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最苦的是边防部队,战士们产生了哪些心理问题?

啊狮说历史 2024-11-03 07:10:33

对越反击战最苦的是边防部队,战士们产生了哪些心理问题?

1979年的一个深夜,云南省某边防哨所内,值班军官小王正在写一封家书。突然,一阵急促的枪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敌情!"哨兵的喊声划破长空。

这样的日子,边防战士们已经习以为常。可谁能想到,在这看似平静的战备生活背后,却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理煎熬?

有这样一个数字:在6年多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仅云南边防部队就进行了500余次大小战斗,伤亡人数近千人。然而,比起这些有形的伤亡,更令人揪心的是战士们内心深处的那些无形创伤。

一位曾在老山前线服役的老兵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比起身体上的伤痛,更难治愈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伤。"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些铮铮铁骨的军人也不得不直面内心的脆弱?

一、边防战士的特殊使命

1979年2月17日,随着一声令下,中越边境线上的炮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主力部队撤离后,边防部队却开启了一场更为漫长的守卫使命。

云南省军区下辖的蒙自、文山军分区,以及守备一师、二师的边防战士们,担负起了近千公里边境线的防卫重任。这些边防哨所,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

在老山前线,有一个被称为"生死棋盘"的特殊阵地。这里共有32个暗堡,形似围棋棋盘,每个暗堡就是一颗"棋子"。战士们24小时轮流值守,从不间断。1984年夏天的一个中午,37号暗堡的观察哨发现敌军正在偷偷靠近。哨兵立即按响了警报,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就此展开。

与轮战部队不同,边防战士们没有轮换的机会。他们要像铁钉一样,钉在这片热土上。新兵张明初到边防时,跟着老兵刘洪学习认路。刘洪指着山间的羊肠小道说:"这条路你得记住,半夜里也要能摸得着。"为了熟悉地形,张明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走这些山路。

1985年的一天,文山军分区某边防连突然接到紧急任务。越军正在加紧修筑公路,意图切断我军补给线。连长带领30名战士,在夜色掩护下,爬上了离越军工地仅500米的制高点。经过三天的观察,他们成功找到了越军的弹药库位置,随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袭行动。

边防战士的战斗不止于枪林弹雨。1986年春节前夕,守备一师某连的战士们发现,边境线附近的村民正在遭受霍乱疫情的困扰。连队立即抽调了3名卫生员,带着药品深入村寨展开救治。整整一个月,他们走遍了边境线上的12个村寨,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蔓延。

在中越边境线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87年,文山军分区一个边防连的战士小李,在执勤时发现一名越南儿童误入雷区。危急时刻,小李冒着生命危险,趟过雷区将孩子救了出来。这个感人的故事,在边境线上广为流传。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边防战士还要承担起培训新兵的重任。每当野战部队轮换时,边防老兵都要担任"向导",教授新来的战友识别地形、分辨敌情。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边防战士,用他们的坚守,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边防线。

二、心理创伤的四大根源

1984年的老山前线,一场特殊的连队会议正在进行。会议的主题并非讨论作战计划,而是探讨如何帮助战士们克服各种心理问题。这场会议的召开,源于一连串令人揪心的事件。

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医务室的张医生。他拿出一沓厚厚的病例,指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因恶劣环境导致的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病例激增。在老山战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战士们常年与潮湿、寒冷为伴。一名战士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又是下雨,被子都能拧出水来,已经连续一周没有干过衣服了。"

紧接着,连队指导员李文起身发言。他提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每当野战部队进行换防时,边防战士们的情绪都会出现明显波动。1985年春节,某野战部队完成为期半年的轮战任务后撤离,临走时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而就在当天晚上,边防连队值班室收到了5份请求调离的申请书。

1986年夏天,一场意外的炮击造成了3名战士负伤,其中小陈失去了右臂。这次事件在部队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战士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的症状。有的人甚至在值勤时表现出过度警惕,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紧张地抓起武器。医务室的记录显示,在那个月里,安眠药的使用量是平时的三倍。

最令基层干部头疼的是家庭问题。守备二师某连的老班长王大勇,父亲突发脑溢血,家里连发四封急报。但由于连队正处于战备状态,他始终未能及时返乡。一周后,当王班长终于拿到探亲假时,父亲已经去世了。这件事在连队里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战士开始质疑现行的休假制度。

1987年初,文山军分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因家庭变故申请探亲未获批准的有76人,因未能按期结婚导致对象改嫁的有23人,因家庭困难申请转业未获批准的有45人。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边防战士们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某边防连队的档案室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份特殊的请示报告。1985年,一名战士的妻子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来队探亲,却在返程时遭遇车祸去世。这名战士随后申请退伍,连队党支部为此专门召开了三次会议,最终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请求。

守备一师教导员周明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相比轮战部队,边防战士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要应对战场上的生死考验,还要克服与家庭长期分离的煎熬。很多问题看似是工作生活小事,却可能成为压垮战士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战士们的心理救助

1988年春,在云南边防部队的一间简陋营房里,一个被称为"心灵诊所"的房间正式启用。这是边防部队历史上首个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军医王海龙和三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轮流值班。

开设心理咨询室的想法源于一件令人痛心的事。1987年底,守备一师某连一名年轻战士在执勤时突然情绪失控,冲着天空连开数枪,所幸被战友及时制止。事后调查发现,这名战士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失眠、易怒等症状,但始终没有得到及时诊治。

为了打消战士们的顾虑,军区卫生部特意规定,接受心理咨询的记录不计入个人档案,谈话内容也严格保密。咨询室的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标语:"倾诉烦恼不是软弱,寻求帮助是一种勇气。"

