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宠爱女儿,很多父亲成为“女儿奴”,然后,一不小心忘记了“女大要避父”。
因为各种包办,母亲承担了主要的带娃任务,然后,一不小心忘记了“男大要避母”。
彩蛋的一个男同学,都10岁出头了,至今还是和妈妈、小姨一起睡。
这个男孩的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母亲有个亲妹妹,妹妹已工作但未婚。姐妹俩感情很好,从小一个屋睡觉。所以老公不在家,姐妹俩就睡一屋,然后带着男孩一起睡。
男孩,便在两位女性的教导之下,越来越软弱没脾气,甚至还被同学嘲笑:“听了妈妈的话,还要听小姨的话!”
当然,同学们的嘲笑,是错的。
只是,确实也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男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所有父母都要学习的“必修课”。
01 女大不避父,易成“问题少女”
女孩多大,该开始避父?
3岁开始,父亲在女儿面前,需要衣着整齐,避免暴露身体;
3岁开始,父亲与女儿需要分睡,即便没有分床,女儿也该睡在最里面靠着妈妈;
3岁开始,女儿的洗澡、私处清洗等比较隐私的清洗工作,就不该交由爸爸,而是妈妈或者奶奶来;
3岁开始,出门在外,爸爸也要开始避免带女儿进入男厕所;
3岁开始,爸爸与女儿的亲吻,不能是嘴唇,而是脸颊或者额头……
爸爸对女儿来说,是怎样一个存在?
第一位亲密接触的异性。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父亲,对女儿非常疼爱,从小到大,父亲都手把手照顾着女儿,甚至包括了洗澡、换衣服、哄睡等等。
只是,一直到进入青春期,父亲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与女儿保持距离。
这样“女大不避父”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也让女儿在异性问题处理上,缺乏了边界感,年仅16岁便意外怀孕了。
父亲和女儿的相处,也决定了女儿未来与异性相处的“边界感”在哪里。
对于父亲而言,若是没能尽早“避父”,那么女儿将缺乏对隐私的保护意识,在未来和男性的相处中,容易失去分寸,出现早恋、恋父情结、对异性好奇心很重、偷尝禁果等问题。
这样的女孩,更容易成为“问题少女”。
02 男大不避母,易成“软弱男”
男孩多大,需要开始“避母”?
3岁开始,母亲在孩子面前需要穿戴整齐,不可当面换衣服、衣衫不整;
3岁开始,鼓励男孩自己穿衣、吃饭,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时,也是在培养男孩的自信;
3岁开始,替男孩洗澡的人,要逐渐变为父亲;
7岁开始,男孩需要开始分房、分床睡觉。
对于男孩而言,若是迟迟“不避母”,那么男孩对母亲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也会出现自信心不足、社交能力受限、取向不正常等情况,长久之下,男孩的性格会变得软弱,甚至出现恋母情结。
表妹曾经相亲遇到一个男孩,长相、工作、家世都非常不错,但是让表妹一点都受不了的是,这个男孩至今都和父母睡一屋,哪怕是分床睡的。
为啥?
因为男孩半夜想喝水的话,母亲能够快速听到,然后满足男孩的需求。
从男孩话里话外也能听得出,男孩虽然嫌弃自己的母亲,但是却也非常依赖自己的母亲,甚至对结婚对象的要求,也是“母亲标准”。
比如,他一边嫌弃自己的母亲每天在家拖地能拖3、4遍,但是要求女生以后能够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表妹忍无可忍,来了一句:“你是找对象,还是换个妈啊?”
男孩瘪瘪嘴,无言以对,眼都红了,看样子是快哭了,表妹赶紧溜了。
男孩,拥有这样一个特性:擅长左脑思考的他们,不善于“情感付出”,他们在意家里干不干净,但是不在意你打扫了多少遍。
所以,从小被惯着长大的男孩,在家庭上,容易缺乏责任感。
被惯着长大的男孩,对母亲是非常依赖的,他们缺乏独立判断的意识与能力,毕竟,这些事情都已经由母亲帮忙做完了。
长期在母亲的庇佑之下,男孩的性格也会逐渐变得软弱,成为“软弱男”。
相反,那些早早退出男孩成长的家庭,男孩自己动手,更为独立,自己能够将生活、学习等安排得很好,他们才会更加自信!
03 养育,便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其实就是在恰当的年龄,选择退出。
3周岁之前,孩子的性别意识模糊,在2、3岁之后,孩子的眼中开始有了性别之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在有了性别意识之后,孩子便开始观察爸爸、妈妈,从他们的行为中,来获得性别的一些典型特征、兴趣爱好等等。
所以,真正的“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并不是等孩子青春期开始,而是从孩子有性别意识之后,就开始了。
不在这个时候恰当地退出,孩子容易出现性别模糊、边界感模糊等各种不利情况,对性格、行为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的父亲,可谓活得清醒,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做那个摆渡人。
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需要学会“得体地退出”。
在孩子有性别意识的时候,得体退出;
在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变强的时候,得体退出;
在孩子成家立业之后,得体退出……
话题讨论:你觉得,“女大避父儿大避母”有必要吗?
(图片源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