……而且还是……化学的化合和分解、生命和意识”。

人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存在物,人的生命运动是人体内的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与意识运动的整体表现。

其中的物理、化学运动是生物、意识运动的生命表现的基础。化学运动必然伴随一定的物理运动,但物理运动并不能代替化学运动的特殊内容,生命机体“是把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结合为一个整体的高度统一,而这种三位一体是不能再分的”、“脊椎动物,它们的特征:整个身体都聚集在神经系统周围,因此,便有了发展到自我意识等等的可能性”、“神经系统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蠕虫的头节向后延伸)便占有整个身体,并且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组成整个身体”(《自然辩证法》)。

意识活动是建立在神经系统物理化学变化的基础上的,但这些变化与意识活动不是一回事。

正如恩格斯所说:“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问题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意识活动——这是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它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主宰。

然而在人的意识活动支配下的生命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社会中人与人的联系过程中实现的。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马恩全集》)。

哲学、当代科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定论: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客观世界不仅指周围环境中的客观事物,而且还有人体自身生命这个客观存在。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并据此发放出相应的信息、并通过有关组织器官的活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这个过程对人来说,都是在高级神经中枢指挥下完成的,是意识接受、发放、摄取、贮存信息的过程。

其中的内容有的呈现为显性意识活动,有的则成为隐性意识活动。

意识主导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意识活动的形成而形成的。

新生婴儿是靠机体遗传带来的生命反射(非条件反射)功能来主导生命活动的,随着感觉信息进入大脑意识,逐步建立起各种信息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

与此同时,脑细胞结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时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主导作用,虽然是对客观实物信息的直接反映,但已属于广义的意识范畴,直至语言形成后,意识中建立起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应形式,很多生命信息包含在概念(词汇)之中。

由于人们认为词汇概念是对实物的高度抽象,已离开了具体实际物质,因而对运用词汇的意识主导生命的作用,也就被人们忽略了。

其实任何与生命活动有关的词汇概念,都在实际生命活动中汇集了丰富的有关生命信息,所以当这样的意识活动内容呈现时,则直接影响生命活动的进行。

待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