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少将董大维:15年行骗300多万,因入戏太深而被捕,下场如何?

聊聊环宇事 2024-07-28 13:28:47

文|环宇简科编辑|环宇简科前言:

“我是少将,我不归你们管!”2013年,北京一位穿制服的军官,被几个男子一路扭送出小区,该男子一边大喊一边诧异地说:“难道我不是少将吗?”

正文:

2013年3月,北京某小区,黎明前的寂静被刺耳的警笛声撕碎。身穿少将军装的董大维在自家门口被警方带走,他脸上还残留着昨晚酒局上的意气风发,此刻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冲击得面如土色。更令人错愕的是,他被捕的理由竟然是——诈骗。一个“少将”,怎么会和诈骗扯上关系?

这一切,都要从董大维的“将军梦”说起。出生在农村的董大维,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期盼他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然而,董大维从小就不爱学习,早早辍学,四处打工,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 他在工地上搬过砖,在工厂里做过流水线工人,甚至还误入过传销组织。这些经历让他尝尽了生活的苦头,也让他逐渐迷失了自我。

他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渴望被人尊重,却不愿意脚踏实地,总想着走捷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酒店打工时,听到客人谈论起军校招生的事情。那些家长为了孩子能穿上军装,不惜花费重金,托关系、找门路,这让董大维看到了“商机”。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萌生:何不利用人们对军人的敬畏之心,伪造身份,进行诈骗?

就这样,一颗罪恶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他先是找到办假证的,给自己做了一套“大校”军装和证件,还把名字从土气的“董宪维”改成了响亮的“董大维”。 初出茅庐,董大维的骗术还很拙劣,只能骗骗一些涉世未深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可信度”,他开始精心编织自己的“人设”。 他注册了一家名为“军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皮包公司,包装成“军队内部人员”。

他深谙“朋友圈”的重要性,经常出入高档场所,混迹于各种酒局饭局,结识所谓“达官显贵”,营造出一副“神通广大”的假象。 为了迷惑更多人,他还刻意保持低调,不轻易出手,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有了“身份”和“人脉”,董大维开始将目标锁定在那些渴望孩子进入军校的家长身上。他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故意放出“军校有名额”、“自己关系过硬”的风声,并制造出“名额有限”、“机会难得”的紧张气氛,引诱家长上钩。 为了避免骗局败露,他还编造各种理由阻止家长核实信息,比如“军队纪律严明,不能泄露机密”、“走漏风声就办不成”等等。

许多家长对军队抱有天然的敬畏之心,再加上董大维的“身份”和“话术”,很快就相信了他的鬼话,心甘情愿地掏出巨额“打点费”。 就这样,董大维的骗局越做越大,他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万,到后来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出入高档场所,挥金如土,身边美女环绕。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个“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董大维的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一旦真相败露,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他不敢告诉妻子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能编造各种理由搪塞。 他就像一个戴着面具跳舞的人,表面风光无限,内心却无比空虚和恐惧。

谎言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2013年,一位被骗学生的家长在孩子毕业后,发现孩子并没有获得军籍,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鼓起勇气向警方报案,揭开了董大维的真面目。 面对警方的审讯,董大维依然沉浸在“将军”的角色扮演中,拒不承认自己是个骗子。直到铁证如山,他才彻底崩溃,痛哭悔恨。

最终,董大维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4万元,所有赃款被追回并返还受害者。这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将军”,最终沦为阶下囚,令人唏嘘不已。董大维的案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诈骗案件,更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某些“潜规则”和“灰色地带”。

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利用他人的信任和善良,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谎言,最终却害人害己。 这个案件也警示我们,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不要被虚假的外表所迷惑,要相信法律,相信正义,不要给骗子可乘之机。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时间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搜狐网《冒充军人15年,敛财400万,被捕时仍称自己少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