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年6月10日农历为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
在我国,端午节是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比肩的四大传统节日。
我们知道,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而来的,必然有其深刻的内涵。
那么,端午节是如何来的呢?
当前,广泛流行的主流说法是,端午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端午节主要的习俗活动龙舟竞渡,是因为屈原在五月5日投汨罗江后,楚人纷纷划舟楫拯救屈原,从而遗留下了龙舟竞渡的习俗,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例行活动。
而根据南北朝时代的《续齐谐记》记载,端午节食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意思是说,开始的时候,楚人为了纪念屈原,在五月五日这天用竹筒盛上大米投入江中。到了东汉建武年间,有一个人诈称是屈原(三闾大夫)还魂,说人们投入江中的大米都让蛟龙给吃了。要想真正成功献祭给屈原,需要将大米用楝叶包起来,并缠上五彩线。这样,由于害怕以上两物,蛟龙就不再敢偷吃给屈原的祭品了。此后,“楝叶包裹,并缠绕五花丝”就成了制作端午粽的标准,并成为了一种遗俗。
为了纪念伍子胥?即便以上说法是真的,但毕竟只是楚地(两湖地区)楚人的习俗。而端午吃粽子、龙舟竞渡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流行,吴越(当前江浙地区)端午习俗的起源另有说辞,称是为了纪念(祭祀)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我们知道,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吕大夫”(官名),而伍子胥则是春秋末年吴国位极人臣的太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比屈原早了近200年。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亲伍奢被当时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辗转逃到了吴国。多年后,与我国历史上另一位大军事家孙武一起帮助吴军打败楚军主力,并拿下了楚国都城。为了报仇雪恨,伍子胥不惜
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鞭打了三百下才肯罢休。
由此可见,伍子胥是一个十足的狠人,绝非善类。
好景不长,伍子胥虽然帮助吴国强盛一时,但在吴王夫差继位后被人诬陷谋反,被吴王夫差赐剑令其自尽,并将尸体用镬(古代没有足的鼎,贵族用于烹煮肉食,有时候也用来烹人以作为刑法)煮了,然后放置在用马皮革做的鸱夷(小船)中,投入到钱塘江中。
看来,在那个野蛮的时代,很是不缺狠人呐。
后世传言,伍子胥功高却被诬陷去死,自然愤恨不已,死后化成了水中的凶神,往往在5月江河中制造大潮水患来杀人泄愤。
早在东汉时代王充编著的《论衡》就说:“传书言: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江南地区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另一个传说是东汉孝女曹娥的故事,则进一步印证了江南地区端午习俗与伍子胥不无关系。
据立于东汉时代的《曹娥碑》载:“(曹娥的父亲)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晋代《会稽典录》更详细地记载称:“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迎伍君神,溯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号慕思盱,乃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旬有七日,瓜偶沉,遂自投于江而死。”到了南北朝时代的《异苑》,则在上述故事的末尾又加上了“三日后,与父尸俱出”的“续貂”。
简单来说,曹娥是一个孝女,其作为巫祝的父亲在五月五日祭祀伍子胥的活动中被淹死了,连尸首都没有找到。年仅14岁时毅然投江殉父。3天后,曹娥的尸体抱着其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
纪念介子推?假设吴越人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楚人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北方人似乎也过端午节,没有龙舟,粽子也是学南方人的样子。北方人的端午节又是为了谁,又有哪些习俗呢?
同是东汉时期的蔡邕(蔡文姬的父亲)编纂的《琴操》是这样记载的:“晋文公与介子绥俱遁,子绥割其腓股以啗文公。文公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而悟,迎之,终不肯出,令燔山求之,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意思似乎是说,北方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五月五日的习俗主要是“不得举火”。
或有人会说,“不得举火”不是清明前的“寒食”的习俗吗?咋又大挪移到端午了呢?
问题是,谁又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寒食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呢?
而且,介子推的故事又更在于伍子胥约200年。
都是私货?不过是恶月恶日祭祀和禁忌的一部分?纵向来看,无论是介子推,伍子胥,屈原,还是曹娥的故事似乎都迟于各地在五月的很多祭祀活动和禁忌习俗。
那么,五月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祭祀和禁忌呢?
这是因为,我国自古具有五月为“恶月”,而五月五日又是恶月中最恶的一天,即为恶月中的“恶日”。
《礼记·月令》有云: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
意思是,五月是日照时间最长的时节,是阴阳生死相争的关口,期间人们的行为需要异常谨慎,遵循各种禁忌,以避免灾殃。
南北朝时代的《荆楚岁时记》则直言:“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
五月的禁忌又多多和多严格呢?甚至连晒被子都不行;更不能盖屋打墙。
有关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月中的恶日,民间还流传着各种妖魔鬼怪都在五月,特别是五月五日活动;各种疫病也在五月流行,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惹上身。
人们为了躲避灾殃,所能采取的行动,无非是给各种凶神恶煞献祭,而向介子推、伍子胥、屈原和曹娥这样的“强死”之人,由于死得冤屈,死后都会变成向人索命的凶神,各地针对他们的所谓“迎神”习俗,说白了就是向他们献祭。
但是,从现实来看,这些所谓的凶神,实际上不过是农历五月各地,尤其是南方频繁经历强对流天气,容易带来狂风暴雨,尤其是洪涝灾害,导致很多人溺亡的自然现象。由于古人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于是就找来上述各种“强死”名人冤魂来背锅而已,本质上都是各地方强加给端午的私货。
另一个策越自然是“惹不起躲得起”的各种规避,即禁忌。
其次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对各种邪祟和疾病的驱镇策略。像门口插(或悬挂)艾草或菖蒲、挂钟馗像、帖午叶符,人身上拴五色丝线(五色长命锁)、佩香囊,给小孩身上(包括脸上)涂雄黄、朱丹,饮用雄黄酒、菖蒲酒等等,无一不是或辟邪或驱病——谁让,农历五月的的确确是多事之夏呢!
避无可避的五月恶事为了强化五月为 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月中的恶日,人们,尤其是各种通俗出版物给很多恶人恶事附会上五月,尤其是五月五日。
比如,在五月五日出生的人就是天煞孤星,如果不再出生的时候弄死,往往会给家人、家庭,甚至国家带来灾殃,甚至灭顶之祸。
比如,南宋时期的《癸辛杂识》就说,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明明出生在五月五日,也知道这是大不祥,为了避祸,将生日改在了十月十日,还特地十月十日定为“天宁节”。最终仍逃不过亡国被掳的悲惨命运。
有些恶事厄运,明明知道会发生在五月五日,却无论如何规避,都避无可避。
比如,《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在端午日被梁中书指定为生辰纲的押运人,这就注定了生辰纲被劫的结局,无论杨志如何谨小慎微,都避免不了祸事的降临。
古代各种通俗读物中类似的为了“黑”五月和五月五日胡编乱造的各种穿凿附会不胜枚举。