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新年伊始,那场被称为“高安国事件”的风波,如同压在蓝营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再也无法按捺。在这关键时刻,蓝营面临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抉择,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考验悄然降临。
当前,岛内焦点无疑集中于柯文哲事件的跌宕起伏。从交保的周旋拉锯,到柯文哲最终黯然辞去民众党领导之位,而今其交保之令再度遭否,似乎对于柯文哲而言,渴望重获自由,竟成了奢望。
与此同时,一位年届八旬的老将军及其夫人,却悄然间被绿营当局秘密拘押,而这一事件却鲜少为外界所知,岛内媒体对此也报道寥寥,即便是泛蓝阵营的政论节目,也对此事视若无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高安国事件成为全岛避之不及的禁忌?它又将如何影响岛内的未来格局?
大陆网友对高安国将军的名字定不会陌生。相较于其他退役将领纷纷转型为泛蓝名嘴,靠通告费度日,在规则框架内对绿营进行冷嘲热讽,80岁的高安国对岛内局势的忧虑显然更为深切。他的言论往往直言不讳,直指绿营最为忌讳的领域——岛内军界。
2021年,他公然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军方秉持民族大义,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替天行道,甚至直接号召军方推翻民进党政权。
此举在岛内引发了众怒,仿佛触碰了民众心中最为敏感的神经。虽岛内不乏渴望统一的呼声,但多数人渴望的是和平之统。那些理性的知识阶层,即便他们深知统一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却也倾向于通过政治协商,逐步推进,实现最终的统一愿景。而高安国之流,企图以“军事政变”速战速决,急切统一,其在岛内可谓是独树一帜,鲜有人敢效仿。
岛内虽标榜言论自由,但在蔡英文执政时期,这不过是一句空谈。她曾虚伪地宣称,无需为国族认同道歉。然而,智者皆知,这不过是粉饰太平的口号。绿营早已背离初衷,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愈发严苛,以至于评论家们可施展的空间日益狭小,令人不胜唏嘘。
在探寻“言论自由”的边界时,众说纷纭,许多人对此概念模糊不清。然而,那些在媒体江湖中游刃有余的从业者,却似乎对此了如指掌。他们或可辛辣讽刺民进党,或可犀利批评赖清德,却总有那些禁忌之地,不敢越雷池一步。媒体的世界,自有其规则与限制。
此次,高安国夫妇被羁押的事件,在岛内媒体界引起了罕见的沉默。仿佛一夜之间,整个舆论场被无形的手遮蔽,唯有寥寥数声,来自海外的媒体,偶尔打破这份沉寂,轻描淡写地提及一二。
维基百科上的一则公开信息,为我们揭开了一角面纱:此事由岛内防务部门军事安全总队及调查局联合侦办。高安国因涉嫌违反安全法,被移送至高检署,随即陷入羁押与禁见的囹圄之中。在这片言论的迷雾中,高安国的命运,如同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舆论海洋中,飘摇不定。
在岛内错综复杂的政治版图中,蓝、绿、白三股势力各怀心思,将目光聚焦于柯文哲及其周边的民生法案,而对高安国事件却鲜少触及。白营自顾不暇,急于将柯文哲引发的负面影响降至冰点,人人都在这场风波中寻求个人的政治红利;蓝营则静观其变,对蓝白联合的未来走向充满期待。然而,蓝营内部也并非风平浪静,宜兰县长林姿妙因贪腐案一审被判刑十二年六个月,她誓言上诉以洗清冤屈,蓝营上下亦将此视为绿营的政治打压。
显而易见,绿营的布局颇具针对性,正是为了2026年的岛内县市选举。蓝营不得不迅速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然而,他们对于高安国事件的选择性沉默,无疑是在点燃绿营操弄意识形态的火焰。在蓝白两党因立场分歧和选举考量而陷入僵局之际,他们并未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唯恐激化矛盾,正是这种顾虑,让绿营得以将事件处理得神秘莫测。
然而,总有清醒者,继邱毅等统派名嘴率先发声后,2025年新春伊始,岛内新党亦纷纷跟进,在媒体上揭露高安国事件,并要求赖清德当局正视问题。在他们看来,高安国事件纯属言论自由的范畴,支持统一也符合岛内法律规定,绿营的行为无异于破坏言论自由和政治正义。
这无疑为岛内2025年的政坛埋下了火种,定下了鲜明的基调——意识形态至上。赖清德更是直言不讳,宣称绿营将抗争到底,誓言以“更广阔的民主”守护岛内的民主根基。简言之,其意图不言而喻:通过罢免、发动“青鸟计划”、司法施压等手段,扫清绿营面前的所有障碍,力图一举扭转自身执政的被动局势。柯文哲事件不过是这场政斗的开端,而真正的大戏,则是他们计划对蓝营势力以及退役将领的围剿。
在这样的背景下,蓝营亦迎来了变革的契机。今年,他们将迎来党主席的改选,是朱立伦继续执掌舵盘,还是卢秀燕另辟蹊径,抑或是傅昆萁崭露头角?这无疑是对蓝营决策者们的一次严峻考验。他们必须深思,究竟谁能有效应对绿营的围剿,谁又能带领蓝营在激流中破浪前行?
国民党民众党倒了,也没什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