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拍《三体》,刘慈欣认为他潜力无限,为何观众反而不看好?
近日,在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光影之路 焕新启航”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宣布拍摄《三体》,并且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拍摄的消息,可谓是让很多科幻迷津津乐道。并且王长田还承诺,对于《三体》的投资是无上限的,也就是说这必然是一部用不少钱砸进去的科幻巨制。
对于张艺谋拍摄《三体》,复旦大学教授严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哪怕是原作者刘慈欣都希望张艺谋来拍摄《三体》,甚至还为张艺谋当初不愿意拍这部片子而感到遗憾,认为张艺谋是一位世界级的大导演,是一位潜力无限的导演。由此可见,起码在官方眼里是绝对肯定张艺谋的能力。可是到了观众的眼中,却对张艺谋是否能拍好该片提出了许多质疑。
老牌导演能否驾驭科幻电影作为我们内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张艺谋可谓是第五代导演的佼佼者,被认为是内地第一人的导演。对于大场面和色调,包括构图的处理等等,大家都给出了高度的认可。像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是不少年轻人认识到张艺谋的原因。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牌导演,面对《三体》这样的作品,很显然还是一位“新人”,甚至可以说是他从未涉足到的领域。
这当然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毕竟我们的电影工业是落后于好莱坞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更不用说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张艺谋了。他本质上与斯皮尔伯格是同时代的导演,可他们的作品却是差别极大的,毕竟所谓的电影工业,其背后所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当他们作为导演进入成熟期后,当时经济实力强大的好莱坞才会让斯皮尔伯格拍摄出如《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这样的作品。
时代造就了张艺谋而张艺谋当年才会拍摄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一系列诸如反映农村生活矛盾,以及充满时代烙印的作品。这些作品从艺术性上来说自然是与斯皮尔伯格难分高低,并站在国际舞台上获奖无数,像《红高粱》就是中国首次获得柏林金熊奖的影片。但从商业和经济,科技实力的角度来说,显然在张艺谋成长的过程中,所谓的“科幻”是距离生活很远的,他之所以能拍好《红高粱》这样的作品,除了有优秀的原著小说为后盾外,也与他本人就是成长在一个那样的时代有很大关系。
所以在2002年后,内地的经济各方面有了飞跃的提高,我们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大片时代,各种商业片也进入了观众的生活,张艺谋作为领军人物自然是要率先进入大陆的商业时代,一部《英雄》正式打响了第一枪。这部作品对于内地的商业片转型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张艺谋可谓是功不可没,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国外观众,以及影评人的认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但与此同时,对于我们内地的观众来说,自打张艺谋转战商业片,质疑声就从未停止,从《英雄》开始,到后来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越到后来,吐槽和质疑的声音就越是明显,这一点,即便是在刘慈欣眼里也是一样,他在访谈中也明确提到了张艺谋导演曾经在商业路上迷失了一段时间。这些正是因为张艺谋渴望得到认可,希望站在国际舞台上,摘掉所谓“土”的帽子所造成的结果。
可事实上,这种“土”却是张艺谋最为擅长的,即便是到今天,他在转型后最没什么争议的作品依然是《归来》这种富有人情味的作品。而《归来》这部影片的气质,很显然就带有这种“土”的烙印。换句话说,时代造就了张艺谋这样的导演,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精神面貌,郭帆导演能拍好《流浪地球》,也是因为身为一个80后,他所处的时候,刚好是科幻井喷的时代。
因此,我们虽然不能否定张艺谋的导演的地位和贡献。作为内地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的确开启了商业片模式的先河。但另一方面,对于当下很多观众来说,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除了张艺谋的《满江红》,以及各种负面新闻败坏了路人缘外,不少人对张艺谋,依然是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的疑问。尤其是站在《三体》这样的科幻巨制面前,只能说到最后还是要用作品说话。
张艺谋导演的条件不过像《三体》这样的作品,正如王长田表示投资无上限那样,既然放出了这样的话,那显然《三体》毫无疑问会是一部以商业为主导的超级大片,其野心估计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内地而已,因此自然需要一位有名望,有实力,能调动资源的导演来把控一切,这或许也是要张艺谋来执导的意义,毕竟年轻导演,纵然再怎样有才华,面对这种科幻巨制,是否有外在的能力来驾驭,有资源,能给资本保障,的确是一位问题,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像郭帆那样幸运,有机会证明自己。
最后,不知道大家对张艺谋来执导《三体》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的话希望能一键三连,点赞和观众,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祝愿大家每天都有好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