在文山军分区,军医刘建国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战地巡诊"制度。每周两次,他都要背着医药箱,翻山越岭走访各个边防哨所。除了处理常见病症,他还会主动与战士们聊天。1988年的工作日志显示,他累计走访了156个哨所,进行了超过300次心理辅导。

1989年初,守备二师尝试推行"战友互助小组"制度。每个小组由5-6名战士组成,包括老兵和新兵、党员和普通战士。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定期开展谈心活动。这一做法很快在全师推广,成为基层战士心理疏导的重要渠道。

在老山前线,有一位被战士们亲切称为"周妈妈"的女军医。她发现很多战士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于是创造性地开展了"日记疗法"。她告诉战士们:"把烦恼写在本子上,就像把石头从背包里拿出来一样。"

1990年,军区卫生部组织了一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交流心理救助工作经验。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开展系统心理救助工作以来,边防部队的轻伤病员康复率提高了30%,重大心理问题发生率下降了40%。

在某边防连队,有一面特殊的"心愿墙"。战士们可以在上面贴上自己的心愿便签,连队干部会定期查看并尽可能帮助实现。1989年冬天,一名战士在便签上写道想要一本心理学书籍,两周后,连队就收到了军区图书馆寄来的十几本相关书籍。

军医张海涛在一次工作总结中写道:"通过开展心理救助,我们帮助战士化解了很多困扰。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并不可耻,这恰恰体现了一个军人的担当和勇气。"

四、情感纾解的特殊方式

1989年8月的一个傍晚,在老山前线的一处营地里,传来了阵阵二胡声。演奏者是守备一师某连的通讯员小李,这把二胡是他从家乡带来的。每当战斗间隙,他都会拉起二胡,为战友们演奏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很快,这种自发的文艺活动在边防部队蔓延开来。在文山军分区,一支由30多名战士组成的"边防文工队"应运而生。他们自编自导了小品《月亮湾的笑声》,讲述了边防战士们的日常生活。这台节目在边防线上巡回演出了20多场,成为战士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1990年春节前夕,守备二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营春晚"。晚会上,最受欢迎的节目是一个名为《写家书》的朗诵。朗诵者是一名普通战士,他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边防战士与家人书信往来的故事。台下不少战士听得热泪盈眶。

在某边防连队的文化活动室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本特殊的诗集。这本诗集收录了边防战士们创作的200多首诗歌,其中有一首《暗堡里的月光》,写道:"月光透过射击孔,照亮我的枪,也照亮我的思念。"这首诗后来被谱曲传唱,成为边防战士们最喜爱的歌曲之一。

1991年,军区文工团来到前线慰问演出。一位老兵递给文工团的演员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连队战士们写的诗句。文工团随后把这些诗句编成了歌曲《边防战士之歌》,这首歌很快在部队里传开。

书信往来是边防战士们最重要的情感寄托。在老山前线的邮递员小张,每月要往返100多公里山路,为各个哨所送信。有一次,他冒着大雨送信,不慎滑倒摔断了腿,但他还是坚持把信送到了战士手中。

1992年,某边防连队的指导员发起了"一封家书"活动。他请每位战士给家里写一封信,讲述自己在边防的故事。这些信件后来被整理成册,成为连队的珍贵档案。其中一封信写道:"亲爱的父母,虽然我不能常回家,但请相信,我守护的不只是边防,更是你们的平安。"

在文山军分区的档案室里,还保存着一份特殊的剪报集。这是一名战士将家乡寄来的报纸上有关边防报道的文章carefully剪下来装订而成。这本剪报集在连队里传阅,成为战士们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

为了丰富战士们的业余生活,各连队还开展了读书活动。1993年,某连队的图书角里就有300多本书籍,内容涵盖文学、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一本《边防连队读书笔记》记载了战士们的读书心得,字里行间充满对知识的渴望。

五、历史反思与启示

1994年初,在云南省军区一间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座谈会正在进行。与会者都是曾在边防一线服役的老兵,他们正在回顾那段特殊岁月里的经验教训。

一位曾在老山前线担任连长的老兵拿出了一本泛黄的工作笔记。笔记的第一页写着这样一段话:"战士们不是铁打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只有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带好一支部队。"这本笔记后来被军区保存,成为基层带兵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文山军分区的档案馆里,保存着一份1985年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边防部队出现的问题中,有超过60%与心理因素有关。这个数据引起了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开始在全军区推广心理健康建设工作。

守备一师的老兵小组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1995年的交流会上,一位老军医分享了一个特殊案例:1986年,一名战士在战斗中负伤后出现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战友们的关爱,这名战士不仅康复了,还在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班长。

1996年,军区组织编写了《边防部队心理健康手册》。这本手册收集了大量真实案例,总结了边防战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手册发到基层后,很快成为连队干部的必读书目。

在某边防连队的荣誉室里,挂着一面特殊的锦旗。这是1988年战士家属们送来的,上面写着:"感谢部队照顾我们的孩子"。锦旗背后是连队坚持多年的"家属联系制度",定期向家属通报战士的表现,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1997年,一份来自基层的建议引起了军区领导的注意。建议提出要建立"战士心理档案",记录每个战士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这一建议很快付诸实施,成为了解和帮助战士的重要途径。

在和平年代,边防部队的这些经验被广泛传承。某边防连队创新推出"心理委员"制度,由战士们选举产生,负责收集和反映连队官兵的心理需求。这一做法获得了上级好评,在其他部队推广。

2000年,一位退伍老兵重返老山。看着那些依然挺立的暗堡,他说:"战争年代,我们更多关注身体上的伤,现在想来,应该更早关注战士们的心理健康。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永远铭记。"

在军区史志馆的一个展柜里,陈列着一份特殊的文件。这是1989年军区党委关于加强军人心理建设的决议。文件开篇写道:"强大的军队,不仅要有过硬的作战本领,更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我们在边防实践中得出的重要启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