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黎奥运会的圣火熊熊燃起,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座浪漫之都。中国体育代表团,以716人的强大阵容,405位运动员的矫健身姿,踏上了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然而,在这场体育盛宴的背后,有一个群体却以另一种方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前往巴黎的中国记者,他们的数量竟然高达2400名,是运动员人数的六倍之多!
想象一下,当一位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时,身后却围着六名记者,他们手中的麦克风、相机和摄像机如同密集的炮火,试图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这种热情与关注,本应是运动员们最坚实的后盾,却没想到在某些时候,变成了让他们感到压力的负担。
在赛后的采访中,一些记者的提问让人大跌眼镜。全红婵夺冠后,一位记者竟然问她“拿捏”这个词汇用英语怎么说。全红婵一脸茫然,回答道:“不知道。”这位记者却不依不饶,继续追问:“我教你,你这是想告诉别人你比世界冠军都牛逼还是咋的?”这样的提问,不仅缺乏专业素养,更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在如此重要的国际舞台上,我们的记者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还有记者问全红婵的哥哥:“你妹跳水能挣多少钱?”这样的问题简直就像是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哪里还有一点专业记者的风范?这样的提问不仅让运动员感到尴尬,更是对中国体育形象的一种损害。我们的记者应该明白,奥运会是一个展示国家形象的舞台,而不是用来满足个人好奇心的地方。
除了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外,还有一些记者的提问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问潘展乐如果要用一种动物比喻自己会选择什么?这种无聊至极的问题让人不禁怀疑这些记者的专业素养。还有的记者问孙颖莎会不会安慰被淘汰的王楚钦,这样的问题简直就是在挑拨离间,让运动员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些记者的种种行为,不仅没有为运动员们保驾护航,反而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和困扰。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尽全力,为国争光,他们本应该得到的是尊重和支持,而不是这些无厘头的提问和干扰。
而这些记者拿着公费出国采访,却做出了如此让人失望的事情。据统计,2400多名记者,每人每天的补助就算只有100元,每天也要花费24万,17天就是408万。这还只是最低的估算,如果按照每人每天300元的标准来算,那更是高达1200多万。这些钱可以用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啊!比如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上学,挽救那些看不起病的家庭。而这些记者却在这里挖空心思提一些无聊的问题,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记者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会对运动员和国家形象造成怎样的影响?他们拿着国家的钱出国采访,难道就是为了问这些无聊的问题吗?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这2400多名记者中,也有很多优秀的记者,他们用自己的笔触和镜头,记录下了运动员们的精彩瞬间和感人故事。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加强对记者队伍的管理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最后,我想说:奥运会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国家形象的展示。我们的记者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去报道这场盛会,为国家争光添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运动员们感到尴尬和困扰,让国家和人民失望和痛心。
小编阔以嘛!记姐成了地摊货……
公费旅游不香吗[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